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342|回复: 5

[别集] 拱宸桥踏歌([清]骈枝生撰、陈蝶仙订 光绪廿六年刊本)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3 13: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名】拱宸桥踏歌
【作    者】[]骈枝生撰、陈蝶仙订
【版    本】联理枝馆主人开锓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上下卷
【清晰度】清晰
【格   式】PDF
【大    小】4.83MB   1个文件包
【提    要】
    《拱宸桥踏歌》,扉页题称《骈枝生踏歌》,上、下卷,分装二册,19.6×12.7cm。封面题签署“光绪上章困敦(按即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岁,1900年)颂蘤氏书麋园”,牌记文为“联理枝馆主人开锓”。
    本书前冠何颂花“序”一篇,继录“踏歌”(即“竹枝词”,说详后)60首“歌旨”,署“吴县卜曙编”,于每歌题下附一语以揭本歌旨意。正文起始卷目下别署“仁和何颂花评钱塘陈蝶仙订”。(吴县即今苏州;仁和、钱塘均为今杭州)
    按“踏歌”,亦作蹋歌语出唐人诗,原意为拉手而歌:一指以脚踏地为节拍,如唐储光羲《蔷薇篇》连袂蹋歌从此去,风吹香去逐人归;又指行吟,边走边歌,如唐李白《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故此书题所谓“踏歌”,实即“竹枝词”别称也。  
    本书所收“踏歌”60首,每以吴语苏州方言(“苏白”)入歌,且多用衬词,故句式以七言为主而复参差多变。若以吴侬软语诵之,颇为琅琅上口,饶有韵致。
    上世纪50年代初,本书曾为北京琉璃厂资深人士郑炳纯先生于客杭时所得,故是书可见郑氏留题,另钤“槐斋病鹑读过”朱文印。后由杭州古旧书店严宝善先生携归,终则为杭州民间收藏人士丁云川先生所藏(相关经过情由,请参见本帖后面的附贴)。
    经网上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馆藏目录,均未显示藏有此书。杭州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王国平总主编的《杭州运河丛书》,亦未收此种。

    今特将本人独家制作的《拱宸桥踏歌》PDF本上传,以飨书友。
见下







[ 本帖最后由 haha1234 于 2008-9-15 16:5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1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蝶仙 (1879~1940) http://www.book.sh.cn/shpub/hisdoc/personcontent.asp?id=90
        原名寿嵩,字昆叔,后改名栩,字栩园,号蝶仙,别署天虚我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1879年7月22日出生。清末贡生。1895年任杭州《大观报》编辑。1901年在杭州开设销售书籍文具纸张的萃利公司,翌年开设石印局。1906年底创立著作林社。1908年迁上海,年底并入《国闻日报》,创刊并主编《著作林》文艺杂志。1913年在上海主编《游戏杂志》,翌年主编《女子世界》。1916年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加入南社。1918年在上海经营家庭工业社,任经理,以生产蝴蝶(无敌)牌牙粉闻名。在无锡、杭州开设利用造纸厂、改良手工造纸厂(附设印刷厂、制盒厂),及蛤油、蚊香、薄荷油等日用化学品制厂等。1930年创办并主编《上海机制国货联合会会刊》,提倡国货。抗战爆发后,上海的总厂被炸毁,部分企业迁湖北宜昌和四川重庆,并在云南昆明筹建牙粉厂。1940年3月24日在上海逝世。著有《泪珠缘》、《井底鸳鸯》等言情小说百多种,诗词编有《栩园丛稿》。

•拱宸桥  http://baike.baidu.com/view/326302.htm

       拱宸桥,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段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今存体量最大的古桥之一。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载,拱宸桥由明末商人夏木江所倡建。此桥在清代几经毁坏重建。顺治八年(1651年)桥身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筑,云林寺的慧辂竭力捐募款项相助。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卫率属捐俸重修,把桥加厚2尺,加宽2尺,并作《重建拱宸桥记》。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军及“常捷军”向杭城的太平军猛攻,由于拱宸桥桥心设有太平军堡垒,经战火洗劫,桥再次频于倒塌。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杭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
       十九世纪末(1896年)杭州“开埠”后,日本人在拱宸桥桥面中间铺筑2.7米宽的混凝土斜面,以通汽车和人力车。1949年后,杭州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通行机动车。

[ 本帖最后由 hubianyusao 于 2008-9-13 13: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13: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拱宸桥踏歌》易主  丁云川   http://www.hangzhou.com.cn/20030101/ca345744.htm
        《拱宸桥踏歌》一书,我是在杭州吴宅内的一家旧书店见到的。店主是杭州古旧书店去年过世的严宝善先生的孙子———严晨。翻开这本泛黄、封面已发脆的线装书时,“陈蝶仙赠”几个字跃入眼帘。陈蝶仙(1879—1940)是杭州人,清末民初,曾活跃于海上文坛,又是南社社员,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对科技颇有兴趣,1918年成立家庭工业社,生产“无敌牙粉”,后又建造纸、薄荷油、蚊香等工厂,是一位爱国实业家。
       这本书的扉页上有“炳纯五四年客杭得之”几个字。问及缘由,严晨告知:他爷爷严宝善1951年开了家“宝贻斋”旧书店。开旧书店是要收书的,有一次,他在陈蝶仙赠书人的后裔处,收到这本《拱宸桥踏歌》。1954年夏,书店里来了位北京某大学中文系的年轻教师,他非常认真地淘书,当见到《拱宸桥踏歌》,便爱不释手地买走了。严宝善有个习惯,凡是买书人,他都要记下姓名、住处、书名和买书时间,一一记录在案,既可日后查考,又可与买书人交友。买走《拱宸桥踏歌》的郑老师,也就成了他的书友。
       郑炳纯对《拱宸桥踏歌》和陈蝶仙这个人,作了详尽的考证:“该书为陈蝶仙在光绪庚子年(1900)订刻的,书上的签名确是陈蝶仙的真迹。”他十分珍爱,为了保存这本书,在原书外又包了一层封面,用毛笔题上《拱宸桥踏歌》的书名,盖上“愧斋炳纯读过”的印章。
      转眼四五十年,郑炳纯已是北京某大学的退休教授了。2000年夏,年过耄耋的严宝善来到北京,顺便回访年逾古稀的郑教授,书友相见,难以言表。当谈及《拱宸桥踏歌》一书时,郑教授迅即从万本藏书中找了出来。严老先生抚摸此书,如有失而复得之感,便对郑教授坦言,欲将此书带回桑梓。郑教授想想自己年已老矣,能让此书归乡,也是一段佳话,于是慨然应允。
       听罢这本书几易主人、重回杭州的过程,我怦然心动,便欣然买下。晚间,细读了书中民谣,虽然只有60余首,但都是百年前流传在拱宸桥一带的俚曲歌谣,反映了清末拱宸桥一带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
       今夏,我将《拱宸桥踏歌》给拱墅区地名办公室的张凌主任看,他眼前一亮,说自己研究拱墅区的地域文化几十年了,也到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去查阅过有关拱墅区的史籍,却未曾看到过《拱宸桥踏歌》这本书。
       近日,我根据《拱宸桥踏歌》中的一些地名,专程到拱宸桥一带去寻访,福海里、瓜山,已经全然不见旧踪,只有那座古老硬朗的拱宸桥,依然屹立在千年运河上,仿佛一位弓背老者,向人们叙述着这里的世事沧桑……

[ 本帖最后由 hubianyusao 于 2008-9-13 14:0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5 23: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发表于 2009-1-19 1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韓山书院有陈蝶仙《瓜山新咏》(《拱宸桥竹枝词》)

http://wenxianxue.5d6d.com/viewt ... a=page%3D1#pid12820
陈蝶仙《瓜山新咏》(《拱宸桥竹枝词》)一百廿首
小  引
    大约是1986年,我在杭州旧书店(清泰街门店)购得“钱塘惜红生陈蝶仙”即天虚我生的《瓜山新咏》(亦题《拱宸桥竹枝词》)上、下卷两册。20年后,为得读杭州某公的《拱宸桥踏歌》,乃以此二册与之互借,遂发现 “踏歌”仅60首,只及“竹枝词”所录半数,且“竹枝词”为杭人所作,而“踏歌”虽为“吾浙伟人骈枝生”所制(见该集卷末陈蝶仙之“跋”),但歌中大量使用苏白入句,杭人读之,稍嫌别扭与隔阂也。  
        《瓜山新咏》封面题签作《拱宸桥竹枝词》,扉页前书名为《瓜山新咏》,扉页后有“陈氏蝶仙二十以后所作文字”印文一枚(隶书)。卷首有仁和何春旭和“眠琴室主”凌宗玉所撰“序”各一篇。正文起始为“总目”,其下按类列篇目,及各篇所载竹枝词数量,如“地界 十一首”、“公局 九首”,等等。次则以“篇”为序,详列全部词目。再次为竹枝词各首词题并正文。各题下,标注该首在全部词作中的序号。全书凡10篇、120首。据何、凌二“序”末所署,是书当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或稍后之刻本。
    陈氏此120首竹枝词,内容涉及清末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地区“开埠”(即若干区域划为日本“租界”)后大量存在和发生的历史变化、民俗风情和社会众生相,现录出全部词作正文并加标点,不定期陆续贴出(贴出进程视闲暇时间多少而定)。敬请网友留意阅读并赐教。同时,期待方家在本帖展开切磋和交流。
                                               
                                              婆留乡人  谨启

[ 本帖最后由 dclrx 于 2009-1-19 19:32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14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书一段故事,一本书一段历史,一本书一段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4 16:08 , Processed in 0.0902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