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5439|回复: 5

[类书] 奁史一百卷【清·王初桐.清嘉庆二年伊江阿刻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1 10: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愛如生數據
【书 名】奁史100卷
【作 者】(清)王初桐辑
【版 本】清嘉庆二年伊江阿刻本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大 小】58.5M
【书 影】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9 1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奁史》是一部关于女性史的原始资料分类汇编的类书。作者从3000多种文献摘录资料,分类整理,是研究女性史的必备文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25 1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正好需要,3000多种文献,可以提供很多线索,多谢
发表于 2008-9-8 13: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奁史》书前题名的作者是「东吴王初桐于阳纂述」。 王初桐原名王丕烈,字于阳,嘉定人。王初桐原名王丕烈,字于阳,嘉定人。 生卒年不详,其字号及室名甚多,字号计有赓仲、耿仲、无言、竹所、思玄、古香堂、杏花村、羹天阁、红豆痴侬、巏堥山人、红犁翠竹山房等。生卒年不详,其字号及室名甚多,字号计有赓仲、耿仲、无言、竹所、思玄、古香堂、杏花村、羹天阁、红豆痴侬、巏堥山人、红犁翠竹山房等。 监生,乾隆中官至齐河县丞,后又历新城、淄川等知县。监生,乾隆中官至齐河县丞,后又历新城、淄川等知县。

据《奁史》前伊江阿的序言:「……山人工诗,工古文,工长短句。当代名人论之详矣,予尝见群书经眼,录经史子集,浩若烟海,为种一万二千,为卷二十万,山人之涉猎可为广矣。而撷二十万卷之精华为等身之事业,杂着十七部,识大识小,靡不卓然可观。奁史其一也,山人纂述可谓勤矣。」可知其生平著述甚多。据《奁史》前伊江阿的序言:「……山人工诗,工古文,工长短句。当代名人论之详矣,予尝见群书经眼,录经史子集,浩若烟海,为种一万二千,为卷二十万,山人之涉猎可为广矣。而撷二十万卷之精华为等身之事业,杂着十七部,识大识小,靡不卓然可观。奁史其一也,山人纂述可谓勤矣。」可知其生平著述甚多。 据《丛书大辞典》及《中国丛书广录》所记载,有《鲁齐韩诗谱》、《夏小正正讹》、《开化礼正讹》、《资治通鉴考证》、《续资治通鉴长编考证》、《水经注补正》、《海右集》、《济南竹枝词》、《杯湖欸乃》、《杏花村琴趣》、《倚声权舆录》、《奁史》、《猫乘》、《蝶谱》等书。据《丛书大辞典》及《中国丛书广录》所记载,有《鲁齐韩诗谱》、《夏小正正讹》、《开化礼正讹》、《资治通鉴考证》、《续资治通鉴长编考证》、《水经注补正》、《海右集》、《济南竹枝词》、《杯湖欸乃》、《杏花村琴趣》、《倚声权舆录》、《奁史》、《猫乘》、《蝶谱》等书。 后被编为《古香堂六种》、《巏堥山人杂着》、《古香堂丛书》。后被编为《古香堂六种》、《巏堥山人杂着》、《古香堂丛书》。

《奁史》在国外被翻译为《中国历代女人通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者的案头经典。

1797年清嘉定王初桐刊《奁史》100卷、拾遗1卷,王初桐辑。明闵子京、凌骏甫所编的《湘烟录》中有《奁史》2卷,系从各典籍中辑录有关香奁的故实而成。(《湘烟录》·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闵元京凌义渠同编。元京字子京,乌程人。义渠之舅也。未详其所终。义渠字骏甫,此书亦题为乌程人,而太学题名碑作归安人,盖二县同为湖州倚郭也。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崇祯甲申殉国难,世祖章皇帝赐谥忠介。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人自足不朽,而其书乃不出明末山人之习。所分咫闻、清检、兰讯、鼎书、奁史、谈啁、金荃补、革志、詺目、偏记十门,标名诡异,大致欲仿段成式《酉阳杂俎》。其杂采新事,各注所出之书则欲仿冯贽《云仙杂记》,意在标举幽异,而不免於剽窃类书,如杜甫旧雨今雨之语见於本集,原非僻书,而注曰《六帖》,不知白居易《六帖》无唐事,有唐事者乃宋孔传《续六帖》,是既已疏漏,且复舛误。又卷首参订姓名列董斯张为第二,而书中多引《广博物志》,即斯张所纂《类书》,既非其所自撰,何不出斯张所著书名乎?捃拾无根,斯亦显证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9 2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太需要了,真的感谢!
发表于 2010-4-1 1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奁史摘要
《奁史》,专门记述女子事迹,其中卷七十二之“梳妆门二”,有“沐”及“沐具”一项,主要说女子如何洗头发。

“灵帝宫人以茵樨香煮汤沐发”(《拾遗记》),茵樨香,是古代出产于西域的一种香,煮汤以洗发,一定光亮而香烈。

“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家塾事亲》)。

“六月六日,妇女以是日沐发则不腻不垢”(《野获编》)。

“妇人发有时为膏泽所粘,必沐乃解者谓之脂”(《表异录》)。

“江南妇女采兰叶置发中,令头不脂”(《经验方》)。

“妇女头发垢脂,鸡子白涂之,少顷洗去”(《濒湖集效方》)。

“宫中有娠,赐镀金盆一面,大银盆一面,杂用盆五个”(《武林旧事》)。

“虞樱桃有暖金盆,注汤于中,经宿不冷”(《琐窗纤志》)。

“同昌公主有纹布巾,即手巾也。洁白如雪,光软特异,拂水不濡,用之弥年,未尝生垢腻”(《杜阳杂编》)。



另,《奁史》卷七十二之“梳妆门三”,记述“妆”及“妆具”。

“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三日桃花末洗面及遍身,二三日肌白如玉。此太平公主法”(《韦氏月录》)。这种白肤之法倒是独特,只是不知应验否。

“川画十眉图序:‘蛾眉、翠黛、卧蚕、捧心、偃月、复月、筋点、柳叶、远山、八字。’是为十眉”(《东坡诗注》);“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曰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曰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曰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曰横烟眉;十曰倒晕眉”(《海录碎事》)。光沐后梳妆时眉毛的名堂就如是繁多,可见中国古代闺中女子之闲情。再看嘴唇妆名堂:“喜昭时,妇女竞事妆唇,其点注之工,名字差繁。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样子”(《清异录》)。

在大倡时髦梳妆的今天,面对如此众多名目的古代眉饰和唇饰,也当甘拜下风吧。



《奁史》卷七十四之“脂粉门”,记述“脂粉”,其中多涉各地沐浴便方者。

“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注为沟,水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脂然,谓为‘石泽’。妇女取以涂发,一日之沐辄光鉴十余日”(《玉台清照》)。

“膏,取以膏面。沐,盖沈也。米汁可以沐发”(《两抄摘腴》)。沈,即汁液。

“新州妇人缜发如云,每沐,以灰投水中,就而沐之。以彘膏涂其发,五六月时或髡取发鬻于市。既髡,即复以彘膏涂之,至来年五六月又可鬻矣”(《南荒录》)。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一代;缜发,即头发浓密乌黑;彘膏,即猪油;髡发,即剃发;鬻,即卖。

“洋葱叶中有膏,妇人涂掌中以泽发代油”;“粤中有香胶,淡黄色,以三匙浸热水半瓯,用抿妇人发,香而鲜脂,膏泽中之逸品叶”(《岭南杂记》)。

“粤中妇女以素馨花蒸油,取液为面脂头泽,谓能长发润肌”(《粤东笔记》)。

“日南有香蜡,是树上膏,可润妇人鬓发,或云即苏合油也”(《筠廊偶笔》)。

“芭蕉油梳头止女人发落,令长而黑”(《日华诸家本草》)。

“脂麻油搽妇人头发,黑光不臭,不生虮虱”(《家塾事亲》)。

  

“台湾女子涂发及面、臂,皆以鹿油”(《居易录》)。

“油手盐洗可代肥皂“(《物类相感志》)。

“蔷薇露出大食国,洒衣轻岁,其香不歇。五代时曾以入贡,今人多取蔷薇花浸水以代露,或采茉莉为之,用以调粉,为妇人容饰。试法以琉璃瓶盛之,翻摇数四,其泡周上下者为真” (《群芳谱》)。

“涂迷露出大西洋国者,花如牡丹,零露凝结花上,芬芳袭人,夷女以泽体、腻发,香味经月不灭”(《东西洋考》)。

“茉莉花,女人蒸取其液以代蔷薇水”(《本草纲目》)。

“梧桐皮渍汁可涂发,妇女采之”(《绀寒亭集》)。

“玉女沙细润可以澡濯,隋代后宫用之”(《寰宇记》)。

“占城妇女得大西洋涂迷露,以香蜡调之,膏发。客至,则以发拂杯盘之属以为敬”(《海槎馀录》)。



另,《奁史》卷七十六之“宫室门”,记述“宫室”中一些鲜为常人知的事物。

“卓文君闺中庭内有井,文君手汲则甘香,用以沐浴则滑泽鲜好。他人汲之,与常井等,沐浴亦不少异。至今尚存,即文君井也”(《采兰杂志》)。井水总是是一样的,之所以洗浴效果有异,终归还是人本身肌肤质地的差别。

“广教寺井,相传二乔梳妆之所。至今水胭脂色,土人号胭脂井”(《皇华纪闻》),水质越千年竟不变,此说不免无稽。美人浴香汤,盖为造化神奇。

“王昭君,秭归人也。有香溪,即昭君浴处”(《郡国志》)。昭君香水今安在?徒惹今人寻梦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6-9 05:39 , Processed in 0.08186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