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783|回复: 23

[子部] 天工开物十八卷【明·宋应星.明崇祯刻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5 20: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愛如生數據


【书  名】天工开物(十八卷)
【作  者】[明]宋应星
【版  本】明崇祯刻本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大  小】8.68MB
【书  影】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11-12 08: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是极其珍贵的古籍图书图书,对于研究明代历史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于 2007-11-28 14: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刻本的的啊,好书好书
发表于 2008-1-9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工开物》三卷,明宋应星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两种版本:一是明崇祯十年自刻本,国家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有藏;一是明书林杨素卿刻本,国家图书馆所藏。此二本皆为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此书系宋应星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而成,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刊刻出版。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天工开物》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异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匹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共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未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佰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时 祟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目录
上篇: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杀青:造纸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
麹蘖: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

[ 本帖最后由 jasont 于 2008-1-9 12: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1-9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 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较早地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还在明代末年,就有人刻了第二版,准备刊行。

        大约17世纪末年,它就传到了日本,日本学术界对它的引用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1771年就出版了一个汉籍和刻本,之后又刻印了多种版本。

        19世纪30年代,有人把它摘译成了法文之后,不同文版的摘译本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对欧洲的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如1837年时,法国汉学家儒莲把《授时通考》的“蚕桑篇”,《天工开物?乃服》的蚕桑部分译成了法文,并以《蚕桑辑要》的书名刊载出去,马上就轰动了整个欧洲,当年就译成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分别在都灵、斯图加特和杜宾根出版,第二年又转译成了英文和俄文。当时欧洲的蚕桑技术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因防治疾病的经验不足等而引起了生丝之大量减产。《天工开物》和《授时通考》则为之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亦阅读了儒莲的译著,并称之为权威性著作。他还把中国养蚕技术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人工选择、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例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止,《天工开物》一书在全世界发行了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其中,国内(包括大陆和台湾)发行11版,印刷17次;日本发行了4版,印刷20次;欧美发行1版,印刷1次。这些国外的版本包括两个汉籍和刻本,两个日文全译本,以及两个英文本。

        而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等的摘译本尚未统计入内。《天工开物》一书在一些地方长时期畅销不滞,这在古代科技著作中并不是经常看到的。

       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在国内却由于满清的文字狱而长期失传。在192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后来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初刻本。

       民国初年,有一个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说冶炼铜矿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于是到北京的各个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

       也就是说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这本书已经彻底从中国消失,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本都没有,后来他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的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可见明朝民间印刷工业的发达)。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这本书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


——转引自百度百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2-23 15: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的图为什么没有上面的清晰?
网上看过很多电子版,包括有图的,没有这么原汁原味的。
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09-2-23 15: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啊,找了好久的东东!
发表于 2009-2-24 09: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想
发表于 2009-4-8 07: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具版本价值
发表于 2009-4-8 2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刻本啊,这个还真没见过,以前都是直接下电子文本的,现在倒对古文刻本很有兴趣
发表于 2009-4-25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工开物最有意思的是里面插图,融会贯通,很好的科技图书
发表于 2009-5-4 14: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版书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5-4 14: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版书影。对比后可看出此版经过墨迹处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10-9 13: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一定要支持!
发表于 2009-10-13 15: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十年本是《天工开物》最早的版本了,中华书局影印过。楼上的重新装裱过,不知受否原书,惜清晰度不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13:56 , Processed in 0.10031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