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029|回复: 4

故宫也有伪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7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人以为故宫里面,应当没有伪器,其实,伪器多着呢!

  清乾隆时代,可能伪器比较少,因为他是爱古董的,多少也懂得些文物的真伪。故宫博物院在外双溪库房里存着一个奏折,是一位大臣进呈米芾书法的,折中大意是,他本来不懂古物,因为追随乾隆皇帝多年,也对古物有了兴趣。这次承皇帝派他做个外任官,心里感激,找到10幅米芾的字帖,进呈给皇帝,以报圣恩。我看到这个折子,也看到乾隆朱笔御批是是假的,不要

  米芾的字,找一幅已是很难,这位先生一下子找到10幅,怎能不假?碰钉子是一定的。那时的大臣,为了皇帝万寿,都需进呈礼物,无不小心翼翼,找好的师爷来替他们找真的古物,怕碰钉子。那时大臣们进送的礼物,伪品比较少。

  到了嘉庆以后,他自己不懂古物,也不喜欢古物,假的就源源而来了。

  故宫博物院在北平的院里,用着一名太监,是留着他,可以打听宫中琐事的。他名叫陈子田,是侍候慈禧太后的太监,他告诉我:在慈禧时,大臣们在慈禧寿诞之日,都要进贡,那时有个行市,你买这件礼物,如果所用价钱是二百两,那么,你就再备二百两给太监,东西的真假、好坏,你就都不用管了,一切没有问题。

  照这样,伪物怎能不充斥宫中?我们在永寿宫见到几只大木箱,里面充满了古代字画,打开一看,一件件都是黑糊糊的一片,款识都是唐宋名画家,如吴道子、张僧繇、范宽、李唐……等人的题款,这些假画,可能都是这样来的。

  大臣们的蒙蔽,不只这一端。清朝有个收藏家高士奇,康熙在南巡时,赏识他的才干,把他带回朝中,渐渐地位至列卿。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常常拿了名画充贡。可是你若是看到他自己写的《江村书画目》,你就知道了,他把自己的画,分为九类:其中有所谓永存珍秘的,是真品而值昂的,自己保存,绝不示人;有所谓的,是用以进呈的;有所谓的,是用来作馈送之用,都注明是赝迹且值极廉的。高士奇深得康熙知遇,还以赝迹进呈,宫中怎能没有伪画呢?

  太监们偷盗库中真品,用一件伪品去抵数的,更是所见多有,我们谈过的大明康熙年制款的瓷器,若不是有人偷了真品,拿这件瓷器去抵数,怎会有这样大的错误?抵换进去的,都是伪器,这也是宫中伪器来源之一。

  有些器物,虽有些问题,我们不能把它视为伪品,如:从前人制品,有些令人莫名其妙的事,我经手提取朝珠有许多挂,你仔细看时,有时一挂朝珠,完全用真品,例如东珠的朝珠,一百零八粒珠子,都用养珠,四个佛头,一个佛头塔,都用青金石,大小坠脚都用红宝石,记捻用珊瑚,背云用蓝宝石,惟有那四个坠角上部的夹间小珠用玻璃珠,玻璃珠不是真珠,是伪器,可是做朝珠的人都是这样做,如果你为了这四颗伪珠而把全器视为伪器,似乎不公平。

  在乾清宫点查到石鼓形物9件,当时点查的人把它们登记为青金石石鼓9件,实际上是用普通的石,制成之后,再染上一层蓝色。说它是青金石,是点查时的错误登记,我们不能根据这错误的登记而认定它是伪青金石。只能说是点查时的错误,而予以更正,不能把这些器视为伪器。

[ 本帖最后由 东施 于 2007-7-27 20:07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3 14: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北故宫前副院长庄严在「山堂清话」里指出,故宫的收藏「真真假假好好坏坏,什么都有。」,他认为「真的未必好,伪的也未必坏」。
发表于 2007-10-31 07: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假字存与人的心中,你觉的假就是假你觉的真就是真,真假都是历史
发表于 2007-11-5 15: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要時間久了,假的也會被人說真的
发表于 2008-1-5 14: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权威在,不得不逼人指鹿为马,认雌为雄。小猪崽我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16:29 , Processed in 0.08731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