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36|回复: 2

做学问的急与不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7 17: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刚上网,便碰到刚入学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师弟,询问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导师给我们开什么书单没有。我告知:"没有,近代史不好开书单。"
   我印象中似乎导师确实没有开过一个很正式的书单,相反导师告诉我们,近代史学距今较近,历史积淀不够,尚难找普遍承认的经典著作,故不便开设一个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书单,我们可根据个人学术兴趣选择相关书籍阅读。不开书目不等于没有书可看,相反导师很重视我们的阅读和学术训练。导师给我们辨析“眼学”与“耳学”的关系,认为我们能否在学问上做出点成绩出来,很多时候是要靠自己多看多写,“眼学”重于“耳学”,满足于听听课,冀望于口耳相传,而不落实在个人大量的阅读和精微的写作,是做不出什么学问的。所以,导师鼓励我们要多看书,并说“取法乎上”,一周读一本书,读两本书,那么一年下来,阅读的差别是明显的,信息量的获取也许截然两分。导师还很强调学术信息的积累和学术行情的把握,他主张要把近一二十年的《历史研究》和《近代史研究》的文章大体上过一遍,以谙熟过去和当前学界的研究情况,摸清研究重点、热点及研究理论、方法变化的脉络。
       师弟听说并没有书单可以按图索骥地阅读,一时便茫然,说是不知从何入手。他问:“那你怎样安排你的读书计划的?”仔细想起来,我也很惭愧,似乎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读书计划,即使有计划,也很少认真落实。不过那时也因没参加工作,也几乎没参加其他一些交游活动,饭后无事倒基本都在图书馆度过的。但现在想起来,那时却因没有太多的问题意识,即使看了书,现在也很难说上有什么系统的收获了。于是我给师弟说,“也没怎么安排。有时间就看书。常看人大复印资料,常翻新旧期刊杂志。”师弟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那也得形成系统呀,我现在就是很迷茫这一点呀。我现在就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读书,有些烦恼。”
其实师弟这样的烦恼,我当年也是有的,现在也不是没有。读书人总有读书人的困惑,这也是正常的。不过,我也感觉到师弟的急于求成了。做学问最怕速成,积累的工夫总是必要的。我建议师弟可以去看看名家的一些传记或回忆。看他们是怎么读书的。比如罗尔纲写的《师门五年记》,比如何炳棣写的《读史阅世六十年》。这两本书里,既有作者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也有对治史的心得提炼和感悟。二人均为治史名家,两书均为学术回忆,读来应不无启迪。
师弟也在为论文而犯愁,“不知道选择那方面呀,试着想写篇论文,但就是感觉肚子里没东西似的。”师弟刚入学,就想着要写东西,这种想法固然可喜,但在读书尚少尚无心得的时候,便急于写出好论文来,却是有点犯愁得过早了。既然肚子里没东西,还是要先填东西为实在,先解决好温饱问题,再图其他。于是我让他“别急”,“先读书。试着找个感兴趣的,先搜集点东西,写写综述之类的。小感想之类的都可以。”师弟又强调,“我想在研二就把毕业论文给搞定。”我这才知道师弟原来是有这样的动机在,才有如许焦虑。他说近两个月来几乎没出校门,“感觉有好多书要读,经常感觉时间好紧迫”,“我想把毕业论文早点写好,然后就轻松多了,可感觉自己实力好像不够。”我没有时间仔细询问师弟为什么要急于写出毕业论文来,“然后就轻松多了”?难道现在的紧张就是为了早点轻松?我不太明白他的“心曲”,或许有其不得已之处。但我只得劝慰他,“你太急。慢慢来。别急。急也没用的。平常心就好了。”

由此,我想到两点,关于学问的“急”与“不急”,姑且把想法写在这里。
一是关于学问的“急”,学问还是应该“急”的,应该是“急”在积累上,“急”在耕耘中。学问是很苦的,但也是乐在其中。如果疏懒,三天看书,两天晒书,阅读量得不到保障,要做出点学问,实在是很难的。当然这里的“书”,就从史学角度而言,也包括相应的社会调查、历史考察。“急”一点,是好事,急一点就能多做一点,就能跑快一点。
二是关于学问的“不急”。学问是不宜太急的,不是看两三本书,听两三堂课,就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往往是在四处求索深思熟虑才能有的,若要写成论文,还涉及到事态的陈述、思想的表达和论证的精细,实在是“急”不得的。有时一“急”就易出问题。记得有段时间,导师便特别强调作品写成后,应“冷”一段时间,放下来,再认真思考,再看看其他书,再写写其他的,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推敲了,是不是真的就可以拿出去发表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做学问,写东西,真是不容易。因昨天师弟的提问,实在也让我警醒。因为工作关系,没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校园里蹲点读书,我个人肚子里也常常有“没东西”的感觉,但我却有着一颗“平常心”,自己有时也感到奇怪,其实我也应该“急”起来才对。不过,我想应该在“不急”的前提下“急”,把学习进行得踏实一点为好。
发表于 2009-9-17 23: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贊成樓主觀點
发表于 2009-9-22 2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说的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6:42 , Processed in 0.07961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