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248|回复: 0

助人得福,功德无量——讀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1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于2007年8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已九十六岁高龄,文章写得自然平淡,如远游者谈其方外经验,指点迷津,颇多悟道语。杨先生大概不会上网,否则收入书里的文章,放在博克上,必将渡人无数。杨先生自称“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该书,第100页)因此,她在此书里谈神鬼之有无,谈生死人性和灵魂,谈人生命理,与这类看似玄远的的讨论相侔的,是怀人念旧,把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的命运,淡然写来,悲欢离合,尽在其中。
书中谈论信仰,没有什么玄奥的论证,不过是切身体验,作者相信“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第97页)。因此,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都对信仰信心毫不怀疑。其中关于佛教的一段,抄录如下: “佛家爱说人生如空花泡影,一切皆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独对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复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得无量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経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金刚般若波罗蜜経》)。为什么呢?因为我佛无相,非但看不见,也无从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宿根’‘宿慧’,也就是说,需有经久的锻炼。如能把信仰传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无量。”(该书,第98-99页)
杨先生谈“道”亦没有什么道学气,全从自身经验中得来。关于“命理”的部分,其引证既取自生活,也见诸记载。取自生活的部分,见书中讲述的战乱中人的命运的真实故事;而“注释”部分有一则录自笔记小说的《杨艮议命》的故事,看后令人对命运顿生敬畏之心: “我不记得在哪部笔记小说里,读到一则《杨艮议命》。议的是韩平原的命。韩平原的八字是壬申、辛亥、己巳、丙申。杨艮想必是个星命家。他说韩平原丁卯年壬子月必得奇祸。据笔记:‘当时周梦兴在座,谨志之册,勿敢言。既尔艮言皆大验。’韩平原就是宋朝的韩佗胄;封平原君,权倾一时。丁卯年壬子月因用兵溃败伏诛。”(第188页)
畏敬天命,始能悟世间事物之幽微。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实非虚言也。

[ 本帖最后由 lixp58 于 2009-5-18 11:2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5-4-19 19:40 , Processed in 0.0989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