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24|回复: 0

[点校] 《红楼梦》第四回校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2 14: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校勘
本次校勘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7月北京第3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的《红楼梦》为底本,以该出版社19642月北京第3版的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为校本。
校记:
[1]“乱判”校本作“判断”。
[2]“姊妹”校本作“姐妹”。
[3]“与”校本作“正和”。
[4]“国子监”校本无“监”字。
[5]“无有不诵读诗书者”校本作“无不读诗书者”。
[6]“承继”校本作“继续”。
[7]“便说”校本作“便谓”;“便有德”校本作“便是德”。
[8]“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校本作“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
[9]“《贤媛集》等三四种书”校本无;校本“《列女传》”后有“读读”二字,底本无。
[10]“使他”二字校本无。
[11]“便罢了”校本无“罢”字。
[12]“却只以”校本无“只”字;“井臼”校本作“女红”。
[13]“因此”校本作“所以”。
[14]“居家处”校本作“且居处于”。
[15]“无见无闻”校本作“不问不闻”。
[16]“外则”校本作“闲时”。
[17]“寄于斯”校本作“居于此”。
[18]“日有”校本作“已有”;“这般姐妹”校本作“这几个姑嫂”。
[19]“老父”与“外”之间校本多一“之”字,底本无。
[20]“馀者”校本作“余者”;“都无庸虑及”校本作“就无用虑”。
[21]“雨村因补授了”校本作“贾雨村授了”。
[22]“一下马”校本作“一到任”;“一件”校本无“一”字。
[23]“乃是”校本作“却是”。
[24]“之人”二字校本无。
[25]“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校本作“打死的乃是小人的主人”。
[26]“一个”校本无“一”字。
[27]“是”校本作“系”。
[28]“小爷”校本作“小主人”;“好日子”校本无“子”字。
[29]“便又”校本无“便”字;“卖与”与“薛家”之间校本多一“了”字,底本无。
[30]“无影无踪”校本作“无有踪迹”。
[31]“局外之人”校本作“局外的人”。
[32]“望大老爷”校本作“求太老爷”。
[33]“剪恶除凶,以救孤寡”校本作“以扶善良”。
[34]“死者感戴天恩”校本作“存殁感激大恩”。
[35]“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校本作“那有这等事”。
[36]“打死人命”校本无“命”字;“就”校本作“竟”;“走了再拿不来的”校本无“再”字。
[37]“因”校本作“便”;“族中人”校本作“家属”。
[38]“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校本无。
[39]“案边立的”校本作“案旁站着”;“使眼色儿”校本无“儿”字;“不令他发签之意”校本作“无叫他发签”。
[40]“甚为”二字校本无;“疑怪”校本作“狐疑”。
[41]“即时”二字校本无。
[42]“侍从皆退去”校本作“令从人退去”。
[43]“门子”校本作“这门子一人”;“服侍”校本作“伏侍”。
[44]“这门子忙上来”校本作“门子忙上前”。
[45]“却十分面善得紧”校本作“我看你十分眼熟”。
[46]“只是一时”校本作“但一时总”。
[47]“那门子笑道”校本无“那”字;“真是贵人多忘事”校本无;校本“把出身之地竟忘了”前有“怎么”二字,底本无。
[48]“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校本作“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
[49]“雨村听了,如雷霆一惊”校本作“雨村大惊”。
[50]“内”校本作“里”。
[51]“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小蓄了发”校本作“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耐不得寺院凄凉,遂趁年纪轻,蓄了发”。
[52]“充了门子”校本作“充当门子”。
[53]“料得”校本作“想得”。
[54]“是”校本作“还是”。
[55]“又让坐了好谈”校本作“因赏他坐了说话”。
[56]“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校本作“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不妨”。
[57]“这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校本作“门子才”;“坐了”校本作“坐下”。
[58]“因问”校本作“道”;“不令发签”校本作“有不令发签之意”。
[59]“这门子道”校本无“这”字;“老爷既”校本无“既”字;“这一省”校本作“此”;“本省”校本作“本省的”。
[60]“我竟不知”校本无。
[61]“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一句校本无;“地方官者”校本作“地方官的”;“皆有”校本作“都有”;“有权有势”校本作“有权势”;“极富极贵”校本作“极富贵”;“官爵不保”校本无“不保”二字;“还保不成”校本作“也难保”;“绰号叫作”校本作“叫做”;校本“并无难断之处”之后有“从前的官府”五字,底本无;“皆因都”校本作“都因”;“面上”校本作“脸面”。
[62]“抄写”校本无“写”字;“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校本无。
[63]“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校本无。
[64]“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校本无。
[65]“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校本无。
[66]“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校本无。
[67]“犹”校本作“尚”;“听”校本作“闻”;“人报”字校本无“人”字。
[68]“出去”校本无。
[69]“细问。这门子道”校本作“问这门子,门子道”;“这四家”校本无“这”字;“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校本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校本无;“就系”校本作“就是”;“丰年大雪之‘雪’”校本作“‘丰年大雪’之‘薛’”;“也不单靠”校本无“也”字;“在都在外者”校本作“在都在外的”;“本亦”校本作“也”。
[70]“听如此说”校本无“如此”二字;“如你”校本无。
[71]“我知道”校本无;“拐卖之人”校本作“拐的人”。
[72]“被打之死鬼”校本作“被打死的”;“本地”校本无;“小乡绅”校本作“小乡宦”;“自幼父母早亡”校本作“父母俱亡”;“只他一个人”校本无;“过日子”校本作“度日”。
[73]“长到十八九岁上”校本作“年纪十八九岁”;“最厌女子”校本作“不好女色”。
[74]“这拐子卖丫头”校本无“拐子卖”三字;“一眼看上了这丫头”校本无“这丫头”三字;“立誓再不交结男子”校本作“设誓不近男色”;“必待”校本作“必得”;“过门”校本作“进门”。
[75]“谁晓”校本作“谁知”;“再逃往他省”校本作“逃去”。
[76]“又不曾走脱”校本作“又走不脱”;“臭死”校本作“半死”。
[77]“薛家公子”校本无“家”字;“岂是让人的”校本无;“便喝着手下人一打”校本作“便喝令下人动手”;“抬回家去”校本无“家”字;“三日”后校本有“竟”字,底本无。
[78]“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校本作“原择下日子要上京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校本无。
[79]“冯公子”校本作“人”;校本“走他的路”后有“并非为此而逃”六字,底本无;“他这里自有弟兄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一句校本作“这人命些些小事,自有他弟兄奴仆在此料理”。
[80]“当”校本作“可知”;“之”校本作“的”。
[81]“得知”校本作“晓得”;“小姐”校本作“女儿”;“名唤”校本作“小名”。
[82]“罕然”校本作“骇然”;“闻得养至”校本作“听见他自”;“却”校本作“怎么”;“才来卖”校本无“来”字。
[83]“一种”校本无“一”字;“单管偷拐”校本无“管偷”二字;“五六岁的儿女”校本作“幼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校本作“养至十二三岁”;“度其容貌”校本无。
[84]“顽耍”校本作“玩耍”;校本“玩耍”后有“极相熟的”四字,底本无;“虽”校本作“所以”;“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校本无;“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校本作“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
[85]“况且”校本无“况”字;“米粒大小”原本无“小”字;“所以我却认得”校本无。
[86]“偏生”校本无“生”字;“房舍”校本作“房子”;“是被拐子”原本作“说是”;“系”校本作“是”;“他亲爹”校本作“他的亲爹”;“偿债”校本作“还债”;“故卖他”校本作“才卖的”。
[87]“我又哄之再四”校本作“再四哄他”;“不记得小时之事”校本作“原不记得小时的事”;“可无疑”校本作“无可疑”。
[88]“看”校本作“见”;校本“拐子醉了”前有“因”字,底本无;“他自叹道”校本作“英莲自叹说”;
[89]“冯公子令”校本无;“三日之后过门”校本作“三日后才过门”。
[90]“其形景”校本无;“命”校本作“叫”;“解释”校本作“解劝”;“素习”校本作“素性”。
[91]“方才略解忧闷”校本作“方略解些”;“自为”校本作“自谓”。
[92]“这等”校本无;“卖与”后校本有“了”字,底本无。
[93]“个人”校本作“家”;“人称”后校本有“他”字,底本无;“遂”校本作“只”。
[94]“亦”校本作“也”;“看准”校本作“看上”。
[95]“头路”校本作“路头”;“能”校本作“果”。
[96]“议论他”后校本有“人”字,底本无。
[97]“闻得”校本作“听见”;“亦系”校本无“亦”字;“作个整人情”校本作“做个人情”;“贾府王府”校本作“贾王二公”。
[98]“实是重生再造”校本无;“正当殚心竭力”校本作“正竭力”;“因私而废法”校本作“因私枉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校本作“是实不忍为的”。
[99]“何尝不是大道理”校本作“自是正理”;“只是”校本无;“有云”校本作“说的”;“曰”校本作“说”;“这一说”校本作“这话”。
[100]“低了半日头,方说道”校本作“低了头,半日说道”;“样”校本作“着”。
[101]“一个极好”校本作“个很好”。
[102]“原凶”校本作“凶犯”;“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校本作“原告固是不依,只用将薛家族人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令族中”校本作“合族中”;“设了”校本作“设下”。
[103]“就说”校本作“便说”;“原因夙孽相逢”校本作“原系夙孽”;“既遇”校本作“相遇”;“原应了结”校本作“原因了结”。
[104]“薛蟠今”校本作“今薛蟠”;“冯魂”校本作“冯渊的魂魄”;“已死”校本作“而死”。
[105]“因”校本作“由”;“拐之人原系某乡某姓人氏,按法处治,馀不略及”校本作“除将拐子按法处治外,余不累及”。
[106]“嘱托”校本作“嘱咐”;“馀者自然也都不虚了”校本作“自然不疑了”。
[107]“见有了这个银子”校本无“见”、“这个”三字;“想来”校本无。
[108]“或可压服口声”校本作“压服得口声才好”。
[109]“二人计议”后校本有“已定”二字,底本无;“天色已晚,别无话说”校本无。
[110]“一应”校本作“一干”;“稀疏”校本作“稀少”;“费”校本作“银”。
[111]“断了此案”校本无;“急忙作书信二封”校本作“便疾忙修书二封”;“等语”校本作“之言寄去”。
[112]“葫芦庙内之沙弥”校本无“之”字;“所出”校本作“所为”;“贫贱时的事”校本无“的”字;校本“到底寻了”后有“他一”二字,底本无;“充发了他”校本无“他”字。
[113]“溺爱纵容”后校本有“些”字,底本无;“遂至”校本作“遂致”。
[114]“字表”校本作“表字”;“今年方十有五岁”校本无。
[115]“略识几”后校本有“个”字,底本无;“玩水”校本作“玩景”。
[116]“经济”校本作“经纪”;“祖父之旧情分”校本作“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后校本有“个”字,底本无;“其馀”校本作“其余”。
[117]“节度使”校本无“使”字;“四十上下年纪”校本作“五十上下”。
[118]“当日有”校本作“当时”;“酷爱”校本作“极爱”;“高过十倍”校本无“过”字。
[119]“依贴母怀”校本作“安慰母心”;“为事”校本作“为念”;“解劳”校本作“代劳”。
[120]“崇师尚礼”校本作“崇尚师礼”;“不世出”校本无“出”字;“凡仕宦”校本作“在世宦”;“皆亲送名达部”校本作“皆得亲民达部”;“以备选”后校本有“择”字,底本无;“公主”校本作“宫主”。
[121]“二则”校本无;“买卖”校本作“卖买”;“京都中”校本无“中”字。
[122]“一为”校本作“一来”;“二为”校本作“二来”;“三因”校本作“三来”;“其实则为”校本作“其实只为”;“打点”校本作“检点”;“己定”校本无;“遇见了”校本作“遇着”;“重卖英莲”校本作“买了英莲”。
[123]“生得”校本作“生的”;“买他”校本作“买了作妾”;“夺人”校本无“人”字;“手下”校本无。
[124]“他”校本无;“一一的”校本无“的”字;“他便带了母妹”校本作“自己同着母亲妹子”。
[125]“一事”校本无;“竟”校本作“却”;“自为”校本作“自谓”;“臭钱”校本无“臭”字。
[126]“入都时”校本无“时”字;“却又闻得”校本作“又听见”。
[127]“有个嫡亲的母舅”校本作“有舅舅”;“管辖着”校本无“着”字;“挥霍挥霍”校本作“挥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校本无“偏”、“又”、“了”三字。
[128]“进京”校本无;“租赁与人”校本作“租赁给人住”;“几个”校本无。
[129]“这一进京”校本作“这进京去”;“原该”校本作“原是”;“舅舅家”校本作“舅舅处”;“姨爹”校本作“姨父”;“便宜”校本作“宽敞”;“先能着”校本作“且”;“慢慢”后校本有“儿”字,底本无。
[130]“这工夫”校本作“这会子反”;“没眼色”后校本有“呢”字。底本无。
[131]“舅舅家”校本无“家”字;“姨爹”校本作“姨父”;“贾家”后校本有“的”字,底本无;“房屋”校本作“房子”;“却知道”校本作“早知道了”;“姨爹”校本作“姨母”;“拘紧了你”校本无“你”字;“不如你各自住者”校本无“你”字;“厮守”校本作“住”;“你妹子”后校本有“去”字,底本无。
[132]“荣国府”后校本有“而”字,底本无。
[133]“维持了结”校本作“就中维持了”。
[134]“正愁又”校本无“又”字。
[135]“传报”校本无“传”字;“正在门外下车”校本作“在门外下车了”。
[136]“女媳人等”校本无“女媳”、“等”三字;“接出大厅”校本作“接到大厅上”;“接了进去”校本作“接进去了”。
[137]“暮年相会”校本作“一朝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校本作“悲喜交集,自不必说”;“泣笑叙阔一番”校本作“叙了一番契阔”。
[138]“忙又引了”校本作“又引着”;“忙又治席接风”校本无“忙”字。
[139]“已拜见过”校本无“已”字;“拜见”校本无“拜”字。
[140]“上来”校本作“进来”;“春秋”校本作“年纪”;“世路”校本作“庶务”;“有人”校本作“又要”;“东北角”校本作“东南角”;“梨香院”后校本有“那”字,底本无;“十来间房”校本作“房十来间”;“打扫了”校本无;“请”校本作“叫人请了”。
[141]“未及留”校本作“原要留住”;“等语”校本无。
[142]“正要”校本作“正欲”;“儿子”校本无“子”字;“另住在外”校本作“另在外边”;“恐他”校本无“他”字;“道谢”校本无。
[143]“免却”校本作“都免”;“愿”校本作“自便”。
[144]“母子”校本作“母女”。
[145]“即”校本作“乃”;“十馀间房屋”校本作“十余间房舍”。
[146]“薛蟠”后校本有“的”字,底本无。
[147]“西南有一角门”校本作“西南上又有一个角门”;“通一夹道”校本作“通着夹道子”;“出夹道”校本作“出了夹道”;“东边”校本作“东院”。
[148]“乐业”校本作“相安”。
[149]“之心”校本无;“贾宅居住者”校本作“贾府中居住”;“但恐”校本作“生恐”;“管约拘禁”校本作“管束”;“料必不自在的”校本作“不得自在”;“且宅中”校本作“且贾宅中”;“自己”校本作“自家”;“再移居过去的”校本无“的”字。
[150]“自从在此”校本作“自此间”;“的光景”校本无;“凡是”校本作“都是”;“纨袴气习者”校本作“纨裤气习”;“渐渐”校本无。
[151]“虽然”校本作“虽说”;“这些”校本无;“现任族长”校本作“现在房长”;“自有”校本作“都是”;“俗务”校本作“俗事”;“馀事多不介意”校本无。
[152]“况且”校本无“且”字;“另开”校本作“别开”;“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闹”校本作“这些子弟们,所以只管放意畅怀的”;“薛蟠”校本无;校本中“渐渐打灭了”后有“日后如何,下回分解”八字,底本无。
二、版本分析
(一)版本差异
在第四回中,底本(庚辰本,属于脂本系统)和校本(程乙本,属于程本系统)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风格的差异:
底本的语言较典雅,多用文言词汇,显得半文半白;校本多用口头语,考虑到读者接受的需要。如前者中的“姊妹”后者作“姐妹”;“与”后者作“正和”;“承继”后者作“继续”;“无见无闻”后者作“不问不闻”;“寄于斯”后者作“居于此”;“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后者作“打死的乃是小人的主人”;“局外之人”后者作“局外的人”;“却十分面善得紧”后者作“我看你十分眼熟”;“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 后者作“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内”后者作“里”;“地方官者”后者作“地方官的”;“皆有”后者作“都有”;“有权有势”后者作“有权势”等等,这种语言风格的差异体现得极为明显,而且非常普遍,兹不一一举例。
2.叙事详略的差异
有些地方底本叙述得较为详细,而校本往往较简略。比如贾雨村听了冯渊仆人的告状后,勃然大怒将要发签拿人,却被门子阻止这一过程,前者表述为:“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后者表述为:“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立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前者将这个过程写得详细,后者写得简略。再比如介绍薛蟠原本择定日子上京去,却闹出人命官司这一段,前者作:“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弟兄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后者作:“这薛公子原择下日子要上京的,既打了人,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并非为此而逃;这人命些些小事,自有他弟兄奴仆在此料理。”又如门子告知贾雨村英莲被拐卖的情况,前者作:“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 ,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后者作:“这种拐子专拐幼女,养至十二三岁,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极相熟的,所以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
,从胎里带来的。”
3、重要文字有无的差异
底本中有一些重要的文字是校本所没有的。如门子将“护官符”递给贾雨村后,雨村见“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后面底本有“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这样的文字,校本没有。而且校本将底本中护官符后面的有关“始祖官爵并房次”的小注全都删去。
4、人物年岁、居所方位等具体事实的差异
底本中薛姨妈“四十上下年纪”,而校本作“五十上下”;底本中薛姨妈称她和王夫人是“暮年相会”,而校本改为“一朝相会”;底本中梨香院在荣国府的东北角,校本中在东南角。
(二)版本差异分析
笔者认为在语句的通顺度和语言的口语化方面,程本改得较好,如将“便喝着手下人一打”改成“便喝令下人动手”,将“被打之死鬼”改为“被打死的”等,“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改作“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不妨”,改后更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前者显得太有逻辑感,仿佛在作论文,不像在说话。有些词句程本修改后显得更合情理,如将“望大老爷”改作“求太老爷”,语气更恳切,更符合冯渊仆人低微的身份;“死者感戴天恩”改作“存殁感激大恩”,似乎“存殁”同感恩德要更近情理;“侍从皆退去”改作作“令从人退去”,能使贾雨村这个句子主语一贯到底,也更能体现出其作为封建官僚的权威;“又让坐了好谈”改作“因赏他坐了说话”,更能体现其权势;“不能任意挥霍挥霍”改作“不能任意挥霍”,改后更符合语言习惯。但是程本的有些修改减弱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显得平庸,对于突出人物性格不利。比如将贾雨村听到冯渊仆人的告状后发怒时说的“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改作“那有这等事”,不能充分体现出他凶恶的性格;删去贾雨村第一次听到“护官符”后所说的“我竟不知”,不能展现出他的惊奇心理;将“雨村听了,如雷霆一惊”改作“雨村大惊”,减弱了他惊讶的程度,也削减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将贾雨村听到门子给他出的歪主意后说的 “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改作“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缺了“实是重生再造”、“殚心”二语,削弱了贾雨村说话的冠冕堂皇意味,也许他这番话是处于还并未被完全泯灭的良知,但他所感恩戴德的“皇恩”没有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没有能够制约他后来的行为,实在是一种反讽,而改动后这种反讽意味就被削弱了;删去门子说贾雨村“真是贵人多忘事”、“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两句和将“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改作“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不能充分体现出门子自以为对于官场潜规则了如指掌的心态和说话的放肆。也有个别词句改动后减弱了语言的通顺程度,比如门子在葫芦庙失火后“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小蓄了发”改作“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耐不得寺院凄凉,遂趁年纪轻,蓄了发”,改动前比改动后更符合情理和心理认知规律。程本还把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生动的口语词改成了无个性的一般化的词,显得有些呆板僵硬,比如将“先能着住下”改作“且住下”,就改得不佳。
至于叙事详略的差异,笔者以为前者能详细反映事实的全貌,有助于交代清楚事情发展的过程;而后者语言更简明、语句组织更通顺,两者各有好处。
关于“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这段文字的有无和护官符后面“始祖官爵并房次”的小注的有无牵涉到两个问题:一、小说的叙述者问题;二、护官符后面关于“始祖官爵并房次”的小注的有无。
关于小说的叙述者问题笔者将在作业的第三部分展开详细论述。结论是程本在这一点上改得不好。至于护官符后面关于“始祖官爵并房次”的小注,庚辰本原阙,但“各本均有,唯文字少异。己卯本正文亦无,但其卷首另有带夹注条”,庚辰本“从甲戌本补”[1]。按文意的前后照应推断,庚辰本中前有“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这些文字,后面就应该有这些小注,不知因何而阙,也许是抄写者漏抄了。何况这些小注在最接近作品原貌的甲戌本中和其它各本中普遍存在,所以有这些小注才是更符合作者原意的,程本将它们全部删去是不妥当的。
《红楼梦》的年龄问题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对于薛姨妈的年龄,笔者不想多费时间考证了。古人早婚早育,根据薛蟠“今年年方十有五岁”,薛宝钗“比薛蟠小两岁”,底本中薛姨妈的年龄“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还是可以接受的,如以她今年四十岁计,她二十五岁生下薛蟠,二十七岁生下薛宝钗。校本中说她“五十上下”,就显得生育年龄过大了,为什么她婚后十几年一直不生孩子,到了三十五六岁却一连生了两个?所以笔者认为校本这处改得不太符合情理,其实底本中薛姨妈的年龄恐怕也过大了。至于四十多岁年纪在古时可不可以称为“暮年”,一般认为是可以的,校本改成了“一朝”,就避开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此处两者都可以接受。至于梨香院在部荣国府的东北角还是东南角,笔者认为不必深究,因为无论在东北角还是东南角,都会出现很大的矛盾。《红楼梦》本来就是没有最终完成的充满了矛盾的作品,在写方位和人物行程时都很荒唐,如果深究起来会漏洞百出。
(三)求真还是求美
    那么我们阅读、研究《红楼梦》时,应该挑选一个更接近作品原貌的哪怕不完善的本子,还是应该挑选一个更加完善的、读起来更加流畅的但离作品原貌较远的本子呢?我认为对于一般读者,挑选后者来阅读欣赏就够了;如果要上升到研究的高度,那么前者就是首选必读书目,有时间的话将两个本子对照着看,在准确把握作品的原貌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问题。两者出现矛盾的地方,学术研究者应该把前者作为依据。

[1]出自《红楼梦》第四回校记。曹雪芹、无名氏,《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7月北京第3版,第67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20:17 , Processed in 0.0845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