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51|回复: 0

香炉及香器(www.yqxt.ne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15: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炉、香器及其他

历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铲、香匙、香筒及香囊等香器,使用的质料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

香炉

香炉是一般最常见的焚香熏物的香器,但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已不可考。一般多认为现代的香炉最早是起源于古代煮食的青铜器,或是宗庙祭祀的祭器,汉代开始出现的博山炉则是现代香炉的始祖。

一般而言,香炉的材质多元,目前常见的有陶瓷香炉,塑性强的陶瓷土可以做出各种变化的造型,甚至能够模仿青铜器的造型与色彩,但多以圆形为主;有些甚至雕镂花纹,或者装饰莲花形底座,适用于焚香、立香、塔香、盘香、香末、卧香等各种形状的香品。使用上,一般需要现在炉底放置香灰、石英灯隔热砂,避免炉壁过热而炸裂。另外也有金银、铜,或雕刻需要一体成型,若有一处微小损伤就前功尽弃的玉石、象牙、玛瑙等制作费时的名贵香炉。明清衣裳,壁厚不惧热、造型多变的铜香炉相当流行。

香炉设计不仅与香的材料和焚香的方式有关,也会因为历代不同文化氛围使得香炉的外形有各种变化,如博山形、鼎形、三足形、火舍形(双层造型,有盖)、塔楼形等。

香炉不只是香料燃烧后的收集灰烬的功用,也因为中国文化赋予的种种意象,让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增添了更多的灵性与灵感。

香器

手炉,又称柄香炉、提炉,原本是一种在冬天放了火炭、用来暖手的小火炉,后来演变成可以捧在手上或放进衣袖里的手提小香炉,多半是铜制,附有提把或可提的细链,炉身类似现在的小怀炉。手炉炉盖一般是镂空雕刻上各种吉祥图案,炉身表面多半是直接镂空,雕饰花、格纹、蝙蝠、山水、人物等,出现过多种花纹样式,有圆形、方形、六角形、或花瓣形等形状。

香斗又被称为长柄手炉,插香处在前端,后面是一种以细长握柄提拿的小香炉,常见于修行者供佛之用。常见的形状是有长握柄,柄头常会雕饰瑞兽、如意、或莲花,另一端则为一小香炉。香斗在唐代已经很流行,此类香器通常使用颗粒状或丸状的合香香品,现代则常见可插入线香或卧香使用。

卧炉是一种方身圆盖或长条形的香炉,通常会在其中一边设置插香枝的小孔,一般采用木、铜、石料等为材料制作,使用时是横置在桌上,横向点燃线香或卧香,香气会通过上盖的花纹孔洞向上飘出,所以也被称作是“横式香炉”。现在有些卧炉做成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焚香之处,下层则作为储香之用,拿取香品很方便。使用卧香炉烧香时,除插在一边的小孔让香枝悬空燃烧之外,也可以现在盒底的香槽先垫上一层香灰,再将卧香放置在香灰上面,也可点燃。

香筒,又称为香笼。香筒形状类似卧炉,但横竖方向不同,是一种竖直熏燃线香的香器,这是与卧香的最大相异之处。一般而言,香筒多为上下圆平,上为盖、下为承座,筒神是高约二十厘米,直径约五到十厘米,长而直的圆筒,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香插,以安插线香,常见用竹、木、玉石或象牙等材料制作,与单纯放置香品、没有香插的香筒在功用上有所分别。

熏球又称为香球,相传最早出现在唐代初期的西安地区。熏球大小不一,但多呈现浑圆球形,上方设计一条细致长链,炉体整个镂空,透雕花卉枝叶,并从中央分成上下两半,而两个半球之间通常以数个柳钉结合,成为完整的一体。炉体内部中心位置装置有一个浅腹小杯,以纤细的轴承安置于炉内正中央,而精巧的力学设计,无论熏球上下或左右滚动,小杯能够一直保持平衡,杯内香品也不会倾倒,所以古人会将熏球放到被子里熏香,不需要担心香品打翻而倾倒起火,或是熄灭,所以也有人称做被中香炉。另外,熏球也曾使用在明清时期皇室庄严的出巡仪队中。而一般富贵人家的妇女乘车出游时,袖中有小熏球,还有随侍的丫鬟也会持熏球,所经之处是香烟如云,尘土皆香。

香罐是用来储存瓣香、末香或塔香等香品的小罐子,大小通常是依个人习惯选用,一般采用木制、可以密封的不透气圆罐或方罐。如果家中有数种不同香品,建议要将不同的香品分别储存筷,形状细长,成对使用,一般做成前端圆形梢细、后端方形梢粗,用来夹取燃烧中的炭火,铜制为佳。

香插,也有人称为“香托”,是设计用来插放线香、卧香或盘香,使香不会倾倒或直接接触香炉的工具,多半是一种有插孔的基座,另外也常见有Y字形、葫芦形、莲蓬形等形状,材料则有金属、玉石、陶土等。香插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数量并没有固定,因香长短不同、粗细不同而有不同的设计。

香盘专指焚烧香印的扁平承盘,又叫做香台或常香盘。香盘一般是用坚硬的木材、陶瓷或金属做成碟子状,形状有方形、圆形、菩提叶形等。香盘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盘中盛香末压成连续字形,如寿字或某些梵字,直接点火焚烧:另外,因为有些香盘上会有上可以插线香的小孔,或者也可以再香盘上放置香插,落在香盘里,此时的香盘就是作为承接线香燃烧后香灰的香器,使香灰不会四处散落,影响环境整洁。

香盒是一种放置线香、卧香等细长香盘的容器,又称香合、香函、香箱等。香盒一般是木制,但也有陶制或金属制,形状多为扁平状的圆盒或方盒,体积大小则不一定,端视用香者的习惯而选择。造型精致优雅的香盒是装香的容器,也是装饰香案、居室的物品。另外,现在也有人将一种从印度、西藏地区引进,四面镂空,做成四角或八角盒子装的直立香炉或卧香炉并称为“香盒”。在此处,我们所说的是上述的储香的香盒。

香囊,也称为佩香、佩帏或容臭,即今日所说的“香包”。小巧而精致的香囊一般多是用刺绣丝布制成囊状,使用时直接将各种香粉、干燥花等香品盛放入囊中,以随身挂佩或携带,自然散发香气。有时也会把香囊再放入玉石、金银等材质做成的镂空小盒里。香囊上端通常系有丝线或颈链,能直接挂于颈项间。依据香囊内装不同香品,香囊也就具有药用、安神、避瘟疫、助睡眠等功能。早在屈原使其就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记录,说明当时是在香囊中装满兰蕙等香草。唐末时期,香囊是贵族妇女们常用的饰物,而在明清时期佩戴装置各种香品的香囊再民间已是处处可见。清末起,中国香文化走向委靡,许多品香只是已逐渐失传,但宗教用香与佩戴香包这两种香形式,在民间仍得以延续和保存。

品香工具

香夹 夹取香品的器具,有点类似医学上夹取棉花的镊子,通常为倒形,有时会做成波浪状作为装饰,铜制为佳

香铲 一般用来拨压香灰,或在品香时在香灰中挖掘放置炭火的小洞或压平香灰之用,造型为细长柄、底部呈现圆形,铜制为佳

香匙 大小与形状如同现在常见的西式小咖啡匙,主要用来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避免香粉沾到手上之用。以铜制或檀木制最为常见。

香品的使用规范

宗教的规范多半详细规定在宗教经典的戒律中,但有时也会因地、因人而异。许多香料因为在各种宗教仪式中使用,自然会产生需要遵守、不可以违背的规范,以下简单举出常见的用香规范。

使用香品以天然的香料为主,尽量不要使用化学香,以免损害自己的健康,又无法表达虔敬的情怀。

烧香的场合,并不局限于供养诸佛的场合,举凡读经、斋戒、礼诵、讲经说法、祈请等场合,都可以先供香。然后才开始后面的活动;

香品的储放,要选择固定、干燥且清净的处所:最好选择可以密封的香盒将不同的香品分别放置,以免香品散乱或香气互相影响。

拿去香品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要让香盒敲到或掉到地上。

会与香有所接触的香盒、香炉、香匙等物件都应该时时洗拭干净,不然就可能因为上面的污秽而污染了所要使用的香,连烧香剩下的灰炭都不能随意丢弃。

在供香活动进行时,供香者要注意自己仪态是否端正庄严,站立的地点距离香炉太远或太近都不好。

香炉里香火的大小也要重视,火一定要适中,不能太过旺盛或熄灭。

在供香之前,应该先将供花、净水等供养品放置好位置:若要持诵经典,也要先将经典摆放在香案上。

不论使用线香、盘香或香末,都应该先准备好要使用的香品与香品,才开始点香。

点香时要心平气和,切勿焦躁忙乱。

供香时,先恭敬点燃香品,此时若有火焰,请用手扇熄,或是上下摇熄,不可用嘴巴吹熄。

若是到寺院上香,要进入大殿时,应该从面对正殿在右手边的门进入,并以左脚先进门为宜,注意不要踩上门槛,也不要有左顾右盼、梳理头发等动作。

供养的香枝数量要依寺院的规定,一般都以每座香炉一支或三支为宜。不需一次点上一大东供香,太浓厚的烟气反而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点香后,以左手在外、右手在内的姿势,将手举高齐眉后,虔敬上供。

在点香对佛像作损后,以左手将香插在香炉里,开始对供养的诸佛菩萨礼拜。

供香时,嘴巴应该紧闭,除在心中暗祷或轻声祈祷外,不要跟左手旁人说话、聊天。

在香品点燃期间,不可以鼻凑近闻香。

在供香完毕之后,香炉四周如果有香灰掉落,应该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不可以用口去吹香炉旁的灰烬。

如果是供上竹木香脚的线香或卧香,烧剩下的香脚应该要隔一段时间后收集成一束,用干净的容器烧化,不要任意丢弃。

一般品香时,则要注意每次品香时间不要超过三个小时,而且要时常更换香品,以免嗅觉疲劳。

云起香堂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yqx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13:03 , Processed in 0.0743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