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548|回复: 3

文不对题的《滕王阁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8 1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勃的《滕王阁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声调铿锵,用典贴切,确属一篇上等骈文。因而千古传诵,为历代名家所激赏,
    我十一二岁时便读此文至能背诵,至今六十余年,没有忘却。但是,久读之后,总觉得这篇文章有点问题,不论题目、正文与后面的诗,都有不可释惑之处。  
    先说题目,吴楚材《古文观止》题为《滕王阁序》,《文苑英华》及朱东润教授编选的《历代文学选》,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清人蒋清翊《王子安集注》题为《滕王阁诗序》。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题目呢?我看问题在于这篇文章题目与正文对照,总令人觉得有“文不对题”之感,后人因此把题目改来改去,以削足适履。但是都没有改得十分妥贴。  
    说是《滕王阁序》吗?王勃此文,是在阎伯屿滕王阁大宴宾客席上所作,就应该是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样,题为《宴滕王阁序》。应是以宴会为中心,而不是专为滕王阁作序。要作《滕王阁序》,就应该以滕王阁为中心,描绘其建筑之宏伟,四周景色之优美,阎都督复建之盛举,王勃此文似乎不尽如此,而是其中又夹杂有饯别的内容,又附上一七言八句的古诗,这种体制为历代文序中所仅见。所以,此文题目不应是《滕王阁序》。  
    说是诗序吗?一首七言八句,五十六字的古风,而序文长达六百四十六字,毋乃太长,颇有喧宾夺主之嫌,而序文的内容,与诗并不相干。
    说是饯别序吗?究竟是饯谁?被饯者向哪里去?作者与被饯者又有什么关系?文中很不清楚。  
    因此,可以说,此文的三个题目,都是题不对文。  
    其次,就正文来说,前面写了阁内阁外景色之后,突然笔锋一转,从“天高地迥”起,为自己发了一大通牢骚,可说是离题万里。人家请你参与盛宴,请你作文,却如此不顾场合,不看主人与宾客之面,像大醉之后,控制不住,什么关山难越,怀帝阍而不见,什么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引出了李广难封,冯唐易老,屈贾谊,窜梁鸿一系列不得志的古人往事,真是匪夷所思。假如我当时在座,一定会要问一句:“王子安先生,你这是要干什么?”历来也有人说,王勃对时运不齐的哀叹之余,表白了一片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正是此文特别可取之处。根据历来的传说,王勃写此文时,年方十四岁,(王定保《唐摭言》)。据各种有关资料,王勃十四岁即举幽素科,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那正是初试锋芒,头角峥嵘的时候,为什么却像个六七十岁,历尽沧桑与仕宦浮沉的老年人一样,发出那些哀叹?即算是有个人不遂意之事,也不应在“四美具,二难并”的盛大宴会上,作出如此有失身份的举动。中国历代士大夫常有登高作赋,对景兴悲的习惯,但对此时的王勃来说,这种大发牢骚,是不恰当的。
    另一说,王勃此文是去六合县省视任六合县令的父亲王福畴,路过洪州时所作,时年十八。那末,你去省亲,阎都督客客气气请你参加宴会,与众多宾客(当然都是一些有地位的人)见面,不管是看在王勃本人的名气上,或看在他父亲的份上,一个晚辈,怎么能如此放肆地为自己鸣冤叫屈呢?  
    所以,就文章本身来说,可以说是文不对题,至少是后一部分文不对题。  
    再次,就诗来看,问题更大,前面四句,拟然是长篇古风的开端,后面四句,却突然转到与盛会无关的空泛俗调。于体例,虎头蛇尾。就内容上看,更是奇怪。什么“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简直是在讥讽阎伯和与会群雄富贵不长,前程如梦。一场盛会,一件盛事,一个名胜,都被这两句收束话彻底否定了。如果不是神经有点毛病,就很难解释了。  
    也有人说,此文之所以流传,主要是“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个佳句之故。其实,这两句话,是套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不过用之于写槛外秋景,颇为贴切罢了。纵然是佳句,也不见得可以独柱撑天,掩盖全文的瑕疵吧。  
    这篇文章之所以流传不衰,大概原因还在于我前面所说的“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声调铿锵,用典贴切,确属一篇上等骈文”,至于内容也就无人去计较了。
    这是我对这篇文章所存的疑惑。是不是如杜甫所说,“轻薄为文哂未休”,倒也很难说了。



[ 本帖最后由 xiongss 于 2008-7-8 10:29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7-8 2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声调铿锵,用典贴切”,所言甚是。
晚生也是初学古文(广义的)时,因以上特点而背诵玩味不已,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强以诵读此类文为说愁也。
过了二十岁,读书的眼界稍微放阔,加之生活中真正的愁事日益切身,已然不能满足于此文了。
然毕竟此文也是王勃不平之一鸣,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是藉此文于头脑中形成对王勃这个人印象的,故仍当从“文化”与“文学”两个方面来珍视此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10 12: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算起来楼主已经年逾古稀了?果然姜是老的辣呀!
发表于 2010-5-6 14: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独到的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13 14:33 , Processed in 0.08063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