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529|回复: 1

[点校] 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3 20: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星划过夜空成就了一瞬间的美,昨日流过生命的河流却留下了深深的伤口。世间万物之所以成就美丽或许是因为它的精彩只是一瞬,生命也是如此。一个人的一生长长短短数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而已,有人打造瑰美壮丽的诗篇,有人留下遗臭万年的骂名,究竟生命的意义又是如何?  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些人,他们成就了历史,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行为,甚至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的只是在故事里、史诗中字里行间的几个不起眼的代号;他们用生命来诠释生命,用生命来成就事业,用生命来眷顾爱人,不管成败,他的惟一代价就是生命;他们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明知道前面是一条死路却还一往无前,这是何等的气概!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太史公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其义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1五人他指得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而这里我讲讲传统中说的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要离、荆轲。  最平凡的刺客——专诸刺王僚  四个刺客中,最平凡的就是专诸,没有太多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噱头,反到是他行刺用的那把鱼肠剑比他名气大多了。专诸是出了名的孝子,一次在街头和一大汉厮打,众人都劝止不住,其母一唤,他马上停手,正好被路过的伍子胥看到,于是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并献计,投王僚爱“鱼炙”之好,藏剑鱼肚,伺机行事。为此,专诸特往太溯边学烧鱼之术,练得一手炙鱼的好手艺,然后见公子光,公子光将专诸于家中,勤练那一刺的威力,等待暗杀的时机。  暗杀的季节应该是秋季,因为只有秋季才是水美鱼肥的季节。公子光约王僚到家里进餐,王僚虽然很防备,但是按奈不住美味炙鱼的诱惑,穿上几层厚甲,还是去赴宴了。专诸装做厨子给王僚送鱼,等到王僚十分期待的看着专诸手中的鱼的时候,专诸却掏出藏在鱼腹中的鱼肠剑,一剑将王僚刺死,专诸本人也死在王僚卫士的手下,被砍成肉泥,这便是专诸刺王僚,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一切都是那么干净利落。  公子光既杀王僚,便自立为吴王,即名噪历史的吴王阖闾。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最至情的刺客——聂政刺韩傀  和专诸一样,聂政也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因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迁到齐国,以屠宰为业。濮阳的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仇,被迫逃亡各国,同时也在物色能替他报仇的人。到了齐国听人介绍说聂政是“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于是便几次登门拜访,后来又备下酒筵,亲自送到聂母面前。酒酣之时严仲子献上黄金一百镒,为聂母寿。聂政对这份厚礼感到非常惊怪,坚决辞谢,表示自己虽穷,但有能力供养母亲,不敢接受如此厚重的馈赠。严仲子便在私下里向聂政和盘托出心事:“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1严仲子的这番话看似委婉,但其中之意却再明白不过:希望你去替我报这个仇,如有万一,这一百金就算给你老母的抚恤金兼养家费!聂政拒绝了,连续几次,严仲子难免失望,可是礼还是照旧送得到聂母去世。严仲子以为没什么希望了。  聂政守孝期满,说道:“我不过是个市井平民,而严仲子却是诸侯的卿相,他屈驾不远千里来和我结交,我对他太薄情,没有做出什么可以和他待我相称的事情来1于是去见严仲子说:“以前不答应是因为母亲还健在,不愿早于母亲死而让母亲伤心,请告诉我要杀的人的名字。”   之后的过程就之能用离奇来形容了,聂政又谢绝了严仲子为他提供的车骑随从助手,独行至韩。到了侠累府上,聂政提剑直入,径直上阶刺杀侠累,竟将侠累身周人数众多的兵戟卫士视为无物。左右目睹侠累被杀,一时大乱,但随后便围攻聂政。聂政大呼酣战,竟一连击杀数十人,到最后无法脱身,“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就是说把自己剁得面目全非,然后挖出自己的眼睛,又割腹挑肠而死。这就奇怪了,死就死,干嘛折磨自己呢?请接着看下去。本来刺杀的事情到此就完了,只到他的被暴尸街头又一妇人来伏尸痛哭时候,一切才显露出来,原来他作践自己时为了不连累嫁在韩国的姐姐,可是尽管如此,他姐姐还是认出了他的尸体,而且伏在他尸体上痛苦几日竟然哭死了,唉,这是弟为姐皮面决眼,姐为弟痛哭至死,真可谓姐弟情深。每每读到此处总有种难以道出的感觉,总让人心为之一叹,南朝人鲍照对聂政之死也表示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独以谓人之居世,不可不知人,亦不妄为人知耳。政不幸谬为所知,故死于是!使其受知明主与贤相,则其所成就,岂不有万万于此者乎?哀哉1   最忠义的刺客——要离刺庆忌  要离和专诸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人。吴王僚被刺死之后,其子庆忌逃出吴国,暗中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并周游诸国,希望联合诸侯,共同出兵讨伐阖闾。庆忌此人有“万人莫当之勇”,可“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阖闾曾派骑兵追杀他,竟追之不及,又命人乱箭齐射,却被庆忌空手接住或打落。如此看来,庆忌可当“天下第一勇士”之称。而且庆忌也不仅仅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而已,阖闾评价他是“明智之人,归穷于诸侯,不下诸侯之士”。对这么一个可怕的对手,阖闾自然会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又与伍子胥商量对策。伍子胥便向他推荐了要离。  要离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击剑能手。今鸿山十八景之一,东岭山上的“磨剑石”,相传就是当年要离磨剑的石块。  要离尽忠义之心,献用苦肉之计。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用竹剑刺伤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常在左右,同谋举事。  不久,庆忌领军渡江,准备攻打吴王阖闾。要离趁其不备,左手持矛从庆忌身后狠狠刺去,当即刺穿庆忌胸膛。不料庆忌竟不得就死,返身一把抓住要离,抓住他的小腿将其头下脚上倒提起来,大笑着将他浸入江中三次,又坐下将要离放在膝上笑道:“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要离,庆忌却阻拦道:“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1命令放要离还吴,自己却拔出长矛,喋血而死。  要离在回国途中,渡至江陵时,忽然悲痛不已,不肯前行,还说:“杀吾妻子以事其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认为自己没面目再见天下之士,回到吴国,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不愿受,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安居乐业。”然后在殿上自杀,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告诉吴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是感谢庆忌的知遇知恩,所以他只有死了,凄凉而又悲壮。勇士死于勇士之手这本身就是个悲剧,而勇士又自己结束自己的性命就不得不说是震撼了。  最悲壮的刺客——荆轲刺秦王  荆轲本是卫国人,秦灭卫后流离各国,郁郁不得志,到了燕国后,整日游离于街市。荆轲喜好喝酒,整天与狗屠夫、高渐离一起在街市喝酒,然后,高渐离击筑,他和着乐声唱歌,唱着唱着就哭起来了。田光和荆轲成为至交,知道他并非等闲之辈。  田光把荆轲介绍给太自丹,太子丹对荆轲说:秦王要兼并天下之地,臣服海内之人,贪婪至极。现在,秦国已经灭了韩国,又南伐楚,北讨赵。赵国支持不住,肯定要降秦,接下来就是燕国了。燕国力弱民少,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而各诸侯国害怕秦王,又不敢合纵。我私下以为,如果有一位勇士出使秦国,以重利相诱,劫持秦王,迫使他全部归还诸侯的土地,那当然最好不过了。如若不行,干脆杀了他,然后乘其内乱,诸侯合纵,一定能打败秦人。只是我至今还不知道派谁合适,请荆轲帮我留意。荆轲思忖再三,回答道:这是国家大事,我才干驽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丹急忙叩头,再三请求他不要推辞。荆轲终于答应了,太子丹马上尊荆轲为上卿,安排他住在最好的房舍里,每天去问安,供给他三牲具备的饮食,送给他各种珍宝,车骑美女由他随意享受。  公元前228,秦将王翦率兵破邯郸,俘赵王迁,随即北进,兵临易水,作攻燕的准备。太子丹见情况已万分危急,就催促荆轲上路。荆轲说:要到秦国去,必须有信物,否则秦王不会相信。秦国以金千斤和邑万家悬赏缉拿樊将军,希望给我樊将军的首级与燕国督亢的地图,拿去进献,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实现计划。太子丹说:樊将军在危难之际来投奔,我不忍心杀他,请你另想办法。荆轲见此,就自己去见樊于期,说:秦国也太狠毒了,把将军的父母宗族都戮没,又以重金大邑求购将军的首级,将军怎么办?樊于期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恨透了秦王,只是不知怎么办。荆轲就说:我有办法既能为将军报仇,又能解燕国的忧患,希望能得到将军的头颅,拿去献给秦王,在秦王见臣时,臣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刀刺进他的胸膛。将军觉得如何?樊于期知道自己的仇能报了,毅然自刎。太子丹听到消息,急忙赶来,伏尸痛哭,然后将樊于期的头颅装进一只匣子里。  荆轲带了一把涂满剧毒药物的匕首,以十二岁就杀人不眨眼的勇士秦舞阳作为副使,从蓟都出发。太子丹和宾客都穿了白衣服为他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了路之神,就要上道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筑声唱起了变征之歌,人们无不涕泪交加,痛切异常。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乐调由凄厉变为悲壮,送行的人都怒发冲冠、热血沸腾。荆轲毅然登车西去。  到秦以后,荆轲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迭了千金的厚礼,请其向秦王禀报燕使前来进献樊于期头和督亢地图的消息。秦王政大喜,穿了朝服,设九宾的隆重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使者。荆轲捧着装有樊于期头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走了进来。到了宫殿台阶前,秦舞阳突然吓得变了脸色,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笑着看了秦舞阳一眼,说道:北方蛮夷小人,从来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了。请大王原谅。秦王对荆轲说:把秦舞阳捧的地图拿来。荆轲送上地图,秦王打开地图,一把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揪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起匕首就向秦王胸部刺去。秦王一惊,站了起来,挣断了衣袖。秦王想拔剑,剑太长,又硬,一下子拔不出来。荆轲追刺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大臣们一时都惊愕得不知所措,而带有武器的侍卫郎中又都在殿下,没有诏谕不能上殿。情况太突然,来不及召郎中上殿,所以荆轲还在追逐秦王。侍医夏无且首先清醒过来,提起手上的药袋就向荆轲砸去,其它人叫喊道:大王背剑!秦王猛地将剑转到背后,拔出剑就将荆轲的左腿砍断。荆轲跪在地上,将匕首用力投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嵌在了铜柱上。秦王将荆轲连砍八剑。荆轲倚着柱子大笑,说:我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生擒你,以迫使你将诸侯的土地退还。郎中们冲上殿,将荆轲杀死。  荆轲刺秦没有成功,但是他却当之无愧四大刺客之首,他杀秦王一是报答太子丹的恩,二来他还另有想法,他想学曹沫胁迫齐恒公那样逼迫秦王归还诸侯土地。因为杀了一个秦王还会来第二个秦王,反到不如逼迫秦王签下和约,就象他死前说的:“事所以不就,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所以说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勇士,从这个意义上他更加是个爱国者,而非简单一个刺客,不愧为刺客中的刺客。   顺便还要提下他的好朋友高渐离。秦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后,秦王知道高渐离的击筑水平天下一流,于是招他进宫,可秦王知道他和荆轲的关系,也怕他谋害自己,就将他的眼睛弄瞎了。可就这么一个看起来毫无用处的瞎子,偷偷的将铅块灌于筑中,并找机会筑击秦王,可惜未中,在秦王众多卫士面前,追随他朋友荆轲而去。可以想象当时的高渐离,瞎了眼睛还机密周划筑击秦王的过程,这种毅力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人为之感慨不已。顾炎武先生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就是这种精神,亡国不要紧,但不能亡了志气,更不能亡了骨气,则天下可救矣。反观今日国人,早把老祖宗的骨气忘记了,路遇歹徒横行,围观群众麻木不仁;哈日哈韩哈美盲目崇拜,浑然忘记他们对我们曾经犯下的历史错误,浑然忘记当我们如同荆轲这样智勇双全的人为大义而舍生忘死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不过都还是些未开化的原始棒子。  当年汪精卫还年轻的时候,刺杀满清摄政王被捕,自认为死定了,留下一首诗,我至今仍然记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对于战国的刺客们,生命诠释的精华就在于此,那么死又还有何可畏惧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2 1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解放后已然被拆了。
要离不能与諸刺客齐,道理只有一个:要离好名之徒,非为申其志而已矣。自残躯体、使妻子弃市、与庆忌结义而杀之.......太阴险了。
正如太史公所言:自曹沫至荆轲五人,其义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其义成或不成,本不重要。”这里面有中国传统精神在,可不深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20:26 , Processed in 0.08211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