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5085|回复: 10

与犹堂集 [高丽 丁镛撰 奎章阁藏稿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 02: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与犹堂集
作者:高丽 丁镛撰
版本:  奎章阁藏稿本
格式:PDF
大小:412MB
清晰度:清晰
书影:如下

[ 本帖最后由 继续革命 于 2008-6-10 14:1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0: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继续革命 的帖子

本书的第一和第二个附件不是诗经,而是诗。打错了,请大家原谅啊
发表于 2008-3-12 17: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需要呢,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08-4-1 16: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漂亮的书,拜读了
发表于 2008-8-2 07: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此本抄手书法极为漂亮。当今韩人除少数学者,读汉籍者已颇为稀有,为民族独立的牺牲,可以理解。想昔日东国人才济济,丁若镛亦为杏坛干城,其真知灼见实可为今日中国学者所用。再抄奎章阁大门一联为诸位书生提气:

教授  虽大官文衡非先生毋得升堂
教授  凡阁臣在直非公事毋得下厅
发表于 2008-8-2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若镛

李氏朝鲜时期文学家、哲学家,实学的集大成者。字美庸、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三眉、俟庵。祖籍全罗道罗州。1762年生于京畿道广州郡的一个两班家庭。幼年攻读儒家经典和诗律。1776年开始研究实学。1789年文科甲科及第,历任检阅、弘文馆修撰、京畿道暗行御史、经学副承旨、兵曹参议、刑曹参议。1801年,在李朝镇压天主教时受到其兄牵连,被流配到长鬐,次年改流配康津,1818年回到故乡。18年的流配生活,使他接触到农村的现实,对其实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坚贞不屈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刻苦钻研实学和西洋新学。有关哲学、历史、文学、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语言等方面的主要著作均成于此时。被释回乡后,继续潜心著述,卒成实学大家。1836年卒。
  他继承并发展了先行的北学派和星湖学派实学家的思想。哲学上继承“气元论”的传统,认为世界起源于物质性的气即太极,主张只有通过感觉方可认识外界事物,反对一切宗教的神秘论和迷信的宿命论;在科学技术方面,他认识到技术在社会生活上的巨大作用,并在修筑水原城中自造起重机,还和朴齐家等人一起推广种痘法;在治学方面,反对“空理空谈”和形式主义,主张结合实际研究学问;政治上反对门阀主义和世袭制,提倡土地公有、共同耕作、按劳动量多寡分配的“闾田制”;文学方面,反对单纯“吟风咏月”和形式主义,强调文学的教育意义。
  他提出的社会经济改革方案,有以往实学家所没有的创见,对朝鲜近代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有《与犹堂全书》五百零三卷,最著名的著作有《经世遗表》、《牧民心书》、《毛诗讲义》等。文学方面以汉诗、政论见长,《饥民诗》、《夏日对酒》、《狸奴行》是其著名的诗文作品。

朝鲜李朝学者、诗人。字美镛、颂甫,号茶山、与犹堂。生于京畿道广州郡瓦阜面马岘里(今扬州瓦阜面陵内里)的一个两班贵族家庭。7岁能作汉诗,22岁中进士,28岁文科及第。历任弘文馆修撰、京畿道暗行御史同付承知、谷山府使等职。他为人刚直,不求媚于权贵,特别是在任暗行御史时,曾弹劾官吏的贪污舞弊,不断受到反对派的诬告和陷害。40岁时被贬,流放康津等地18年。1818年释放回里,专心从事写作和研究学问,直至去世。
 丁若镛是实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实学派诗人和作家。他认为一切无助于实用的学问都算不得学问,“新我旧邦”的思想指导着他一生的活动。他对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技术等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最关心农民问题,认为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富户之家“是残九千九百九十人之命,以肥一户”,提出“农者得田,不农者不得之”的主张。对诗歌创作,他反对单纯“吟风咏月”和形式主义,强调文学的教育意义,即要有“美刺劝惩”的效果。作有汉诗2,500余首,有不少是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在封建制度下挣扎度日的处境,谴责封建官吏的剥削和儒学者的伪善,指斥封建两班制度的不合理等。《奉旨廉察到积城村舍作》和《饥民诗》是两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前者描写一户农家的穷苦和豪吏的作恶;后者描绘了一幅农民颠沛流离的图景。在康津流放期间,他创作了更多同情人民、反映酷吏罪恶的优秀作品,其中有长诗《夏日对酒》、《耽津农歌》、《耽津渔歌》、《耽津村谣》、《哀绝阳》,以及次杜甫韵的三吏:《龙山吏》、《波池吏》、《海南吏》;三行:《猎虎行》、《狸奴行》、《僧拔松行》等。他熟悉多种诗歌表现形式。在创作手法上,善于运用比喻来刻画他所要表现的对象。他的一些散文和政论也写得生动、犀利,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1910年,即在他逝世70多年以后,李朝政府追赠他为正宪大夫奎章阁提学,谥文度。著有《与犹堂全书》 503卷。
 参考书目
崔益翰:《实学派和丁茶山》,平壤,195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23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古今注》四个附件解压后,读不出来,怀疑文件已被破坏,请楼主检查一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23 1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溪德裕堂 于 2008-9-23 10:50 发表
《论语古今注》四个附件解压后,读不出来,怀疑文件已被破坏,请楼主检查一下。


请革命兄看看,具体情况如图。解压打开后提示如下:附件完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实在对不起,我是在奎章阁下的,但由于得来较易,上传后并未保存,现在奎章阁进不去了,我也没办法了,只能求助保存了原档的朋友给补充完整了,谢谢啊!!
发表于 2009-1-8 12: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奎章阁汉文文献_與猶堂集_57-朝鮮水經四.pdf

奎章阁汉文文献_與猶堂集_57-朝鮮水經四.pdf

[ 本帖最后由 李全军 于 2009-1-8 12: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7-10 2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集善本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5-2-24 07:15 , Processed in 0.12594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