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918|回复: 3

元代四等人制中的汉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8 12: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成宗大德前后,形成了四等人制: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为四等,政治,经济,法律上享受不同待遇。
其中的第三等,汉人,往往被望文生义的理解为汉族人,一般教科书上解释为,汉人即金统治的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区别于南宋统治的江南地区的汉族人。
实际上,汉人在这里的意思并非这么简单。
《事林广记·至元译语》:“汉儿曰札忽歹”
《元史》中世祖以下没有出现过“札忽歹”或与之发音相近的词,世祖之前也在人名中出现,如“札忽而台”“札忽带”等。但《史集》中大量出现了“札忽惕”。
《史集·成吉思汗纪》记一二一一年成吉思汗南侵金朝,称为远征契丹,哈剌契丹及女真,有“这些地区,蒙古人称为札忽惕”。在《史集》中,契丹指辽朝统治的汉族人,哈剌契丹指契丹人(来源?)。
《史集·蒙哥汗纪》记宪宗蒙哥自一二五八年与忽必烈侵宋事,称蒙哥统领的右手诸军及札忽惕诸部共六十万众。拉施德解释:“札忽惕包括契丹,唐兀,女真及肃良哈人,这些地区,蒙古人称为札忽惕。”
《史集·忽必烈汗纪》有数处出现“札忽惕”:
“命自蒙古札忽惕诸军中发八十万人随忽必烈前赴汉地,即留镇守,以征毗邻汉地之南家思。”南家思即指南宋。
“忽必烈奉命,乃以精兵万人及塔察儿那颜所统之札忽惕军十万人前进”
“忽必烈合罕进至合剌沐涟之滨,入南京城,确知脱里赤、阿蓝塔儿前来征军,蒙古札忽惕之众多赴之者。乃遣使告阿里不哥曰:汝已于蒙古札忽惕诸地征发秃鲁花及诸军,此时安谧无事,汝在各地所征发财物牲畜,可各归还原所。”此处南京指汴京。
“(阿里不哥)然后遣使至窝阔台合罕之斡耳朵阔端后王之处及赤因铁木儿处,以至蒙古,唐兀,札忽惕诸部诸州,分发札尔里黑。”
“蒙古,札忽惕诸军均镇守彼处,不离其地”
这些“札忽惕”或用于诸军,或用于诸地,诸人,与拉施德对之的解释基本一致。
《史集》中的“札忽惕”在《元史》中的相应位置,均作“汉军”或“汉地”。
陈寅恪著《元代汉人译名考》中认为《史集》中的“札忽惕”为“汉军”译语。这种对应的关系无误,但实际情况应该是,《元史》中的“汉军”“汉地”为蒙古语中的“札忽惕”的汉语译语。

邵循正有《剌失德丁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解释“札忽惕”一词:“《元史·世祖纪》爪忽都之地,即此。《元朝秘史》札忽台,札兀惕忽里,察兀惕忽里等名皆自此出。窃意此即字。字应读为札或察。”
,辽代以前未见,是辽,金,元时代契丹,女真和蒙古语中的一个专用词汇。最初在辽代契丹指北方边境俘降的各族人,到蒙古时发展为广泛的统称被征服的各族人,包括汉人,契丹,渤海,女真,高丽,唐兀等。对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蔡美彪的《军之演变》中有详细讨论。
到了元代,在汉文资料中被翻译为汉,汉地,汉儿。因此元代汉文文献中的汉有两种不同含义,一种专指汉族。一种则为蒙语的汉译,指被征服的各族人。又由于元代吸收了很多西域回回文化,回回文化和汉文化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两派,元人又创色目一词,指称西域人,成宗定四等人制中的汉人,则应为元代文献中的汉的第二种含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iaodongwu 的帖子

希望专题研究版成为一个能够自由交流的学术版块,兄台还要多多支持呀!我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谢谢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9 0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
都是以前写的一些小东西,发现这个好地方,所以就发上来了。
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点!
发表于 2008-1-6 16: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1

长见识了!!!!!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0:08 , Processed in 0.09649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