かいふうそう【懐风藻】日本现存最古的汉诗集。天平胜宝三年(751)成书。收录64名诗人的120首作品。
“怀风”,乃不忘先哲遗风之意。编者不详(一说出自汉文学家淡海三船之手)。约成书于天平宝字3年(751)。共1卷,按时代顺序辑录了近江朝(667—672)至奈良朝(710—794)的约120首汉诗(现存本略少数首),并附“序”一篇,诗前对大友皇子等9人还写有简略的评传。作者有天皇、皇子、诸臣、僧侣和隐士等64人,其中的天武天皇、大伴旅人等也是《万叶集》的著名歌人。诗体以“五言诗”居多,“七言诗”较少。其内容多为侍宴应诏之作,也有少量咏物、述怀的作品,但恋爱诗几乎一篇未见。在表现形式上,大多模仿中国六朝诗赋,故文学价值不高,但对平安时代《凌云集》等敕撰汉诗(文)集的编撰和日本“和歌”的创作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怀风藻》于751年(天平胜宝三年)编纂完成,编者不详。有指编者是大友皇子的曾孙淡海三船,理由是诗集的“诗人略传”中编者对近江朝有着同情笔调。然而也有谓编者是葛井广成、藤原刷雄或石上宅嗣等,至今未有定论。
内容简介
诗集名为《怀风藻》,意即“缅怀先哲遗风”。“藻”字则可能典出陆机《文赋》:“藻,水草之有文者,故以喻文焉”。全诗集收录64位作者共120首作品。作者都是当时的皇族显贵,例如文武天皇、大友皇子、川岛皇子、大津皇子和其他官吏、儒生、僧侣等(其中18人兼为《万叶集》收录的和歌作者)。诗歌以五言八句为主,内容方面包括侍宴从驾、宴游、述怀、咏物等,借用儒道老庄典故,文风浮华,讲求对仗,似是深受中国六朝文学影响。
《怀风藻》的出现,象征自奈良时代起日本文坛对汉文学的重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中的诗歌有很多是宫廷诗宴这种官式场合的酬唱,这也反映当时尊尚汉风文化的潮流。
虽然《怀风藻》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然而其作品却不尽成熟。可看出日本文人在还不熟悉汉文创作的情况下,战战兢兢的符合押韵、对仗、格式,深怕做出不伦不类的诗词。如此造成本诗集内的作品,风格死板而缺乏新意,自我风格不强,对后代诗集的影响亦小。除了大津皇子的几首汉诗以外,极具价值的作品不多。虽然如此,却可由此生怯的情状,窥知日本于汉诗创作起步时期的世态。比起文学本身,更具有在文学史之上价值。
注释
^ 在《怀风藻》出现前,已有个人汉诗集《藤原宇合集》(藤原宇合著)、《衔悲藻》(石上乙麻吕著)问世,但现在均已散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