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575|回复: 0

以章法解读《书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2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如山”是“积愤如山”吗?


——谈近体诗教学之必明章法
江苏省天一中学
唐缨
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谈到过中学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流弊,当时总结为三点:一曰空疏不实,剧谈而无探本之思;二曰尚美不尚真善,沦为“虚美”;三曰随性而至,全无规范。最近讲授人教版高中第三册“近体诗六首”单元,又再次钩起了这样的一种感喟。我一直在想,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假如只剩下了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感知”、“互动”,真的就可以达成“人文性”了么?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有云:“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假如我们把这样的评价移植到看待诗歌教学的规范性与精益求精上来,恐亦不见得就是歪曲杜撰。
长期以来,人们常认为古诗鉴赏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是获取其审美价值,而相对较为忽略了它固有的章法(格律)对于阅读的重要性。近体诗亦称格律诗,即指其具备相对固定的、自足的章法、语法、音韵等多方面的规则。对中国的古诗特别是近体诗而言,格律已经不单纯是“禁律”,它本身就是诗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中国诗》)格律不明,对与格律密切相关的鉴赏的对象的理解,终究隔着一层,近体诗尤其如此。要论所谓的“感悟”,清代王渔洋之“神韵说”大概为独步,尚且被人讥为空洞,故很难想象,在尚未搞懂诗作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能搞出什么样的“审美教育”、“人文关怀”来。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古诗教学,学生们除了机械的搬弄几个高考会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外(有学生戏称为“条件反射”),剩下的也许就是空洞无力的高喊“美呵,感动呵……”自然,空疏不实之弊又何止一个古诗教学!
且看“近体诗六首”单元陆游的七律——《书愤》。课本下有注云:“气如山,积愤如山之重”,我们觉得这是大有问题的,因为它牵扯到的不仅是一两个字句的问题,事实上关系到“懂没懂”这个本质性的大问题,它再次引发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思考:我们的古诗鉴赏教学是不是真的到了该强调一点“明章法”重要性的时候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同意课本对“气如山”这样的注释呢?就因为它事实上违背了律诗的固有格律特别是其行文的章法(为行文明确起见,下文概以“章法”一语言之)。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阅读了一些名家的相关著作、文章后,结合自己的实践所得,在近体诗教学(特别是律诗)上,我个人总结了这样两个顺口溜式的规律,来帮助学生们读通进而读懂诗作——
其一
律体须扣题目作,题中信息不可离。
首颔两联是一体,首尾相合定主题。
其二
首联点破头,颔联说说透。
颈联转一下,尾联关门口。
就本文而言,只就几个地方着重加以说明。
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养成了一个极不好的阅读习惯——只读诗本身而疏于审视其题目。而事实上律诗正是讲究针对着题目来写的(往往先有题后有诗)。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往往是读通全诗的第一把钥匙。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联点破头”才会成为一种必然的写作章法。
所谓“点破头”,就是要求首联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将律诗题目中的主要信息揭示出来。例如,《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起首就将“山”、“秋”、“暝”点破。《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起首直写登高触目之所见。《蜀相》(相当于说“咏武侯祠”)起首即点出武侯祠堂所在之处。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事实上还有相当多的律诗并不在首联中直接点题。例如,李商隐《无题》诗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只是起营造氛围、铺垫情景的作用。杜甫《有客》首联“舍南舍北绕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以“无客”之意下笔,已是反面点题格局。这里我们要讲的是,《书愤》一诗,运用的正是反面点题的手法——题为“愤”,却从“豪”从“壮”之意落笔,为颈联的扭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以见得本诗首联就是反面点题呢?这又要涉及到颔联的功能,因为“首颔两联是一体”。打个比方,如果说题中之意为一袋水浆的话,那么首联就好比用尖锥在袋子上扎一个口子,让水从封闭的袋中流出,这样方能开讲(阐释学即“言说”)。而颔联的“说说透”,其实就是将已经扎好的口子撕大一点,水流出的量更大一点,意思就此渐渐越说越透,“言说”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例如,《山居秋暝》首联点出题中诸信息后,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顺势将山间夜景细细描绘一番。《登高》首联点出登高之意,颔联紧承将登高所见之景廓开去。同样的,《书愤》的颔联一样要将首联之意“说说透”,于是出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千古名句。从写作内容角度看,此联地域上一东一西,事迹上一水战一陆战,将早岁的战斗生涯绘影图形般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两句省略虚词,甚至将动词也省去,将密集的名词性意象直接组接到一起,形成六个形象感极强的画面,通过画面的组接将以往激动人心的战斗生涯,既形象,又典型的刻画、展示出来。选择的名词性意象均具有统一的情感氛围特征——气势奔放、力度沉雄、音韵铿锵。为什么用“楼船”而不用“小舟”,用“秋风”而不用“春风”,其实都是作者设置意象时的有意为之,他需要借助雄健劲朗、气度沉雄的而不是绸缪宛转的意象,将其特征转移到人的情感特征上去。读此联,我们只觉豪气干云、意气风发,毫无衰飒朽颓之气。这样的豪情壮志正乃紧承上联的核心词“气”字而来,并进而将其内涵“说说透”。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相关的评价: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原句,谓: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
陶文鹏《古诗名句掇英》:“首联直抒早年立志抗金救国的如山豪气……(颔联)气势豪迈, ……诗人高昂的斗志和意气风发的形象跃然纸上,读来令人气壮神旺。”
何满子《宋诗鉴赏辞典·书愤》:“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
李景峰主编《历代爱国诗》:“北望中原,豪气纵横、壮怀激烈,那收复失地、驱逐外敌的决心,像山一样坚定不移。”
那这样的理解会不会违背了“首联点破头”的规则呢?不会。请看首联中预伏的“早岁那知”四字,其内涵就是“年少不更事”,以天下为己任(“气如山”),大有辛弃疾“剑指三秦,一战东归”,从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意气。但隐含的话锋却在承担“转”功能的颈联中跳宕而出——如今年老却真正懂得了“世事艰”,然而韶华已逝,功业未建;仰天长啸,徒呼“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陆游《长歌行》)!题中“愤”的主题,至此昭然若揭。换言之,正因为“首颔两联是一家”,它们在此就共同承担了反面点题的职责,并将年少时酣畅淋漓的得意往事与如今之“衰鬓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悲剧性遭际鲜明比照,而尾联之“关门口”其“关”的实质,也就是本诗主旨所在——英雄失路之“愤”。至此方将全诗主旨牢牢定格于此,推移不得。惟其如此,“愤”的主题才会被烘托渲染得如此动人心魄,张力十足。
综上所述,以“气如山”为“积愤如山”,实在是一种误读。窃以为,教材所本大概来源于游国恩、李易二先生主编的《陆游诗选》。而前辈学人之所以误读,说到底其实还是和律诗的写作章法的理解有关,不过是恪守“起承转合”之律条而未作变通之故罢了。
解读、辩正一首诗事小,因不明章法而瞎读误读一组诗、一批诗事大。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词的读解、古文的读解乃至现代文的读解,是否都要作类似的反思呢?反观本文开头所言三条弊病,我想,切实的研究一些语文教学中自古至今都需要去弄懂、弄通的问题,应该和教改、课改的大方向是不矛盾的,因为,理解是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的前提。就近体诗而言,讲点章法意识,是不会有错的。从最近的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对教授一些最基本的章法、音韵知识相当感兴趣,并觉得读古诗特别是以往最头痛的律诗,渐渐有径可寻,收获亦渐丰,对此,我们已觉得善莫大焉,只需警惕不要将“工具性”的东西捧上王位顶礼膜拜即可。
2004/1/7
近读前贤学者文字,心有戚戚,豁然开朗,大有奥援在后胆气顿壮之感。乃补记如下,非惟寻章摭拾也:
唐圭璋《陆游诗三首》:“这首诗可分两段:第一段写他早岁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第二句写自己北望中原,豪气如山(加点为笔者所加,下同),充分表现出诗人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恢复中原的殷切。三四两句紧承‘气如山’,具体说明向敌人反攻的声势和反攻的途径,……两句中间不用一动词,不用一虚字,就把地点、景象和人物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出师图。这两句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写足了诗人的豪气。……塞上两句,忽转悲凉,慨叹岁月蹉跎,恢复的壮志未遂,大有一落千丈之势。早岁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头发都白了,祖国山河依然破碎,人民依然遭受苦难,一‘空’字表示一切成空,沉痛已极。……这首诗前面豪视一世,后面转入哀伤,也极尽沉郁顿挫之妙,这种好处确足以与杜甫比美的。”(以上见《语文教学》1957年第4期)
王运熙:“此诗首二句谓自己早年北望中原,气壮如山,满腔报国热情,但不知世事艰难,终遭挫折。”
高海夫:“诗从早年的壮志落笔,‘那知’就是不知。唯其不知世路艰难,故而每当远望中原的大好河山还处在异族的蹂躏之下,就不禁气涌如山,激起他‘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的强烈愿望和坚定意志。‘楼船’一联……这形象是那样的威武雄壮、光彩照人。而这正是上述豪气、愿望与意志具体可感的显现。……以上所写,还是壮志豪情,而非题上所谓的‘愤’,但只有把这个‘志’写得淋漓尽致,下边‘欲试无路空峥嵘’的悲愤才能表现得深刻有力。”(以上见《百家唐宋诗新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6:39 , Processed in 0.0875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