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939|回复: 2

[集部] 《静惕堂诗集》【清.曹溶.雍正三年刻本】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9 2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静惕堂诗集(上下)
作者:【清】曹溶
版本:【清】雍正三年李维钧刻本
格式:PDF
大小:16.44M



见网友发了《静惕堂诗集》,有缺页,我发一个完整的。
附件:


[ 本帖最后由 冰晶圭圭 于 2009-8-11 08:1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08: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溶小传(原创)

曹溶(1613~1685),字洁躬、鉴躬,号秋岳、秋麓,晚号倦圃老人,浙江嘉兴秀水人。秋岳早年居家读书,和里中人结诗社,参加者有俞汝言、朱茂暻、谭贞良等。崇祯九年(1636),24岁,中举。同年有万泰、金堡、朱茂暻、李毓新、王庭、钱继章、蒋薰等。崇祯十年(1637),成进士,同年有李棡、伍瑞隆、陈之遴、陈子龙等。官御史,尝劾辅臣谢升,又熊开元参周延儒遭廷杖,曹溶上疏为其伸冤。甲申(1644年)三月,浙直总督张国维题授曹溶为浙直监军御史,尚未赴任,李自成已进入北京。曹溶被李闯部下严刑拷掠,前后交纳二百五十两银子。曹溶曾在所书《心经》长跋中,描述他被拷掠后的绝望心理状态,说是一生所读之书、所历之境,皆现于一刹那之中。李自成部下的王旗鼓过去是山右诸生,读过曹溶的文章,招之授职。
清顺治元年(1644) 多尔衮统率清兵进入北京,曹溶仕清,仍旧当御史。后任顺天学政。为清王朝献策,疏陈定官制,定屯田、盐法、钱法规制,禁兵丁将马践食田禾等,皆被采纳实施。又就有关科举、荐举隐逸、访旌殉节者等问题向朝廷建议。顺治三年(1646)二月充会试监考官,三月迁升为太仆寺少卿。不久,被发现在学政任上所举贡生中有明代受世袭职和中武举者,降两级调用。十一年(1654)官复原职,迁左通政。次年(1655)三月擢左副都御史,旋擢户部右侍郎,接着又授广东布政使。十三年(1656),以举动轻浮,降一级改任山西阳和道。值祖母去世,在家丁忧多年。康熙二年(1663)赴大同任所。康熙五年(1666),山西按察副使一职遭裁撤。康熙六年(1667)改任阳和兵备道,赈荒驭吏皆有声绩,寻以裁缺离任。十三年(1674),三藩举兵,阁臣以边才荐,随征福建。十七年(1678)诏举博学鸿词,大学士李霨等荐曹溶,未试。
关于曹溶不赴康熙十八年鸿博试的两种说法:《清史稿》说其是“丁忧未赴”,但康熙十八年正月,曹溶在扬州,有《烛影摇红•扬州己未正月十四夜》词,正与朋友参加元宵盛会,似不像是“丁忧”者该有的行为。而李集认为曹溶前明已有功名,不愿再赴清廷的考试:“先生坚辞云:‘某为东家妇,焉能复理妆效西家颦乎?’” 曹溶在明崇祯年间已经高中进士,似不该再应试鸿博了。而且此年曹溶已是66岁的老者了,又经历了宦海风波,不愿再复出了。曹溶的辞鸿博,可能惹恼了某些人,因而导致其在乾隆名列贰臣吧?
康熙十九年(1680),学士徐元文荐曹溶佐修明史,亦不赴。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有《静惕堂诗集》40卷、《静惕堂词》一卷、《静惕堂尺牍》四卷。
家富藏书,朱彝尊纂《词综》,即多从其家藏宋人遗集中录出。其故宅在金陀坊(今嘉兴城南范蠡湖畔),筑有园林倦圃,周之恒绘《倦圃图》,朱彝尊为之记,园有“山泉鱼鸟蔬果花药”诸胜,共20景。曹溶工诗词,其诗源本杜甫苍老之气,一洗妩柔之调,与合肥龚鼎孳齐名,世称龚曹。填词规摹两宋,无明人之弊,浙西词风为之一变,朱彝尊受曹溶影响颇深,少时曾从曹溶游。
曹溶的传记资料主要有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卷78《贰臣传甲》页6491~6493,《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卷484《文苑传》页13326~13327,李集、李富孙《鹤征录》(同治十一年刻本)卷3。

出自本人的研究成果。
发表于 2013-6-27 22: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部前半截似乎有多页不能正常显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12:15 , Processed in 0.08589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