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150|回复: 3

[集部] 耿天台先生文集 【明•耿定向著•万历二十六年刘刻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4 11: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耿天台先生文集二十卷
作者:明‧耿定向
版本:万历二十六年安富刘元卿刻本、九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格式:PDF
大小:60MB清晰度:(清晰)

提要:

《明儒学案》恭简耿天台先生定向
耿定向字在伦,号天台,楚之黄安人。嘉靖丙辰进士。擢监察御史,以大理寺丞谪州判。累迁至太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丁忧。起巡抚福建。又丁忧。起协理佥都御史,晋左副都,转刑部侍郎,升南京右都御史。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事告归,家居七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子少保,諡恭简。先生所历首辅:分宜、华亭、新郑、江陵、吴县,皆不甚龃龉。而江陵夺情,先生致书,比之「伊尹之觉处以天下自任者,不得不冒天下非议,其谏夺情者,此学不明故耳」。虽意在少衰其祸,然亦近于诵六艺以文奸言矣。及掌留院,以御史王藩臣参三中丞不送揭帖为蔑视堂官,上疏紏之。清议以为胁持言官,逢时相之欲。顾泾凡作《客问》质之,先生无以难也。  先生之学,不尚玄远,谓「道之不可与愚夫愚妇知能,不可以对造化;通民物者,不可以为道,故费之即隐也,常之即妙也,粗浅之即精微也」。其说未尝不是,而不见本体,不免打入世情队中。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分?此古人所以贵刀锯鼎镬学问也。是故以中行为学,稍一不彻骨髓,其下场不及狂狷多矣。先生因李卓吾鼓倡狂禅,学者靡然从风,故每每以实地为主,苦口匡救。然又拖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不信,终无以压服卓吾。乃卓吾之所以恨先生者,何心隐之狱,唯先生与江陵厚善,且主杀心隐之李义河,又先生之讲学友也,斯时救之固不难,先生不敢沾手,恐以此犯江陵不说学之忌。先生以不容已为宗,斯其可已者耶?先生谓学有三关:一即心即道,一即事即心,一慎术。慎术者,以良知现现成成,无人不具,但用之于此则此,用之于彼则彼,故用在欲明明德于天下,则不必别为制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夫良知即未发之中,有善而无恶,如水之必下,针之必南,欲明明德于天下,而后谓之良知,无待于用。故凡可以之彼之此者,皆情识之知,不可为良。先生之认良知,尚未清楚,虽然,亦缘《传习后录》记阳明之言者失真。如云:「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耳。」先生为其所误也。

[ 本帖最后由 xiaohuang 于 2008-5-25 11: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29 2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定向:1524—1596 明學者、心學家。

耿定向:1524—1596 明學者、心學家。字在倫,號楚侗,又號天臺。黄安(今屬湖北)人。生於世宗嘉靖三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四年。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擢監察御史,累遷至太僕寺少卿、右僉都御史,起巡撫福建,又起協理僉都御史,晉左副都,轉刑部侍郎,陞南京右都御史,官至户部尚書總督倉場事。卒後贈太子少保,諡恭簡。

    其學本於王守仁,而 “不尚玄遠”,認為“道之不可與愚夫愚婦知能,不可以對造化、通民物者,不可以為道,故費之即隱也,常之即妙也,粗淺之即精微也”(《明儒學案·泰州學案四》)。以實地為主,以不容己為宗,提出“學有三關:一即心即道,一即事即心,一慎術”,說:“近世在聞識上研窮以為知,在格式上修檢以為行,此不知即心即道也。反觀近里者,又多躭虚執見,此不知即事即心也。事故皆心也,顧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心剖判於此,事亦剖判於此,人亦剖判於此矣。學孔子之學,猶業巫函之術者也,不必别為制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捨孔子之術以為學,雖均之為仁,有不容不墮於矢匠之術者矣。故其究也慎術。”提倡“百姓日用即道”,指出“農夫一念在播種,便是有農夫之精一。商賈一念在求利,便自有商賈之精一” (同上),“日用處,聖人原與百姓同”(《與焦弱侯》)。主張“良知現成”說,“以良知現現成成,無人不具,但用之於此則此,用之於彼則彼,故用在欲明明德於天下,則不必别為制心之功,未有不仁者矣。夫良知即未發之中,有善而無惡,如水之必下,鍼之必南,欲明明德於天下,而後謂之良知,無待於用”(《明儒學案·泰州學案四》)。認爲“此心發竅處,便是天地之心發竅處” (《劉調父述言》)。提倡“反身默識”、“反身內觀”的修養方法,認為“反之本心,而尋繹溫養”,“一反之固有之性而求之,即心有餘師” (同上)。解釋 “格物”為“求仁之别名”,而“仁者,人也,識仁,便是識得此身面目”(《答唐元卿》)。在性、命問題上,提出“自性之根蒂而言,原無聲臭者曰命;自命之流行而言,原自不已者曰性。口味目色耳聲是人之生機,使口不知味,目不辨色,耳不聞聲,便是死人,安得不謂之性?”認爲“立命處,色聲臭味不能染着;合命處,方是真性也”(《劉調父述言》)。在學風上,反對“談說在一處,行事在一處,本體工夫在一處,天下國家民物在一處”(《與喬户部》)。其學與李贄相違,李贄評其“實多惡也,而專談志仁無惡;實偏私所好也,而專談泛愛博愛; 實執定己見也,而專談不自是”,認為其病根“在多欲” (《焚書·答耿司寇》)。著作有《耿子庸言》、《碩輔寳鑑》、《先進遺風》、《耿天臺文集》。
发表于 2009-1-10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很详细,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4-12-11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元卿师从于耿定向,并且十分服膺其师的“三关四证”之说,“三关者,即心、即道、即事。即心又须辨大人之事、小人之事。四证者,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此圣人根本;为法天下,可传后世,此圣人愿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此圣人工夫;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此圣人作用。”耿定向为泰州学派学者,而刘元卿为江右学派。从两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可以探讨一下阳明后学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交流状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13:37 , Processed in 0.11109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