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798|回复: 0

观音信仰盛行的原因及影响(常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2 08: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他是中国佛教最具影响力的菩萨,以其修观音法门而悟道,证观音法门得大自在,观世间音寻声救苦,因而名为观世音菩萨。
 据《大悲咒经》说,观世音菩萨无量劫以前即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他为了更方便地度化众生,示现为菩萨。
 据学者们考证,观世音菩萨最初的原形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一对孪生小马驹,它神经广大,能使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象征着慈悲与善,被尊奉为双马童神。佛教创立后,尤其是大乘佛教兴起后,神马驹逐渐成为一位慈眉善目的菩萨,称为马头观世音(密宗至今仍供奉马头观音,又叫马头明王),以后进一步答格化,塑造为一位威猛伟丈夫相。随着佛教的传入,我国老百姓把他当作救苦救难的男性神予以顶礼膜拜,由于民间各种关于观音灵感事迹的传说与中国传统的女神信仰相结合,南北朝以后,观世音菩萨逐渐被塑造为唯一以女性形象出现的菩萨。
 有趣的是,在南传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等以及在近代的印度,观音者极少且多为华人,而在北传佛教国家中,尤其在我国,观音信仰却长盛不衰,历史上甚至达到家家供观音,人人念观音的程度。至今老百姓供奉最多的偶像依然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诞辰、成道、出家的日子(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依然是各地佛教香火最盛的日子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观音信仰在我国如此深入人心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 一
  观音形象崇高伟大,一经中国化、艺术化,深孚民心,实为观音信仰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首先从其内在品性来说,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寻声救苦著称。这正是大乘佛教入世度生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与中化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结合,极易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它是一种内在道德美;其次从其外在的表象来看,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形象最为特殊、最为丰富多采的菩萨,何以见其特殊?且不说从婆罗门教的双马童神到密宗的马头明王,单说从佛教传入我国之初的伟丈夫形象到南北朝以后形成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创造。这种创造绝非偶然,我想一是缘于民间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经常化身妇女广度众生;二是缘于与中国传统的女神信仰相结合,用以弥补佛像中缺少女性形象的不足;三是缘于与人类伟大爱相结合;以充分地体现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增加其感召力;四是缘于与度化现实中超过教徒半数的需要相结合,并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倍受歧视、苦难深重的境况予以同情;五是缘于世术家对中华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实现艺术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其次可以见其丰富多彩?一是根据佛经对观世音菩萨神通妙用的介绍,如说他有千手千眼,能以三十二种应身方便度生等等;二是依据佛经的介绍和民间的传说,历代大量的雕塑、绘画对观世菩萨的形象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如各大石窟及佛寺之中可见到圣观音、自在观音、十一面观音、四十八臂观音、千手观音、海岛观音、杨枝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等等形象多达几十种上百种。它们较好地表现了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大悲愿行,同时在艺术上充分展示了大菩萨的妙相庄严。

 唯心唯心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崇尚仁义,爱好和平,习惯于实用理性思维。老百姓信教除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外,更多的是追求神通感应、现世的消灾免难、福寿康宁。而观世音菩萨形象内在的道德美与外在的艺术美相结合,符合顺应了民心民情,感召力强,因而使观音信仰在广大群众中自发地发展起来。
 二
  观音理论完备、殊胜,一经广泛宣传,家喻户晓,应是观音信仰长励不衰的重要原因。在数千卷汉文大藏经中,介绍或提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本生故事、修持方法、大悲愿行、神通感应事迹的经典甚多,例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华严经》(善财童子参礼观世菩萨)、《般若经》(心经等)、《楞严经》(卷六:观音耳根圆通)、《维摩诘经》、《大宝积经》、《成具光明宝意经》、《悲华经》、《地藏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多是在历史上十分重要、流行广泛的经典,至于密教中涉及观世音菩萨的经典更多,例如,《大日经》、《理趣经》、《不空绢索神变真字经》、《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办尼集经》、《一切功德庄业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萨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利经》、《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之昧大教王经》、《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大悲咒经》等。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在民间特别流行,极有灵验。上述经黄的译传,使观音信仰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备。由此也可见,观世音菩萨是显密两教同等重视且特别尊仰的一位大菩萨。与此同时民间还出现了一些伪经,如《高王观音经》、《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三昧经》、《观世间咏托生经》等,它们在世间也有一定的影响。
 正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宏深,感应广大,故从历代以来有关佛教的史传之中,言及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灵感事迹的,可谓俯拾即是:例如法苑珠林、比丘尼传、名僧传抄、历代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弘明集、观言义疏、法华义硫、辩证论、弘赞法华传、法华经传记、三宝感通要略录、往生集、佛祖统纪、五朝小说、旧小说、太平御览、金石续篇等等。随着观间信仰的深入,便有人发心将各种观音的灵感事迹汇编成书,初有谢敦、陆澄合撰的《观音灵验记》,随后有陆杲撰《续观音为验传》、王琰撰《冥详记》、宋代刘义庆的《宣验义记》、清代周克复的《观音经持验记》、弘赞的《观音慈林集》等。此外,一些法师和民间文人出于宣传需要,将一些观音经典及灵感故事整理改编为变文、宝卷、小说等形式,丰富了祖国的文学宝库。著名的《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传奇小说描述古代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在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位文附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已舍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这一传话,将观音完全中国化了,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近代甚至将此书改编为多部话剧和电影。
 正由于观音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备,有关观世音菩萨的文学、艺术形式及内容的丰富多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观音信仰的发展。
 三
  观音道场的建立,观音法会的定期举行,成为了观音信仰长盛不衰的增上缘。
 据《华严经》介绍,古印度南方海边有座山,名普陀洛迦,极其庄严美妙,为观世音菩萨驻锡之处,即所谓观音道场。若从广义说,观世音菩萨随缘示现,无处不是其道场。从狭义来说,有观音殿或观音像的地方都可称为观音道场都会有感即应。随着禅宗的兴起,朝山风气的形成,人们希望在中国有一个专门的观音道场,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欲泛回国,不想行至消失江舟山群岛便屡为风浪所阻,于是慧锷便将观音像就地安置在普陀山,建不肯去观音院供奉。由此人们便认为观音显录,进山朝礼者络绎不绝,于是逐渐形成为中国的观音道场,千余年来,去普陀山朝拜南海观音成为了观音信仰者一生中的一桩大事,每年普陀山都要来大量朝山者,例如1994年达100多万。尤其是观音菩萨香会(或称庙会,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期间更是香火旺盛。达大大繁荣了观音文化,促使观音信仰进一步的中国化。至于遍布各地的观音寺、观音洞或观音殿,各地信教群众也常在一年一度的观音诞辰、成道、出家的纪念日以它们为中心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这些都大大促进了观音信仰的深入发展。
 观音信仰在我国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上述介绍可看到一些端倪,下面拟就其正反方面的影响概述如下:
 1、观音形象的中国化、艺术化,使她成为了中印文化结合的典范,成为佛教慈悲精神与儒家仁义之教相结合的象征。因而观音信仰的发展对于化导、抚慰人心、稳定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 2、观音信仰的发展,拓展、丰富了我国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意境、内容和成就。例如著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中观音的影响随处可见。又如雕塑和绘画艺术,我国的观音像作品不仅数量、种类异常丰富,而且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以至我国艺术家可以自豪地说:西方有维纳斯,东方有观世音。
 3、观音信增进了中华民族与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邻国以及与各少数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文化传播和友好交往。在中国历史上,观音像常被作为友好的使者和尊贵的礼品穿梭于各国、各民族之间,产生了良好影响。
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历史上观音信仰的过度发展,给社会正常的政治、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冲击,各地大量兴建观音殿堂及观音雕塑等,往往失控,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代表观音信仰进行骗钱敛财,甚至搞封建迷信乃至烯指、跳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实有违观世音菩萨入世度生,寻声救苦的慈心悲愿,有违古圣先贤弘扬观音文化之初衷。因此我们在继承观音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或克服其负面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16:09 , Processed in 0.0581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