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92|回复: 1

品读红色文学之杨沫《青春之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色文学,是指在《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
    杨沫的《青春之歌》属于红色文学范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它以女青年林道静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人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改造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过程。
   《青春之歌》以林道静的成长和行踪为主线,展开的全文的故事情节:
与封建家庭决裂,追求个人解放
    林道静虽出生于地主家庭,但是她的母亲确是出自农民家庭出身的秀妮,由于被父亲林伯唐强暴所生。她从小便被后母百般虐待。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遇,使她养成了倔强、反抗、同情劳动人民的品质,但因为成长在地主家庭,周围环境耳濡目染使她染上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习性--追求浪漫,不切实际的幻想......小说这样交代,并不只是交代她的家庭背景,同时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暗示了主人公林道静的这种双重性格,使在走向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     林道静在养母把她作为“摇钱树”的条件下,接受了知识的教育,然而高中毕业后,养母逼她嫁给胡梦安作姨太太,为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身解放和改变现存秩序,她选择了离家出走。
    林道静踏上了个人抗争的道路,自此她迈出了走向社会、接近革命的第一步。
为争取民族解放,与小家庭决裂
为了反抗命运,在朋友的帮助下,道静愤然的逃出北平的家,来到了北戴河投奔表兄表嫂 ,“她望着海,那么惊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欢喜的激动,呵呵,她连着呵呵了两声,脚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动弹了”(此时的林道静依旧天真浪漫,对未来的道路充满美好的幻想,但当她到达表兄的学校,才知道表兄夫妇已经辞职,离开了北戴河,投亲不遇使道静受到了打击,之后又一次被校长余敬唐欺骗,孤苦无依、前途渺茫的现状泯灭的道静看见大海时的欢欣。林道静的这段个人反抗的经历,不仅真实再现了30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的痛苦处境,而且也形象地说明了,个人反抗是软弱无力的。只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团结起来,才能改变当时社会的这种黑暗的现状。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懦弱的道静选择的自杀。跳下大海的一刹那,那个“黑黑瘦瘦的、瞪着晶亮亮的小眼睛”的北大国文系学生余永泽救了她。“对余永泽除了有着感恩、知己的激情,还加上了志同道合的钦佩。短短的一天时间,她简直把他看作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了”(自此余永泽的言谈举止打动了林道静,他们一起谈论文学、一起朗诵诗歌,这一切使道静暂时忘了一切危难和痛苦。在余永泽的帮助下,她留在了杨庄当小学教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她的思想自发的发生着缓慢、不显著的变化。她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宣传“九一八”的惨痛消息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丑陋罪恶,以及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也因此遭到了嘲讽而辞职。道静选择了回到北平,继而在余永泽的劝说下,和余永泽开始了同居的生活。余永泽的温存和体贴,使道静感到了幸福和满足。
这时的林道静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上都是幼稚的,对生活怀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身命运的不确定,余永泽在这种关键的时间出现,致使林道静对余永泽产生了依赖,她对余永泽的爱可以说是盲目的,是完全凭着一时的好感沉迷在了余永泽“温柔的陷阱”。但她也渐渐的发现了余永泽的自私和无情,发现了他小资产阶级的享乐思想,在余永泽的“堕落”下,林道静对于余永泽的美梦开始破裂。
在白莉苹的小屋里她结识了一群热血青年,他们爱国,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林道静,在这里她再一次见到了那个熟识国事、侃侃而谈的卢嘉川。在和卢嘉川近似朋友的交谈中,她初识了马克思主义、初步了解并且想更进一步的迈向共产主义,融入无产阶级,像卢嘉川、许宁等热情青年那样,为了民族解放进行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在卢嘉川的引导下,林道静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在余永泽的强烈反对阻碍下,依然和北大学生上街,参加纪念“三一八”的游行。
此时的道静就好比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所说的那样“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不顾余永泽的反对和阻挠,毅然决然的向着共产主义前行。
戴愉遭到反动派的逮捕,随后叛党,致使组织遭到破坏,卢嘉川为躲避敌人的搜捕来到了道静的住处,当道静替卢嘉川送信的时候,余永泽由于自私和嫉恨的心理赶走了卢嘉川,致使卢嘉川被捕。
    林道静明白了政治上存在分歧,坚持的信仰不同,追求的生活不同,不是一条道路上的伴侣,是无法“白头偕老”的,光靠着曾经的感情维系,是自我欺骗的行为,于是她决定和余永泽分手,结束了自己这场“娜拉式”的婚姻,摆脱婚姻的束缚,开始自己追求革命的道路。
在这一时期,林道静的人生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男人:余永泽和卢嘉川。两个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在林道静的革命道路上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
余永泽是作为“骑士英雄”的形象出现的。这个人物开始给了我们一个正直善良,学识渊博的印象,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发现了他自私自利,反对革命,追求安逸生活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退缩,然而余永泽不支持革命,而且还阻碍道静进行革命,他是道静走向革命,追求共产主义道路上的绊脚石。当林道静以及一群爱国青年在街上为了争取我们民族权利、保卫祖国的时候,他却在图书馆研究古文。面对这样堕落的余永泽,道静的离开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中国人都像他这样,那么中国是必然会灭亡的。
而卢嘉川则是作为“精神英雄”出现的。在卢嘉川面前,林道静就好比单纯无知的小姑娘,林道静把卢嘉川当作自己的“精神拯救者”在卢嘉川的映照下,余永泽作为知识分子的庸俗、不洁、卑微更加的凸显出来。在卢嘉川的启示下,林道静的精神世界呈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此后她散发传单、被捕入狱、经受考验、下乡参加斗争、参加学生运动的行为,都与卢嘉川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三、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旧我”决裂
由于组织遭到破坏,林道静与革命的同志失去联系,于是开始独立作战:她把卢嘉川留下的宣传单趁着黑夜,粘贴在大街小巷,匿名把宣传单邮寄到各个大学。鼓舞着广大的青年,宣扬着共产主义。此时的道静是热情有余,冷静不足,缺乏斗争经验。当戴愉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时,仅凭一声“同志”的称呼,便对戴愉放松警惕,说出了全部秘密,致使自己惨遭逮捕。在朋友王晓燕和李槐英的帮助下,终于脱险。逃到乡下,继续着革命。
在定县与江华首次合作,江华--她人生中第三个对她影响深远的男人,是继卢嘉川之后林道静又一个革命导师,他给林道静讲了许多革命道理,教导他如何了解农民的疾苦,如何深入到农民当中去,如何组织农民站起来与地主阶级斗争。江华的出现是弥补上了,卢嘉川牺牲的空缺。作品中由于卢嘉川的牺牲,才有了之后林道静与江华的爱情的产生。
林道静在江华和“姑母”帮助下,混入到地主宋郁彬的家中当家庭教师,开始地下工作。仔细努力的去完成党组织交代的任务。积极配合外面的同志进行农民抢粮运动,最后由于身份暴露,逃亡回北平。
不久再次被捕,“她挺着,挺着,挺着。杠子,一壶、两壶的辣椒水...她的嘴唇都咬得出血了,昏过去又醒过来了,但他仍然不声不响。最后一条红红的火箸真的向她的大腿吱的一下烫来时,她才大叫一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④无论反动派如何威逼利诱,道静仍无动于衷,不妥协、不屈服、不叛党,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着。
在狱中结识了郑瑾(林红),林红的革命精神给了林道静以巨大的鼓舞,不放弃生的希望,在狱中也不忘了革命的工作,参加了狱中的绝食斗争。日寇占领北平前夕,在同志和王鸿宾教授的帮助下,林道静重获自由,并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林道静的革命斗争意识大大增强。党组织派她到北大做学生工作,在北大她受到戴愉的挑拨,忍受着朋友的冷漠,遭到特务王忠的毒打但她毫不屈服,仍坚持斗争,她一个班一个班的发动学生,组织北大学生成立学生自治会,鼓励学生参加“一二九”游行,带领学生参加“反对出卖华北的冀察政委会的成立”的游行。党的力量,人民的队伍迅速扩大了。
她可以独立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仅精神上不断进步,革命意识渐趋成熟,而且工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青春之歌》这部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林道静的成长,也可以看出抗战时期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的过程。文中虽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来正面描写日军对中国的侵略,但我们却可以在林道静等革命者的革命过程中,感受到当时中国局势的危急,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地步。
作品中不仅刻画了林道静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最终走向革命的典型形象,还着重刻画了余永泽、卢嘉川以及江华的形象。余永泽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代表,卢嘉川和江华都是至高至尚的革命英雄、共产主义者。可以说,《青春之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革命的历程与爱情的发展是纠缠在一起的。展现了一种“反抗-追求-考验-命名”的叙述的基本范性。
    在《青春之歌》中,作者注重突出了几对对比:一、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对比(当地主阶级的太太小姐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时,农民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例如:北戴河的沙滩上的太太小姐们悠闲晒着日光浴,就连地主家的狗都喝着奶,而沙滩另一边的农民妇女有病没有钱医治,孩子饿的一直哭,最后落得母子俩葬身大海;再比如宋郁彬的地主家里衣食无忧,却还要欺负农民,强抢农民土地,逼的爷孙三人忍饥挨饿,这是多么强烈的讽刺啊。)二、是拥护革命的爱国者与反动派的对比(卢嘉川坚持革命,为了民族存亡不懈奋斗,哪怕在最后关头也不屈服不放弃革命,而余永泽却为了一己私利,为了个人的安乐生活反对革命,甚至阻碍林道静参加革命;)三、是坚信共产主义者与叛党者的对比(林道静一届女流,都可以在敌人的残酷刑罚下坚持自我,永不叛党,而戴愉最为一名资深的老党员,却在敌人的利诱下卑躬屈膝,苟延残喘,不惜做出背叛党组织的事情)四、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比(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犯和压迫,共产党奋起反击,打击日寇,联系群众,共同抗敌,而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和日军一致对内,消灭共产党,成为日寇的走狗)。
由此可见,作者在《青春之歌》中赞扬了林道静这样的追求上进的青年,像卢嘉川、江华那样的机智勇敢的革命战士,批判了国民党旗下的那些走狗、汉奸。
    借林道静这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形象,说明了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前途,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发表于 2015-4-7 20: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杨沫的脾气性格在激进的左翼女作家里也算另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0:15 , Processed in 0.07277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