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552|回复: 1

登州府志點注 卷三 山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5: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之三 山川
蓬萊縣
三山 在城內。一為鳳皇山,在萬壽宮下;一為麒麟山,在城東北隅;一為秋碧山,在城東南隅;雖人煙櫛比,而望之隱然可辨(注1) 丹崖山 在城北二里,古名蓬萊島。水城環之。山巔有蓬萊閣。山後絕壁千仞,俯臨大海。有半仙、獅子等十三洞,秀麗奇絕。獅子洞最幽邃,以巨石伏洞門,狀若獅子,故名。內有石像五座,一名仙人洞。天將雨,則洞中出雲。洞後一徑深黑,有人秉炬入數里,卒莫能窮。又有泉水出崖下,去海數十武,味甘而冽,名冷然泉。 紫荊山 在城西北半里。山多產荊,本名荊山。道光二十四年建礟臺於上。 田橫寨山 在城西北三里,與丹崖相接。西北二面石壁高峻,半浸海中。漢韓信破齊,田橫與其徒五百人東走,曾築寨於此。而田橫島實在即墨,蓋奔竄非一處也。(注2)萬歷二十一年,浙兵戍登州,立有城垣、廨宇,今廢。 壇山 在城西二里。又西一峯,名黑烽臺。 西山 在城西五里西王莊東。又南二里有登高山。 臙脂岡在城西南半里石牛濠上。土石皆紫赤,故名。岡上舊為孔道,有隘,(注3曰陽關。其東麓半入城內,上建壓山樓,久廢。 赤山 在城西南七里。 樹山 在城西南七里。 石門山 在城西南十里。山口甃石(注4)為驛路,故名。又城東南十八里亦有石門山,俗呼東石門。《齊乘》云:之罘水東北流合石門水入海,即此山也。 黑石山 在城西南十里。俗名西大山。 望海嶺 在城西南十五里。西來者駐足一望,海天萬里,畢見(注5)於前。 牛山 在城西南十七里。峯埠頂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影口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其巔有營壘故址。山東北林院村有石自平地突出,大盈畝,相傳為落星所化。 南埠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北溝村南。東麓有溝,名人字溝。西崖有洞,俗呼獅婆洞。密神山 在城南七里。一名文峯,俗呼南頂,為邑鎮(注6。山東麓有貴溪,密水所出,又名密水。山東北側起一峯,名奎山。 馬鞍山 在城南十五里。一名馬兒山。其北又有大脈山、蓮山。 平山 在城南二十里。其上周圍八里,若平地然。 猴山 在城南二十里。 巨山 在城南五十里。一名玉皇頂。 花山 在城南五十里。形如花萼,有泉,隆冬不凝,夏月有蓮花,名花山泉。 崮山 在城南九十里。南北兩峯,高插雲表注7,諺云:“南崮北崮,去天一步。”而山巔皆平坦。北崮上有遺壘,石臼磑數百,注8尚存。東有梯子口,南有插旗頂;又有泉,名飲馬灣。咸豐十一年鄉民避難其上,見石壁鐫明昌六年字,蓋金時屯兵處也。 臥龍岡 在城東南三里。西麓有泉,冬夏不竭,名臥龍泉。 芝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 羽山 在城東南三十里。《書》:“殛鯀於羽山。”孔安國注:山在東齊海中。蔡沈傳以為徐州羽山。《地記》云:羽山,舊在朐山縣西北,今屬沂州。東南百二十里殛鯀山也。前有羽潭,鯀化黃能入羽淵,即此。《齊乘》云:“登州羽山,之罘水所出。”《寰宇記》謂為殛鯀之山,非也。東海既有羽山、鯀廟矣,此偶同名耳。今山上有廢城,相傳魏將田預所築。俗猶以鯀城呼之。注9 虎山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其西為月牙山。又城南七十里亦有虎山。 龍山 在城東南四十里。上有龍池、龍岡,舊置鐵場於此,久廢。 馬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古名馬嶺山。其南有北齊牟平城故址注10 金果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古名金山。《隋書》:牟平縣有牟山、龍山、金山、九目山是也。注11明季開礦於此。 牛頭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 邱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古名虞邱山。後以邱處機曾居於此,一名隱邱山。注12 漏天巖 在城東三十里海邊。飛巖下覆石孔萬餘,四時水滴如漏,故名。俗稱(名)銅井山。 望豬 在城東四十里。 巨峯山 在城東七十里,古名“巨風”,金時設鹽場於此。 朱高山 在城東八十里。北臨海,產滑石。 九目山 在城東九十里,《齊記》云:山有九竅,故名。注13白辰山 在城東九十里。其北三里有龍門三孔,隔山見海。 筆架山 在城東九十里。三峯高聳。一名三山。 沙住嶺 在城東北八十里。海沙坌涌注14成山,土人呼為沙豬。 祈雨頂 在城東北九十里,與福山接界。 彈子渦 在田橫寨之陰,海中亂石矗立,中空若井,內有巨石二,其形橢圓,頗潤細,潮汐出入輒動盪有聲,迆西峭壁如屏,下盡小石,為浪衝磨,皆圓熟可愛,狀如彈子,故名。宋知登州蘇軾嘗取數百枚,養石菖蒲注15。俗呼為珠璣石,并名其山為珠璣巖。
黑水 在城西南十里。發源黑石山,東流會密水,入上水門。至畫橋北,又會密分水出下水門。北流至新開口,入海。 密水 《舊志》云在城南十里,發源密神山北,與黑水會流入海。自改建府城,由南濠開鑿會黑水,由上水門入。按:南濠之水出於楊家巷,北流經東嶽廟入濠,而巷南坡陀頓高注16,殊無來源。《縣志》載:石泉為密水上泉,今其泉即在巷南數十武,去城不過二里,與發源密神之說不合。又《舊志》云:密神東麓有貴溪,即密水。按:貴溪今不知所在,密神正東之水二,一自五里井,一自錢家莊,皆東流入沙河;正南之水亦東流入沙河;東北之水二,皆東流會為塔地橋河,無一折而西流者,則山勢為之也。惟西北之水自蛛兒 北流,經白石泉入黑水,以為密水,庶幾近之。又與東麓貴溪之說不合。《舊志》相沿已久,姑附訂於此。 密分水 在城東南一里。有數泉下注西北流,一名樂稼河,由小水門入經洙泗橋,入黑水。 黃泥河 在城東一里。自雷神廟南入東關,繞城北流入海。 塔地橋河 在城東五里。發源密神山,一自三家疃,經寧家店;一自大李家村,經梁家疃,東至韓家疃合流。東北行八里入海。 沙河 在城東十里。發源平山樊家店,會馬山、密神山諸水,東至芝山合流。東北行二十里至李家村北。又會泥河諸小水,入海。 之罘水 在城東十五里。發源羽山東,北流會東石門山諸水,入安香河。 安香河 在城東二十里。發源馬山,北流會楊頭河、龍山店河、張仙河諸小水,經安香店之西,入海。 劉家溝河 在城東三十里。發源三趙諸村西北,流經劉家溝至安香店,入安香河。 烏溝河 在城東四十里。發源金果山西北,流經烏溝諸村,至土屋村,入安香河。 解宋河 在城東四十五里。發源金果山,東北流經接夼諸村、五十里堡,至解宋營口,入海。 平暢河 在城東六十里。發源大垛溝,北流經潮水集,又會諸村之水,至平暢口,入海。 八十里堡河 在城東八十里。發源福山磁山,西北流經九目山,至沙住寺西,入海。 崮山河 在城南七十里。發源崮山,北流,經溫石湯,至翟口店,復折而西;辛店、柞樹莊一帶諸村之水皆入之。一名鴛鴦河。經岳家圈入黃縣界,會黃城渠入黃河。
金沙泉 在西門外,君子洲南。 白石泉 在城西南五里山澗中,水甚清潔。北流三里為煖水灣,一名響水灣。其北有二井。 石泉 在城南二里,即密水上泉。 七里泉 在城南七里。舊水為湖,中有亭榭,芰荷之勝。(注17)今圮。 溫泉 在城南七十里,俗名溫石湯。《舊志》云:溫泉有二:一出石嶺社,一出崮山之陽。按:石嶺,即石良,今屬黃縣;崮山之陽,亦黃縣地,而《黃志》無溫泉。蓬萊溫泉亦只此一處。 澱泉 在城東九十里。湧出石間,俗名澱子河,又名蘭溪。 甘泉 在上水門內。一名陶家灣。今鑿為井。舊有湛泉,陶公亭。久圮。 文會泉 在城內,即試院門西之井。道光十九年,知府英文濬(注18)之。 浪井 在府治前。唐麟德二年鑿。道光二十六年,知府、諸鎮重濬。名古浪井。 文淵井 在府學門西。 化龍井 在縣學內。 玉寒井 在開元寺內。味甚甘洌,重於他水。 通元井 在萬壽宮前。 大井 在小水門內。井橫六尺,縱七尺,日汲數百家。 鳳眼井 在城南門內迆西。舊名甘泉井。 甜井 在水城小海西。明萬歷間知府王雲鷺(注19)鑿,覆以瓦亭,匾曰甜井。川上井 在城西二里沙家莊。康熙十九年邑人沙澄鑿。題其石曰:川上嫡派。(注20) 搬倒井 在城南三十里。井勢欹側,故名。 銅井 在城東三十里,漏天巖下海中。潮落則見,海水鹹滷,井水獨甘。井口石色若青銅,故名。 君子洲 在城西門北濠。嘉靖已酉,郡守周嶅(注21)始浚泉植蓮,聚土為洲,築亭於上。題曰:“君子洲”。今為瀛洲書院。 孫家池 在小水門外。池中有泉。 鹹泉池 在城東北二十里。其水獨鹹。 在城北一里。登州三面距海,其中浮島不可殫述。每春夏之交,海氣幻怪,現種種相,千變萬化,眩人耳目,謂之海市。宋蘇軾知登州五日,當去。值歲晚,以不見海市為恨。禱於海神,明日乃見。《齊乘》云:“海市之名,始見於江鄰幾《雜志》(注22)。東坡詩序或謂類南海蜃樓,蛟蜃噓氣所成,殆不然。欽嘗至登州海上訪之,蓋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時,杲日初昇,東風微作,雲腳齊敷於海島之上,海市必見。見則山林、城闕、樓觀、旌幢、氊車、駝馬、衣冠人物,凡世間所有,象類萬殊;或大或小,或暫或久,或變現終日,或際海皆滿:其為靈怪赫奕。豈蜃樓可擬哉!蓋滄溟與元氣呼吸,神龍變化浩不可測,如佛經所謂龍王能興種種雷電雲雨,居於本宮,不動不搖,山海幽深,容有此理。然則《史》、《漢》所稱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望之如雲,未能至者,殆此類耳。
長山島
在城北四十里海中。東西長三十餘里,若馬鬣然。島分南北,兩山相距五里,中通一路,廣二十餘丈,皆珠璣石,名玉石街。兩旁水深不測。山舊產鹿,明時營軍屯田於此。有南北二城遺址,尚存。 沙門島
在城西北六十里海中。凡海舟渡遼者,必泊此以避風。上有龍女廟,俗呼為廟島。宋建隆三年,索內外軍不律者,配沙門島。(注23)乾德元年,女真國遣使獻名馬,蠲登州沙門島民稅,令專治船渡馬。(注24)元人通海運,於沙門島設監、置戍,其時與城北為二社。明初移二社之民附近郭,而空其島。(注25)後為遼人所據。《齊乘》云:“沙門島在登州北海中九十里,上置巡檢司,海艘來者,皆望此島為表識,其相聯屬則有鼉磯、牽牛、大竹、小竹諸島歷歷,海中蒼秀如畫,海市現滅常在五島之上。島中多產美石。又島外一石突立波中,酷肖浮圖(注26),為舟行出入門戶,名寶塔門,一名珍珠門。 侯雞島
在沙門島北,去城七十里,內無居民。 大黑山島
在沙門島西,去城八十里。明時招民開種,俗名大小黑山。西與黃縣接界。 小黑山島
在大黑山島東十里,去城七十里。大竹山島
在長山島東五十里,去城城八十里。內無居民。東與福山接界。 小竹山島
在大竹山(按,漏“山”字)島西北十里,去城九十里。內無居民。每春夏海市,大小二島多現竹林,故名。《舊志》云:島中產竹。殊誤。 牽牛島
在小竹(山)島西北,一名沙磨島。巨石矗立。內無居民。 高山島
在侯雞島北,去城九十里。內無居民。 鼉磯島
在沙門島北六十里,去城一百二十里。其石可為硯,有金星、雪浪者佳;然頗伐筆。島中有九門洞。 半洋山島
在鼉磯島西。內無居民。 大欽島
在鼉磯島東北五十里,去城一百七十里。 小欽島
在大欽島西十里,去城一百八十里。 羊駝島 在鼉磯島北七十里。海運所經處。南隍城島
在欽島東北,去城二百三十五里。內無居民。島東南一石,壁立海中,水深溜急,舟不能近。上有“南心濟宅地,阿彌陀佛”九字,非書非刻,名彌陀礁。又島口門外,有石出水中,望之如老僧趺坐(注27),名羅漢礁。 北隍城島 在南隍城島北五里,去城二百四十里。按:《通志》:此即漠島。其北九十里接奉天界。《舊志》云:漠島,在東北海中五百里,為海運故道。誤矣。 莫邪島
在東北海中。又有岨島、虎島。
天橋海口 在城北水城內,本宋之刀魚寨(注28)。明洪武九年,指揮謝觀挑濬河口,繞以大城,名新開口。詳城池。後備倭日嚴,登州屹為重鎮,商舶輻輳,城中小海至不能容,乃於城東又開一口,名新開口。而別名城中為天橋口。以小海有板橋,俗呼天橋故也。其時小海沿岸皆水榭,笙歌達旦。自孔、李倡亂(注29),城市為墟,口亦淤塞,今惟本境小船往來,巨艦不能入矣。 新開海口 在水城東,即黑水入海處。南通迎仙橋至浦家窪,一時桅檣如林。久廢。 抹直海口 在城東北五里。相傳唐太宗命將張亮伐高麗,泛海南還,捨舟登岸而西,曰:“抹直(注30)去。”後人因以為名。明季漸淤,舟楫不通,遂廢。其東有石礁,長數里,名金觜石(注31) 灣子海口 在城東二十五里。小船可泊。 劉家旺海口 在城東三十五里。小船可泊。 解宋營海口 在城東四十五里。今淤。間有漁舠出入。 平暢海口 在城東六十里。今廢。 盧洋海口 在城東北九十里。商船避風之所。岸無市(注32)。其東三里接福山界。 石落海口
在城西北,丹崖山西。俗呼為板石崖,久廢。 山西海口
在城西北,田橫寨西。久廢。 西王莊海口
在城西七里。久廢。 欒家海口
在城西二十五里。小船可泊。 孫家海口
在城西三十五里。久廢。後營海口
在城西四十四里。久廢。西與黃縣接界。
注1:zhì:梳篦的總稱。櫛比,猶言人居像梳篦齒那樣排得密密麻麻。 隱然可辨:犹言隐隐约约辨别得出。
注2:田橫(?—公元前202年),秦末狄人,齊王田儋、田榮之弟。儋、榮戰死之後,田橫收齊散兵,復定齊。旋為劉邦所破。敗走齊東,曾扎寨于登州田橫山,最終率五百徒屬退居于即墨田橫島。後應漢高祖所召,與二徒屬詣洛陽,於途中自殺,劉邦以王禮葬之。其留居海島聞訊亦皆自殺。
3孔道:通道。《說文》:“孔者,通也。”段玉裁注:“通者,達也。”
隘:險隘,指狹窄險要之處。
4zhòu:修砌。是說用石塊砌成門狀驛路。
5xiàn:通“現”,顯現。
6邑鎮指能使蓬萊平安之山。古者邑即城,城亦即邑。邑內有宗廟社稷者為國。此“邑”,指縣城。
鎮山,古者以主一方之山為鎮山。《書》孔傳:“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為其州之鎮山。”密神山為蓬萊之鎮山,能使蓬萊安定祥和、無災無患之山。凡言“鎮山”其意放此。
注7:表:與“里”相對。高插雲表,即高插云外
8遺壘:指遺留下來的軍事堡砦。石臼:石質,中部凹陷的舂米石器。磑wèi:磨也,碾碎谷物的器具。相傳為公輸班所發明。
9“殛鯀於羽山”初始語出《書·舜典》:“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書·洪範》雲:“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左氏春秋》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杜預注:“羽山在東海祝其縣西南。”《晉語八》說道:“昔者鯀違帝命,殛之於羽山,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實為夏郊,三代舉之。”以上是春秋及之前有關鯀的故事記載。鯀是禹的父親,因其有違帝命(實則因壅水而淹死人命),被堯(一說被舜)(殛、竄、放、流,皆誅也)死於羽山,變成黃熊(“能”通“熊”),進入羽淵。鯀雖然有人命之過,但夏、商、周三代仍然視其為英雄而享受郊祀。羽山何在?一說在登州府城東南三十之羽山。(孔安國《書》注:“山在東齊海中。”及《太平寰宇記》等符合此說。)一說在江蘇東海縣和山東臨沭縣交界處。(《左氏春秋》杜預注:“羽山在東海祝其縣西南。”符合此說。)《地記》說在“朐山縣西北九十裏。”(今淄博地。)另有徐州說等,未知熟是。但登州說並非空穴之風。
10即上卷所說潮水鎮費縣村。
11此處牟平縣即指縣治在今蓬萊縣潮水鎮費縣村的牟平縣。
12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棲霞人。自號長春子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龍門派的祖師。年十九為全真,學於寧海崑嵛山,師重陽王真人。宋金之際俱遣使召,不赴。元太祖(成吉思汗)召之,乃與弟子十八人前赴西域,见元太祖於雪山。以不嗜殺人及敬天愛民、清心寡欲為言。太祖深契之。賜宮(宮觀)名為長春,稱為神仙。元世祖時,追封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其往返雪山時,弟子李志常著《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丘處機為登州留下詩文著作有《長春子磻溪集》、《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鳴道集》等。
注13:《齊乘》:“登州東南七十里。《齊記》云:‘山有九竅,故名。’北二十里有龍山,又北羽山,之罘水所出。”此處云“在城東九十里”,未知誰是。
注14:坌bèn,又寫作“坋”,形容飛集的樣子。坌涌:猶言海沙飛揚聚集。
注15:菖蒲: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葉狹長,似劍,有香氣。民間端午節與艾葉合扎,掛於門前。養石菖蒲:為“養菖蒲於石”的倒裝。也就是將菖蒲置於珠璣石中。
注16坡陀,亦寫作“陂陁”pōtuó,險阻,傾斜不平狀。 
頓:表情態副詞,忽然、突然。
注17:zhū:水停聚的地方,蓄水。
jì:菱角。
注18:知府英文:見《府志·文秩一》卷二十五。
jùn:疏通河道、溝渠曰濬。
注19:知府王雲鷺見《府志·文秩一》卷二十五。
注20:沙澄(?-1696年),字會清,原籍萊陽縣,後居籍蓬萊初政治人物。沙澄於順治 三年(1646)中式丙戌科三甲進士。選散館檢討。官至禮部尚書。 
川上嫡出典于《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嫡,正也。嫡喻圣人之泉。金王若虛《論語辨惑》云:“忠譬則川流不息,恕譬則萬物散殊,夫圣人之道,誠高遠而洪深。川上嫡,即取此意。
注21:郡守周嶅,南直武進進士,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50)任。已酉,即同年。
22《齊乘》:山東第一部地方誌。山東,古齊、魯之邦。單稱齊,猶今單稱魯。乘,即史。魯的史書叫《春秋》,齊的史志叫《齊乘》。作者于欽(12831333)字思容,祖籍文登,後定居山東益都。他器資宏達,以文雅擅名於當時。歷任中書省兵部侍郎,使憲台都事左司員外郎,做過多年益都路田賦總管。 
江鄰幾:北宋文學家。《雜誌續補》云:“登州海市,魚龍百怪,漁者不敢近,好事者畫為海市圖。”
注23: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索內外軍不律者,配沙門島。
索:繩索;此為綑綁解押之意。
內外軍:是指自己的軍隊與敵對的軍隊。其時宋太祖趙匡胤剛剛取得政權,軍隊情況較為復雜。
不律:猶言違犯條律。
配:發配。該段文字是說:宋建隆三年,將敵我軍隊中違犯條律的士兵,解押到沙門島。
注24:乾德元年,女真國遣使獻名馬,蠲登州沙門島民稅,令專治船渡馬:該句意為:到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女真國派遣使者來獻名馬,于是廢除沙門島百姓的賦稅,讓他們專門造船來運輸馬匹。
蠲juān:免除、廢除。
注25:設監、置戍:監,古代官名,多指監察、主管一類;
置戍:設置戍守軍隊。
其時與城北為二社:社,為縣下一級行政單位。是說元時,沙門島與蓬萊城北分屬兩個社。
附近城郭:即附郭之內。附郭,指府所治之縣城。
26酷肖:特别象。肖:形似。
浮圖:廣弘明集二曰:“浮圖,或言佛陀。”本來只指佛。後來,凡佛教建築稱浮圖再後來,專指佛教建築的高塔。
注27:趺坐:雙足交疊而坐;方言:盤腿大坐
注28:原本曰舠船寨,即停舶舠船的軍港。因船狹長,酷似刀魚,故稱其船為刀魚刀魚寨始建于宋,盛于明。
注29:謝觀:明洪武九年登州衛指揮使。
孔、李倡亂指明崇禎四年至六年(公元1631--1633年)登州參將孔有德、步將李九成吳橋兵變。大半個登州府屬縣皆遭其蹂躪,府城更是屠戮無算,生靈塗炭,成為空城。參見《明史·莊烈帝紀》與《府志·海防·附兵事》卷十三。 資料:《方輿考證·山東卷一》:“宋慶歷三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魚巡檢,水兵三百,戍沙門島。”
注30:抹直唐時方言,意為“取直”、“徑直”之意。
注31:金觜石一種鋒尖堅硬的石頭。觜,音“茲”zī,“尖瑞”之意;亦通“嘴”。兩解皆可。
注32:廛chán城邑中儲藏、堆積及出售貨物的地方。廛:集貿市場。
  
黃縣
鳳皇山
在縣東南五里。翼舒頸引,宛然翔鳳,故名。俗名玉皇頂。 渠山
在縣東南十里。 馬嶺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俗名馬嶺岡。 磨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石可為磑臼。 萊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一名之萊山,為邑鎮山。秦皇、漢宣俱嘗祀之。《史記》齊八神,六曰月主,祀之萊山(注1)。又名萊陰山,中有仙人洞、黑虎洞、石井、蓮花池諸勝。黑虎洞前有泉出石罅,流注成潭,溋而弗溢,名黑虎泉。 丫角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形如丫角,故名。 王榆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相傳有王姓種榆於此。今呼為王屋山。 土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山環如城,有石巖深闊丈餘,可蔽風雨。 石門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兩山對峙如門。 掇芝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九峯環拱,有菩薩洞、仙人掌、狀元峯、挂榜石、雲臺石諸勝。中為潛塘庵,其前有泉仰出(注2),滙而為池。北流里許,九伏九見(注3),至兩峯之峽,石坳如盆渟注其中,名石盆泉。 洚山 在縣南二十里。一作絳山。 杏黃山 在縣南二十里。 黑山 在縣南四十里。亦名黃山,與招遠分界處。舊訛作“里”。 石城山 在縣南四十里。一名芝陰山。峯巒岝崿(注4),惟西北一徑可通山口,名南天門。中殊平曠。山半有石壘,相傳淳于難、淳于朗(注5)曾據此以保黃人。 貴嶺 在縣西南十五里。一名黃繖嶺。繖,舊訛作“縣”。 象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龍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形如龍首。龍山驛名。本此。 義門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有王氏居此,三世不異產(注6),故名。 盧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盧童子(注7)得道於此,故名。有井,其水甘寒,盧童嘗汲焉,名盧童井;又有盧童塔,亂石壘成,大小相連,俗傳為盧童所築。西南五里有白鶴頂,亦謂盧童騎鶴飛騰處。 鳳觜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形如鳳喙。一名鳳皇山。 蹲犬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金史》作蹲狗山。《齊乘》云:“上有石,如狗蹲,伏琛云,山極靈。”《三齊記》云:“劉寵出西都經此山,山犬吠之。曰,山神謂我人也。(注8)俗名狗兒山,又名麒麟山。 聖水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山巔石壁峭立,下有坎,注水不涸不溢。民患目,飲之多痊。明萬歷間,知縣張彚選(注9)大書“圣水濟患泉”五字鑴之壁上。其西澗有大石如懸鼓,叩之有聲。 黃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與招遠接界,黃山驛名本此。亦名魯基山。《舊志》云,黃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其西有丫角山,當別為一山。 乾山
在縣西北十里。 平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勢平坦,故名。 蔚陽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接蓬萊縣界。 胡蝶溝 在古城東。每歲五月五日、六月六日,其地有百色胡蝶飛舞竟日,故名。
黃水
在縣東十里。一名黃水河,發源棲霞蠶山。北流入縣界,會黃城渠水,西北會莊頭河水,又北合洚水,至黃河營,會蓬萊大沙河水,行六十里入海。 洚水
一作絳水,發源洚山。經縣東門外,西北會老黃河。又北入黃水。東黃水 在縣東黃城集。一名黃城渠,闊丈許,深不可測。西流納眾水,經劉家村,入黃水。 莊頭河 在縣東北十五里。發源蓬萊白家溝,經叢林寺西,入黃水。 老黃河 在縣東南,其源非一,合流於逄家疃東北始名老黃河。經宋家疃北為龍灣,一名老龍河。又經苗家莊,入洚水。 飲馬灣 在縣城西南隅。經城北至秦家村,入洚水。 大沽河 《舊志》發源蹲犬山,南經招遠、萊陽,東南與小沽河合流,入海。按:大沽河實出招遠會仙山。詳下萊陽。 馬渠河 在城西。上承飲馬灣,下流至城北與小河合,又東北入洚水。 永文河 在縣西十里。一名潁門河,發源招遠羅山。入縣界西北流,至呂社入海。 南欒河 在縣西二十里。發源招遠林家口。入縣界北流,入永文河。 呂家疃河 在縣西三十二里。發源招遠雙木嶺。經北馬集,至馬停鎮入海。《通志》云:發源魯基山。誤。 隋家疃河 在縣西四十里。發源蹲犬山,由河抱村東北入海。 界首河 在縣西四十五里。發源黃山,由河抱村西北入海。 陽溝水 在縣北十里。長渠蜿蜒,以洩城北之水。經羊欄、吳家村東,入洚水。 東高小渠 在縣北二十里。發源劉家村,西入海。
惠泉 在縣東八里水亭村西南隅。自石竇出。 聖水泉 在縣東南三里,地名泉水疃。其源有二:一出泰山行宮西魚池;一出廣禪侯廟北龍潭。甘潔異常,雖大旱,不少減。居民獲灌溉之利。流至竹園橋,入老黃河。 寒泉 在縣東南五里石罅,泉流清冽逼人,夏可避暑。 唐家洞泉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巖洞玲瓏,內有流泉,涓涓不絕。 鈴鐺汪 在縣西四十里。汙下聚水,形若鈴鐺,故名。
桑島 在縣北四十里海中。島多山、桑、石,田可耕,春夏有海市。 依島 在縣北四十五里。桑島之西,內無居民。 山母 姆)屺島  在縣西北七十里海中。有沙路一缐可通。中有淤田、茅屋,明時為衛青(注10)牧馬場。
黃河營海口 在縣西北二十里。久淤,僅通漁舠。 龍口海口 在縣西北四十里。一名金沙灘,小船可泊。
注1:邑鎮山:見前注。現將秦皇、漢宣、萊山祀月及齊八神原始資料抄錄如下:《史記·封禪書》:“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雲。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鬥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 《漢書·郊祀志下》:宣帝“又祠三山八神于曲城,蓬山石杜,石鼓於臨朐,之罘山于腄,成山於不夜,萊山于黃。成山祠日,萊山祠月。又祠四時於琅邪,蚩尤于壽良。”《齊乘》云:“萊山。黃縣西南五十里。”當誤。 資料:方輿考證·山東卷一“《三國志孫權使周賀使遼東,還,至成山,田豫擊斬之。
注2:仰出:噴涌而出。仰ánɡ,本作“卬”,同“昂”,昂揚之意。
注3:九伏九見伏,藏匿;見xiàn,顯現。意即忽而成暗河,
忽而成明河,交替九次。

注4:岝崿zuòè,也寫作“岞崿”,形容山石高峻。
注5:淳于難、淳于朗隋末黃縣人,難為兄,朗為弟。隋末農民起義,淳于難、淳于朗兄弟二人聚眾膠東響應,後歸附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于文登置州(登州),淳于難為刺史,封晉國公。淳于朗為萊州刺史,封燕國公。
注6:異產俗語“分家”。異:《說文》:“異,分也。”“不異產”就是不分家。
注7:盧童子傳說晉朝黃人盧童子在廬山學道,最後乘鶴飛升成仙
注8:山神謂我人也:意為“山神在喊我。”
注9:張彚選:萬曆縣知縣,清苑舉人。創造石城,修儒學并祭品。陞壽州知州。
10衛青衛青,字明德松江華亭人。以薊州百戶降成祖,以靖難功世襲濟南衛指揮使。於山東備倭。永樂十一年即率沿海軍士勦倭冠,遂留登州備倭十八年。宣德九年特頒山東等處備倭關防,十年進督僉事,并有“今衛青敢比漢衛青”之敇。賜地三十頃在[山母]屺島。衛青卒葬於濟南鵲華鄉。有子十人,多占籍蓬萊。(見《明史·衛青傳》卷一七五,《府志·武秩上》)

福山縣
福山 在縣西北四里。偽齊劉豫登之,稱為福地,遂以名縣。 次興岡 在縣西北十里。 鳳皇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古縣村南,俗呼鳳皇頂。 側立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山之主峯西向側立,故名。一名崱屴山(注1)。東北有泉,名聖水泉。 磁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為邑鎮山。以產磁石,故名。三峯雄峻。其東峯石壁峭立,上挂瀑布如簾。下有石洞,為磁山洞,深三丈許,可容百餘人。下有三泉,迆西入石潭。水碧色,味如醴甚,旱澇不溢不減。南北有石夾起,俗號天門洞。東有澗,多產櫻桃,名櫻桃澗。西北為蓬萊界,南為棲霞界。 白石阜 在縣西北五十里。 積金山 在縣西一里。 硃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其巔皆峭壁。有洞,可容數百人。 疋山 在硃山西。其麓有龍潭,每陰雨,潭內常聞龍吟。其北又有岮山。 黑石嶺 在縣西南十五里。 迷雞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有樵夫見金雞,逐之,迷於此,故名。又名米取山,一名米俗山。 青石山 在迷雞山北。明時開礦於此。 南案山 在縣南,里許。 青龍山 在縣南二里。 馬山 在縣南二十里。俗傳秦始皇曾駐馬於此。 獅子山 在縣南四十里。狀如獅子,故名。 祝聖山 在縣東南二里。又名芝陽山。三峯亘峙,兩河夾之。東為昇仙峯,南為芝陽洞。洞內廣丈餘,有三清石像。昔馬丹陽(注2)修道於此,圖刻尚存。洞外有巨石,矗如人立,巾服皆具,相傳丹陽昇仙脫影於此,名昇仙影。 塗山 在縣東南七里。俗呼為太平頂,其東二峯特起,名鳳皇山。 西牟岡 在縣東南十里。 神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頂有大石層砌,如飛來。 造書山 在神山之東。上有石洞,門不可啟,扣之,轟轟有聲,相傳有異人造書於此,故名。昔有樵子過此洞,門忽開,見二人席地對奕,再往,則門閉如故。 高鑪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山有石形如香鑪,故名。 峆(山盧)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連棲霞界,山多靈水,隨石竇迸出。山巔有泉,名聖水泉,歲旱禱雨輒應。 東山 在縣東八里。其山自寧海界跌宕而來,為邑東障衛。 榛山 在縣東十里。山產榛,故名。 通神岡 在縣東北二十二里,煙臺口西。光緒二年建礟臺於上。其麓有古石臼,欹側(注3),泉自中出,不凍不涸,名通神泉。 碁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俗傳,有仙奕於此,故名。 海洋山 在縣東北二十八里。北枕海濱,東入大洋。一名海洋島。 之罘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三面距海。一名之罘島。《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登之罘,立石;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紀功;三十七年登之罘,射殺一巨魚。《封禪書》八神,五曰陽主,祠之罘。漢武帝太始三年幸瑯邪,觀日成山,登之罘,稱萬歲。《司馬相如傳》:“《子虛賦》觀乎成山,射乎之罘。”其東南海中有壘石,相傳武帝造橋,兩石銘猶存。《齊乘》云:山高九里周五十里,長三十餘里。解道虎云:“陽庭有青城山,始皇射魚處。”即之罘山也。因腄名清陽城,故之罘號青城山。注4陽庭,即腄城。是山巔有齊康公墓,其下有穴,如數間屋,曰梁千戶洞,內產異草。其東數小山布浮水面,直接崆峒島,其西有遷喬谷,西南有巉巖相對,上有橫石,曰石門,潮汐出入其間。 沙山 在縣北十餘里,瀕海。自國初,風吹海沙成堆,今則高數十丈,東西如屏。
清洋河 在縣東門外。俗名夾河,即古聲洋水,本名清陽。發源棲霞城東靈山,由義井村入縣界,名義井河。又東經水都,北轉金堆寺,繞東關會流子河,至永福園,與大姑河合流入海。東岸有石隄,為乾隆元年知縣程大模注5築,號程公堤,一名東隄。又城東南有隄,為明知縣段堅注6築,後千戶王鈺注7植柳數千株,號王公隄,一名南隄。又明知縣郭玉注8築東岸,插柳於上,俗呼為楊柳岸。 大姑河 在縣東二里,俗名外夾河。發源萊陽三螺山,北流經棲霞界,至毛子厰入縣界。經高鑪寺東北,會諸山之水入清洋河。 官渠 在縣西南。至馬神廟北入清洋河,以洩諸山之水。明成化間,知縣郭玉鑿。宏治間,海道副使趙鶴齡注9建保城橋於上,今廢。又縣西北為北官渠,受奇泉及諸村之水,繞福山,入流子河。 流子河 在縣西北。原為民田水道,由十里鋪東北入清洋河。 響水河 在縣西北十五里。發源小楊村之響水泉。其泉涓涓有聲,故名。東入流子河。 古縣河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發源磁山,東流至三十里堡入海。 孫夼河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諸山之水會而成流,至河北村後入海。
奇泉 在縣西三里。自山澗石孔湧出,冬溫夏冷,清甘可掬,又宜製藥。 塔頂泉 在縣南三十五里山巔。 石泉 在縣南三十餘里山洞中。明季土人避亂入山,誤獲一洞,執火入,甚深邃,兩壁石皆玲瓏,更進數里,見清水一池,旁有石似碣,上刻“石泉清澈,洞見鬚眉”八字,泉遂大著。後有好事者入,探至數十里不知所止。 甎井 在縣治西。供城中汲。 學宮井 在敬一亭故址右側。 譚家井 在縣西南二十里,蟹子崖半坡上。道人王亮鑿石得之。泉甚甘。 楚堂灣 在縣東南十五里。
大河海口 在縣東北十五里,即清洋河入海處,一名城後口。今淤,僅通漁舠。舊登寧場煮鹽於此,久廢。又《縣志》有韓家島、潘家島、胡家島、宮家島,皆河邊村名,去海尚遠。 山後海口 在縣東北三十里,海洋山後。久廢。 之罘海口 在之罘山下。有東西二口,小船可泊。 煙臺海口 在縣東北三十里之罘山東南。以東岡有墩,遂呼為煙臺。春夏有海市。岡後有大石如船,名石船,知縣祁國祚鐫曰:“造化奇觀”。口在岡西,舊為商船來往避風、樵汲之所。自道光末年舟楫漸盛。咸豐庚申中外通商,以天津口為津海關,沒溝營口為山海關,煙臺口為東海關,各設監督,屬三口通商大臣管轄。同治二年,移登、萊、青道駐北煙臺督辦稅務,南通閩粵,北達津沽,東連遼瀋,百貨輻輳。同治六年捻氛再播,守道潘霨捐築石圩,周十餘里。光緒二年守道龔易圖復設礟臺於西岡,儼重鎮矣。然口門外無障蔽,一遇東北風則口內諸船自相抨擊,故巨舟不能久泊。 八角海口 在縣西北四十里。一名八家口。相傳孫氏兄弟八人,自遼東避難來此,分為八家,故名。《宋史》淳化四年遣陳靖等使高麗,自東牟趨八角海口,即此。明崇禎間設陸左營,兵將駐防,亦一時重地。今惟小船出入,市廛荒廢。 浮欄海口 在縣西北四十里,八角海口東。久廢。
虎窠洞 在縣南三十里,深廣可容數十人。

     注1:崱屴zèlì:形容山高大險峻。今按:以上是一般字書解釋。事實上這是膠東方言,應讀為“則楞zèlénɡ”,不端正、不規整之意。
注2:馬丹陽(11231183),初名從義,字宣甫,更名鈺,字宮寶,宋陝西扶風人。金貞元年間(西元1153-1156年)進士,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遇道士重陽子王嘉,授以道術遂與其妻孫不二同拜王重陽為師,改名鈺,號丹陽。遷往寧海州。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全真道遇仙派的創立者。馬丹陽獨擅針灸療法。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贈封為丹陽抱一無為人,世稱丹陽真人。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馬丹陽之妻孫氏(公元1119—1182年),法名不二,號清靜散人。金代全真道北七真之一。自創全真道清淨派。大定十五年(1175年)移居洛陽鳳仙姑洞,修煉其中。七年後去世,終年64歲。元世祖至元六年,被封為“清淨淵真順德真人”。著有《不二元君法語》等。
注3:欹側:傾斜不正。“欹”通“攲”qī,傾斜。
注4:現將秦始皇、漢武帝登之罘有關史料摘抄如下:
秦始皇一生三登之罘山。《史記·秦始皇本紀》是這樣說的:
二十八年:“於是乃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
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其辭曰:
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皇帝東游,巡登之罘,臨照於海。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始。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皇帝哀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于石,表垂于常式。其東觀曰:
維二十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逮於海隅,遂登之罘,昭臨朝陽。觀望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彊。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並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尤。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旋,遂之琅邪,道上黨入。”
三十七年:“從江乘渡。並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問占夢,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今上禱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琅邪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
漢武帝登之罘一次,見於《漢書》:
《漢書武帝紀》:太始三年 “二月,令天下大酺五日。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稱萬歲。”
《漢書郊祀志》:太始三年“東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又祠神人于交門宮,若有鄉坐拜者雲。”
司馬相如:(約前179—127年),字長卿,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西漢大辭賦家。其作品有《子虛賦》、《長門賦》、《琴歌二首》、《美人賦》、《封禪頌》。作詞藻富麗,結構宏,為漢賦的代表作家。
另,解道虎:《齊記》作者,于欽《齊乘》所引,生平事跡不詳。
注5:程大模:湖北孝感副貢,清雍正十一年任。今按:《福山縣志》書為“程大謨”
注6:明知縣段堅:陜西蘭州進士,明英宗天順十三年任。(見《福山縣志》)
注7:千戶王鈺此人不详
注8:明知縣郭玉:直隸吳橋監生,明憲宗成化十年任。(見《福山縣志》)
注9:趙鶴齡明成化十一年乙未科(1475)第二甲進士。弘治五年(1492),任按山東察司副使、海道副使,曾徵調民工整修加固威海地區沿海衛所的城牆

棲霞縣
翠屏山 在縣南半里。其山蒼翠,壁立如屏,故名。山頂有石窩,將雨則雲生。明正德間,士人鑿洞其下,深丈餘,以棲神像,名翠屏洞。(注1) 覆甑山 在縣南十三里。圓頂孤高,望之如覆甑(注2 石山 在縣南四十里。石大而圓,壘壘不墜。 郭落山 在城西南。 方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方而平,周圍三十餘里。每春雲變幻,有城池、樓閣、人馬之形,蓋山市(注3也;又有龍街、狼洞、赫然井、飲馬灣諸勝。山南有古城遺址,相傳為唐太宗征高麗駐蹕處。廟祀神張姓,亦唐亡將。按:太宗東征,未嘗至登州。貞觀十八年,以張亮為平壤大總管,自東萊泛海征高麗,其屯軍處已不可考。後世訛傳,謂為太宗,輒附會為古蹟。《通志》間亦引之,誤矣。山西又有小方山。 化山 在小方山前。 岡山 在縣西五十里。 南斑山 在縣西十五里。土石錯雜,五色斑爛,其北為北斑山。 交毛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傳,昔有鳳皇來棲,百鳥羽毛交集,故名。 艾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為邑鎮山。危峯插雲,高出眾山之上。絕頂產艾,故名。土人云,每端午日,艾皆空心。相傳為神人采去。西麓有鵰鶚洞。洞有小口,曰梯子口。入洞,北折十數伍武,豁露天光,怪石林立。東麓有溫泉,浴之可療疾。甃石為池(注4,俗名艾山湯。山北為蓬萊界,西為黃縣界。 牛頭山 在艾山南。山下有泉,名牛鼻泉。其西為馬耳山。 北曲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產鐵。 蠶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連黃縣界。 公山 在縣北十五里。有摸錢巖。相傳邱處機童時修道於此,以錢投巖下,至夜手摸之,不得不止。有井,亦處機所鑿。處機將修道觀,募大木於南方,得之輒投水中,悉從此井湧出。後人名為仙井,一名仙源泉。山西又有母山。 蟾山 在縣北二十里。狀似蟾,故名。 烏沙崖 在縣北二十里。 松山 在縣北三十里。 虎山 在縣北三十里。峩山 在縣北四十里。 郭家嶺 在縣北七十里,與蓬萊分界處。 金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亦名岠嵎山。元時置金山府,於此淘金。《齊乘》云:“金山以產金得名。即《地記》萊陽縣之黃銀坑也。隋開皇十八年,牟州剌史辛公義於此坑冶鑄得黃銀,獻之。山寺有隋碑,淘金者所祖。”“土俗訛傳隋開皇中岠嵎山出黃金九屋,俗儒便記之於石,為可笑也。”按:此山古名金山。岠嵎,其別名也。而《縣志》以《虞書》“宅嵎夷”,《禹貢》“嵎夷既略”,谓即此山。遂附會為古蹟。至云,山麓有金牛穴、開皇時有金牛自穴中出,至今一竇,深不可測,尤屬荒渺。(注5 豹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 龍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昔有蟄龍起於此,故名。又徐村大河東西兩山對峙,名二龍山。 白石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兌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 百澗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山多石澗,舊產鐵。其西北又有杏山。 靈山 在縣東七里許。土人立廟其上,禱雨輒應。 棊山 在縣東三十里。迆東又有寨山,上有軍寨遺址。 鉅齒山 在縣東七十里。尖峯斷續如鉅齒然。《續山東考古錄》云:“《漢志》居上山,或曰“上”當作“止”,音轉,為鉅齒耳。”(注6其側有清香崮,崮北為老皃廟頂。 林家嶮 在縣東八十里。又有胡家嶮、滾龍嶮、段子嶮、狼域嶮,皆險阻。 唐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土平廣,四面石壁如削。相傳亦唐太宗駐蹕處。詳上。其西又有小唐山。 鳳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彭家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上有石路二十餘里,平坦,若一石所成。迆北有水車嶺。 院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北有壽昌院,東有天宮院,西有子推院,故名。 荊山 在水道社。又大車社有柳夼山,任留社有孤山、黃山、笏山、雷山,享山社有享山,葛山社有葛山。《齊乘》云:棲霞縣本以山得名,不能具述,大抵環縣皆山耳。(注7)
清洋河 在縣東七里,一名白洋河。發源靈山。經城南翠屏山下過縣城,由西北轉東,合左右眾流入福山。 大姑河 詳福山。 清漣河 在縣北六十里。有二源:一出蓬萊石批山,一出蓬萊讓貌坡。入縣境至水道社合流,入清洋河。 文水 在縣北三里。東西南三水交會,北流,如篆“文”然,故名。又名交水。 濱水 在縣北十里,濱都宮前。入清洋河。 安濬河 有二源:一出寧海,一出海陽。至本境郝家莊北合流,過荊子埠,自鐵口東北至福山界,入清洋河。楊础河 有二源:一出靈山,東轉福井西;一出郭洛山,西轉方山東,至楊础合流,入萊陽五龍河。 蛇窩河 在縣東三十里。有三源:一出鉅齒山,西北經跳魚臺,轉黃條;一出玉皇頂,轉初家疃,经河崖村;一出唐山後,轉朱留村:總會於蛇窩泊,入萊陽五龍河。跳魚臺在蛇窩泊側,懸流數尺,游魚跳躍,故名。東岸有巨石,上有龍形,名龍跡石。 陶漳河 有二源:一出唐山,一出院山。至柳口村合流,入萊陽界。 原疃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即觀裏河。有二源:一出艾山,一出寺口鋪。東南至龍門口合流,過觀裏,入萊陽五龍河。《舊志》作發源蠶山,流經招遠,合東良、平南二水。誤矣。 縣河 在縣西南三十里。發源方山,西南流入萊陽五龍河。 榆林河 一名西大河。有二源:一出馬耳山,轉雷山之陰,經官地西;一出蠶山,由趙家集、山陽院至榆林,合流入黃縣界。按:此河下流,《黃志》不載,而黃水河亦出蠶山,當與黃水會為一矣。 黃水河 發源蠶山西北。流入黃縣界。 盛水 在方山南,俗名聖水。出山側嵌竇中,復入隱竅,潛行至石龍口,噴薄而出,甃池注之。 平泉 在縣東北四十里。平地突湧不息。乾隆元年,段縣令鑿池開渠,引水灌田。 桃村泊 在桃村。有南北二泊,曾現城堞、林木、村墟狀,傳為泊市(注8)
藏煙洞

在縣西北五里。明宏治間,居民鑿石壁為之,高廣各丈餘。 虎斑洞  在縣東四十里。巖石青黃,類虎斑文,故名。洞深邃叵測,舉火試之,煙出山後石竅中。 洪花洞 在縣東北四十里。洞內空闊如屋,可坐數十人。折而東,循磴而下,積水深數尺。土人云,飲之可以療痰。《通志》作葒花洞。
注1: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號(1506
1552年)
棲:擱置、安放。王念孫《廣雅疏證》:“棲,庋閣之意。”
2覆甑:倒置的甑。甑:本為蒸食炊品,其底有孔,上古時陶制,商周時有以青銅為之。猶今之蒸籠,但口大底平且小,與釜搭配用。
3山市山中蜃景;海的蜃景稱海市,山的蜃景稱山市。清周亮工《書影》卷五:“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東省萊、濰去邑西二十里許,有孤山,上有夷齊廟。志稱春夏之交西南風微起,則孤山移影城西。從城上望之,凡山巒林木,神祠人物,珍不聚現。踰數時,漸遠,漸無所覩矣。”另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山市》即此蜃景。
4甃石為池用石頭砌成池子。甃zhòu,修砌。
5金山:金山,其實產金很少。據《齊乘》云:“隋唐以來,皆守土官采以充貢,為數不多。未見其害。”到了元代,設府置官,“歲定金額,有增無減;三時沙汰,僅得分毫,名曰淘金,實則買金。鑄納戶漸逃亡,官復侵剝。大約金戶一家之賦當他戶三倍之多,而戶不勝其苦矣。”隋碑,實則吃飽喝足的文人胡編亂造。
九屋,“酒屋”之諧音。
至云,至于說。
尤屬荒渺:猶言“更是虛無渺茫”。
6《漢志》居上山:《漢志》即《漢書·地理志》,其云:“居上山,聲洋、丹水所出”
注7:《齊乘》云:棲霞縣本以山得名,曰百澗、北曲、方嶺、唐山、靈峯、覆甑、積金、芝陽、公山、棊山、磁山、峆(山盧),不能具述。大抵環縣皆山耳。宋代李常云:“吾州有重巖疊嶂,不可名狀。”信然。
注8:泊市:積水為泊,湖泊、水泊。泊中蜃景稱泊市,其理與“山市”、“海市”同。

招遠縣
季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 官皃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 雲屯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中峯高峻,每日夕即煙雲四塞,故名。一名雲屯頂。山麓有滴水崖,壁立千仞,瀑布自石罅出,迸散如珠。西北兩峯對峙,形如華表,俗名鞦韆柱。迆西為下九盤,北為六公澗。相傳唐公、郎公、化公、志公、張公、寥公(注1得道處。土洞六區,石碾、臼各一,芍藥、毛竹不植自生。再北為上九盤,路益險峻,相連有鶴姑頂。昔有仙姑於此跨鶴飛昇。其南高峯秀削如屏障,俗名繡幕屏。一名孤山。又有蓮花盆、試劍石諸勝。山東為棲霞界,北為黃縣界。 馬耳山 在雲屯山西,亦名馬鞍山。山麓有龍門洞,可容百許人。 滾泉山 在縣東里許。一名湯泉阜。山下有數泉,其南熱如沸湯,迆北則稍溫,迆西則寒。溫寒並流,名寒溫泉。甃石為池,以便澡浴。上構堂曰:“德新”。又名“德新泉”。《齊乘》云,“泉出阜南,極熱;西流合冷泉入池,始可浴。” 雙山 在縣東十里。兩峯並列,故名。相連又有轉山。 羅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魏志》惤縣有羅山,即此。一名螺山。其麓有班仙洞,以班全真修道於內,(注2故名。東北又有老虎洞。 會仙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黑山 在縣東四十里。 仙姑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上有仙姑殿,故名。 腰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分水嶺 在縣南十五里。 句山 在縣南四十里。 良山 在縣南五十里。 銀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頂有潭,深不可測,朝夕潮生,與海相應。 至山 在縣南六十里。與萊陽分界處。 架旗山 在縣西南七里。相傳唐征高麗,屯兵架旗處。山巔有潭,深不可測。其東為黃土崖,一名黃岡。 齊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山上有塔,宋元時嘗置買金場於此。 霧雲山 在縣西十五里。 聖水山 在縣西二十里。 靈山 在縣西四十里。 確山 在縣西五十里。今改名金華山。 望兒山 在縣西六十里。世傳有子從戎,父登此山望之。故名。 靈應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山半有泉,清冽可掬(注3) 塔子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張畫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高林茂,如列畫圖。又名瞻華山。 長山 在縣北十八里。 鳳喙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本名牛心山。元陳節齋按部過之(注4),易今名。 虛空山 在鳳喙山東北。其山中空,玲瓏多洞穴,每有寇警,土人多避於此。 狗兒山 在縣北四十里,與馬耳山相連。上有巨石,蹲踞如犬狀。 黃山 在縣北四十里海濱。
鴛鴦河 在縣東里許。發源滾泉山,即溫涼二泉合流。 盆河 在縣東七里。北流入橫掌河。 葦都河 在縣東十五里。西北流入橫掌河。 大沽河 發源會仙山西麓,由下官鋪經下窐村南入萊陽界。 界河 在縣東五十里。河東岸即黃縣地,故名。本名東良河。發源分水嶺,俗名偏龍橋。東北流為石星河,經城東關外,名東河。又西北會橫掌、由基、張星三河,至東良口入海。《通志》云,發源萊陽北芝山,即分水嶺,蓋因地名相同而誤。 潁門河 發源羅山,至欒家村入黃縣界,為永文河。 萬歲河 在縣西南。諸山之水會流至戰村,入萊州界。 鍾離河 在縣西二十里。北流入擡頭河。 老翅河 在縣西三十里。東北流入鍾離河。 響水河 在縣西四十里。 五澗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 擡頭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東流入界河。 五截河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東流入界河。 萬盛河 在縣西北五十里。發源確山,經石灰灣受諸河水,北流入海。 南欒河 發源林家口村。東流至劉家村,入黃縣界。 橫掌河 在縣北七里。北流入界河。 由基河 在縣北二十里。北流入張星河。 張星河 在縣北二十五里。北流入界河。 淘金河 在縣西北四十里。東北流入界河。
聖女灣 在縣東南三十里。 龍潭 在縣南五里。同治六年夏,夜大雨,平野中忽陷巨潭,深不可測,後禱雨輒應,故名。
東良海口 在縣北九十里。即界河入海處。久廢。
火火洞  在縣南四十里。有南北二洞,南洞不數武,北洞則嶔崎數里。內有潭,深不可測。相傳有道士以鴨投之,後自萊州井出。
星石 在縣南七里星石河中,相傳為落星所化。
1唐公、郎公、化公、志公、張公、寥公傳說中六位神仙。《招遠縣志·山川》:六公澗相傳神仙唐公、郎公、化公、志公、張公、寥公修真處。”又《招遠縣志·仙釋》:“埠頭村有周太公者,與四子入螺山中采木,忽聞兒啼。近前見一虎在兒傍,逐之,虎忽不見,惟錦被裹兒。抱歸育之,年十二始能言,冒周姓。後往螺山修道,與神仙唐公,郎公,化公,志公,張公,寥公同升。”
2《魏志》惤縣有羅山,因班姓羽士在此修煉影響較大,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為國師神仙的全真教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曾在此修煉。(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道士。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 
班全真即班姓全真教道士,又稱班仙。據《招遠縣志》:“班仙,不知何許人,居螺山最高峯。石洞巉險,人跡罕到。黃邑一孝廉應公車,班與別曰,‘公此行必捷南宮,令某邑,予當過而問焉。’孝廉行後,班呼常供薪米者數十人告之,曰:‘當去矣!中數年無以為報,惟期諸公以清淨為心,不爭為福!’言畢長逝。人遂葬之山上。孝廉果成進士,授命兩月,班造訪焉,盤桓數日,辭歸。迨入覲過,始知班久化去。開壙視之,止空棺、雙履而已後建祠山巔曰‘覺觀’。名其洞曰‘班仙洞’。

注3:可掬:猶言可捧以為飲。《小爾雅》:“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此處“掬”為動詞,捧也。
注4:陳節齋,元代仁和(今杭州)人,其時任山東提刑《齊乘》說本名牛心,至元六年陳節齋按部過之,以其名俚(俚俗),故易之。有詩石刻在縣治。


萊陽縣
亭子山 在縣北里許。舊傳有仙人結草亭於上。因名。 萊陽山 在縣北三里。俗名太陽山。 來鳳山 在縣北八里。金時,有鳳棲其上。 火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齊乘》云:“山多赤石,故以火名。”今山後產石,紫黑溫潤,或作人物、魚鳥、山水、草木形,可以為屏。 三螺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榆科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北接棲霞界。 烽火山 在縣東二十里。俗傳有將軍屯兵於此。故名。山有石洞。 望石山 在縣東二十里。 倉山 在縣東五十里。昔曾聚穀於此。故名。舊產鐵。 福阜山 在縣東七十里。宋、元時嘗置買金場於此。與海陽接界。 紅土崖 在縣東南七里。山色紅,若丹砂。 昌山 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南有隋昌陽故址。 五龍山 在縣南二十里。《齊乘》云:“山前五水相合,名曰五龍,山因名焉。”產采石,可為圖章,山麓有古塚,俗呼將軍墓。 鳳皇山
在縣南五十里。 浮山
在縣南七十里,北臨五龍河,峯嵐圓秀,若浮水上。 荊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高麗山
在縣西九十里。《齊乘》云:“司馬懿征遼東置戍於此。以高麗為名,俗訛作嵯峨山。”(注1)
天井山
在縣西南一百里。山巔有泉如井。 雙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兩峯突起。故名。 馬山
在縣西五里。 迎駕山
在縣西五十里。 龍泉山
在縣西五十里。 長清山
在縣西七十里。東南有長廣城故址(注2)福山
在縣西七十里。 七髻山
在縣西八十里。 旌旗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勢羅列,狀若旌旗。故名。 韭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俗名荊山。 芝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相傳漢武帝東游海上,得芝草於此。一名北芝山,一名分水嶺。 紫霞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一名志霞山。
縣河
在縣東二里。發源棲霞方山,西南流入縣界。至紅土崖入陶漳河。 陶漳河 在縣東十五里。有二源:一出棲霞唐山;一出棲霞院山。至柳口村合流,西南入縣界。經望石山會縣河,入五龍河。 昌水河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有二源:一出海陽招虎山;一出海陽林寺山。至險子口合流,西南過漢昌陽城入縣界,至五龍山入五龍河。《水經注》云,昌水出昌陽縣,即此。《舊志》作水口河,本名昌水,發源文登昌山,蓋沿《齊乘》之誤也(注3)。詳下文登。 荊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發源荊山,東流入九里河。 五龍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四水自西北、昌水自東北合而南流,故名。一為九里河,至徐家莊合流;一為縣河,會陶漳河合流;一為陶漳河,至紅土崖合流;一為昌水河,至五龍山合流。山兩崖皆石壁,中開一線,名五龍口,五水為一,穿山而出。西南流至高山墩,入海。 吳姑河
在縣西南一百里。發源志霞山。西南流經長清山,至店埠集,入大沽河。 九里河 在縣西九里。發源韭山,東南流經馬山埠,會荊河,入五龍河。 大沽河
在縣西七十里。《舊志》云,發源黃縣蹲犬山,說本《齊乘》。按:蹲犬山南之水西流,入招遠界河,至東良口入海;不能越分水嶺而南。據《招遠志》,會仙山西麓實為大沽發源處,至下窐村流入縣界。經馬戀莊又西南,繞福阜山會吳姑河,入即墨界。又西南入平度界。與小沽河合流,謂之沽河,西南入膠州界。會膠萊河,至麻口灣,入海。 小沽河
在縣西一百里。發源掖縣馬鞍山,南流入縣界。經毛家埠、院上墩,又西南入平度界。與大沽河合流,入海。《左傳》“姑尤以西” (注4),姑,即大沽。尤,即小沽。 三盆河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發源即墨橋子頭。 平南河
在縣西北九十里。發源紫霞山,西北流入招遠東良河。按:《招遠志》不載此河。 大姑河
發源三螺山東麓。東北流經棲霞境,入福山界。
玉泉 在縣西北五十里。 古汀灣
在縣南十里。眾泉匯注,冬夏常溫,產蚌珠。 龍灣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水深莫測。 東水灣
在縣西六十里。 豯養澤
在縣東五十里。按:《齊乘》高密縣東北都濼,即古豯養澤。非此水也。
香島
在縣東南海中。去城百里,內無居民。
蠡島海口
在城東南九十里,島無居民,口亦久廢。 羊郡海口
在縣東南九十里。一名羊圈口。久廢。 鄧家流海口
在縣東南九十五里。久廢。 李家海口
在羊郡口東。久廢。 孤石港
在蠡島之東。大石攔截,船不能進。
注1:國魏明帝景初二年(西元238年)春正月,詔太尉司馬宣王帥眾討遼東。所謂“司馬懿征遼東”,指此。
注2:長廣城故址:《齊乘》:“長廣城,萊陽東五十里,貕(xī)養澤在西。漢縣,屬瑯邪,後漢屬東萊。高齊置長廣郡於中良城,後移郡於膠東,此城遂廢。此即中郎故城耳。石勒遣中郎將石同築此以防海,故名中郎城。”
注3:《齊乘》:“文登西南四十里有巨神龍龍祠,昌水出此山,因氏焉。”此處所說《齊乘》之誤,指此。另見下文文登縣。
注4:《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為人多矣。”杜預注:“聊、攝,齊西界也。平原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姑、尤,齊東界也。姑水、尤水,皆在城陽郡,東南入海。”楊伯峻注:“‘姑’即今大姑河,源出山東招遠縣會仙山,南流經萊陽西南。‘尤’即小姑河,源出掖縣北馬鞍山,南流注入大姑。合流南經平度縣為沽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寧海州
牟山 在州北七里。《齊乘》作東牟山。《續山東考古錄》云,牟平,以在牟山之陽,其地夷坦得名。《元和志》蓋溯縣所由名,非謂唐牟平在牟山陽也。《隋志》牟平有牟山,當在漢縣之北,今寧海牟山,後人附會,非是。(注1) 崔姑山 在州北八里。 繫馬山 在州東北十里。俗名戲山。《齊乘》云:“始皇於此繫馬。草生猶作繫結之狀。俗云繫馬础。” 侯至山 在州東北二十里。 金山 在州東北四十里。 石老翁山 在州東十五里。有石象老人,故名。又蒼山之側亦有石翁山。 盧山 在州東二十里。俗名蘆其山。《齊乘》云:“與大峴山、東牟山相連,上有望海臺。”石坳聚水,有小金魚,水涸則化為蟲,得水復生。 大峴山 在州東二十五里。《舊州志》:“盧山東有明王峴山。”疑即此山。有福善口,為東抵文、榮孔道。 九佛山 在州東二十五里。山石皆鐫佛像。 石子峴山 在州東五十里。與文登分界處。 大崑嵛山 在州東南四十里。《齊乘》云:嵎夷岸海,名山也,秀拔為群山之冠。《仙經》云:姑餘山,麻姑於此修道上昇,(注2)餘址猶存,因名姑餘。後世以姑餘、崑嵛聲相類,而訛為崑嵛。然,今人止名崑嵛。又有小崑嵛與之相連。今攷:姑餘山為崑嵛北峯,麻姑仙蹟具在崑嵛中峯,最高,名大白頂,一名大悲頂,人躋其巔,雖夏月不勝寒冽。其南瀑水飛注,不減匡廬(注3)。其下為无染山。西峯名煙霞山,有洞,名煙霞洞。距洞里許有神清觀,亭舍幽厰,飛泉激湍。銀杏樹大數圍,皆金、元間物。子規夜嗁,他山所無也。海上七真人皆修道於此。其前為石門山,巨石夾磴道如門。旁有蔣公洞、遼公洞(注4)。西南峯名牛心山,距州五十里。西北峯名蒼山,距州三十五里。其陰有石坡,長二里許。自上而下,石坎天成。為池者九,清澈見底,而深不可測。遇雨則飛瀑懸流如雪。土人以為有龍居焉,名九龍池。歲旱,禱雨輒應。此外,層巒疊嶂,名不勝纪。大抵崑嵛一山,三面距州境,東一面入文登界,實為寧、文之鎮山。諸山支庶,南北綿亙二百餘里。其間山路崎嶇,如黃壘等口數十處,皆出入咽喉之區。咸豐十一年,捻氛東駛(注5),文、榮兩邑就隘設防,又循山脊為長牆,賊卒不能入。洵乎(注6)海隅之障矣。《池北偶談》(注7)云:“崑嵛有山市,恒於清晨,遙望之,山化為海,惟露一島,島外波濤瀰漫,舟船往來,山下人但覺在霧氣中。” 輦道山 在崑嵛之北。相傳始皇東幸,修輦道於山脊,憑高望遠,以防不預。至今行跡宛然。東抵成山三百里,斷續相應。 瓦山 在州東南四十里,磴如瓦棱,故名。 黃堆山 在州東南八十五里。 胡山 在州東南九十里。 金牛山 在州東南九十里。 執鑪山 在州東南九十里。 神山 在州東南九十里。 龍洞山 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中有龍穴。 聖水巖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山麓有聖水泉,自石罅出,澄澈見底。東西有二源,一停一注,十二年一週,疊相更代。天將雨,則滴滴濺人衣裾。卜陰晴,屢驗。故曰聖水。上鐫王玉陽(注8)題“聖水巖”三字。旁有聖水洞,為玉陽修道處,上鐫“玉陽洞天”四字。洞平曠幽深邃,可坐百人,中有石像。 鳳山 在州東南一百三十五里。 黃山 在聖水鄉。 浮山 在聖水鄉。 快活嶺 在州南半里。東西岡阜環抱州城,上多古塚。 交山 在州南五里。本名焦山,土音訛“交”;又名蛟山。 浩浩山 在州南七里。 巋山 在州南三十里。有龍蟠石、虎蹲石、白雲居、清風亭、玲瓏洞 、仙子洞、文筆峯、西天門諸勝。又有山市,嘗於月夜見之,達旦始滅。 鷹觜山 在巋山南麓,石峯聳特(注9),高百丈餘。 光山 在州南三十五里。 松山 在州南四十里。 五罩山 在州南四十五里。一名五爪山。 四础山 在州南七十里。 烏山 在州南七十里。 團山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相連又有孤山。 崮山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相連又有寺山。 風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按:《北史》稱牟平有風山,即此。 嵠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 (山昔)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一名雀山。山麓有溫泉。相連又有鐸山,一名垛山。 兩欹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齊乘》云:“兩峯欹側相欹。并見《寰宇記》。” 松椒山 在州西南八十里。俗訛為“嵩焦”。國初掖縣趙士喆、萊陽董樵偕隱於此,(注10)後東去成山。《池北偶談》云:“松椒,即成山之西山,誤矣。” 皇庵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 橫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 鐵官山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漢置官鑄冶於此。 三海山 與海陽分界處。相連又有馬石山。 檠山 在州西三十五里。 荆山 在州西三十五里。 午臺山 在州西四十里。古名仵臺。 桂山 在州西四十里。一名貴山。中多洞穴。山腳一洞,東西通透,內有水,其深莫測。燃柴洞口,則煙從山後洞出。土人謂曾開銅鑛於此。道光間又陷一洞,中多石鐘乳,人爭採之。 鳳翅山 在州西四十里。 黃埠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 馬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上有古寨城舊址。 竹林山 在州西北四十五里。山中多楓樹。奇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沁水河 在州東五里。一名金水河。發源崑嵛諸山,又西納巋山、東受蒼山各水,北流,經繫馬山,東入海。距城稍近,明初,鄉民築堤捍禦,後屢次增築,長五百餘丈,至今倚賴焉。 龍泉河 在州東四十里。發源崑嵛山。北流六十里入海。 黃龍河 在州東南四十里。發源崑嵛山。南流七十五里入海。 太古河 即大白峯瀑布下流,西北流入沁水河。 黃壘河 在州東南百里。發源黃壘口。南流經金牛山、紅山、黃山眾流入之,又南至浪煖衛埠臺,入海。 鐵溝河 發源發雲山。南流入(氵厥)港。 (氵厥)港 發源三海山。亦名(氵厥)溪。東流至海陽界。入垛河。 辛安河 在州西十里。發源(山昔)、嵠二山,合流於辛安墩。故名。又北經譚家泊。入海。 五丈河 在州西十里。發源(山昔)山。行四十里,合澗、谷諸水,東北流入海。 雲溪 一名銀溪。發源金山之陰,南匯眾水,北流入海。
龍泉溫泉 在州東四十里龍泉集。乾隆間架屋其上,浴者便焉。俗名龍泉湯。 歸仁溫泉 在州東南一百十里。一名龜陰,即金之湯泉鎮。 鐸水汪 一源出浮山南麓,一源出浮山北麓,至南蘗崖,合而為汪。下流又為黑水汪。
栲栳島 在州西北十里。內無居民。 莒島 在州北海中。 櫳子島 在莒島東。內無居民。 車箱島 在州西北五十里。內無居民。 崆峒島 在州西北海中。去城百里。其東又有小崆峒島、夾島、東清島、西清島、鹿島。皆無居民。 浮山島 在州南海中。又有裏島、塔島。皆無居民。
養馬島海口 在州北十二里。一名筥島。舊海運往來經此。今小船可泊。島中多古墓。洪武間因倭患,徙其民,墓遂為人盜發,且去其碑誌。按:《南北史》劉寵(注11)墓在牟平,今失所在;而島中一墓甚大,土人呼劉氏墳,疑即寵墓,而無迹可據矣。《州志》又有營島,在州北十里,今無此島,疑即筥島之訛。 山石港海口 在莒島前。久廢。 戲山海口 在州東北十五里。小船可泊。 金山海口 在州東北四十五里,金山之西。舊名新海港。小船可泊。 郝慶海口 在州東北六十里。久廢。 龍門港海口 在州西北二十里。今淤塞,僅通漁舠。 清泉海口 在州西北五十里。小船可泊。 浪煖海口 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久廢。 上莊港 在州東四十里。
注1:《續山東考古錄》云:“牟平,以在牟山之陽,其地夷坦得名。”說的是漢置牟平,其治在今福山城西北15公里之古現。民國《福山縣志稿》:“《續山東考古錄》漢牟平故城在縣西北三十里。《隋志》牟平有牟山,當在縣境。查漢縣,境內之山惟磁石為最大。《府志》稱為邑之鎮山,當即古牟山,牟、磁音轉相通,後遂為磁山耳。”
注2:《仙經》、麻姑道教神話人物。據《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經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夀。過去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注3:匡廬:指江西盧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盧于此,故稱。又《盧山記略》云:“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際,隠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盧而命焉。”
注4:公洞,遼公洞。
注5:捻氛:捻軍的氣焰。捻子本為清初北方(蘇皖魯豫)民間秘密組織,在太平天國的影響下,咸豐三年(1853年),發動大規模起義。起義後的“捻”,被為稱捻軍。
注6:洵乎:洵,副詞,誠然、實在。乎,詞尾助詞,無義。
注7:《池北偶談》,清初筆記小說集。作者王士禎(1634—1711)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諡文簡,新城(今山東桓台縣)人。清初傑出詩人,博物家。
注8:王玉陽 (1142—1217) 名處一,號玉陽,今乳山人。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弟子。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奉詔進京為世宗皇帝講道;後於聖水岩結茅為庵,收徒佈道,創立全真教嵛山派。
注9:聳特:“聳”與“特”同義聯綿,高挺也。
注10:趙士喆(1593——1655),字伯浚,號東山,世稱文潛先生,掖縣人,明末清初著名學者,不滿於滿人統治而隱居遁世。著有《建文年譜》四卷 、《逸史三傳》三種三卷、《皇綱錄》六卷等。
董樵,字樵穀,號東湖,後易名朱山樵,明末清初詩人,萊陽人。明亡後,董樵隱居於成山。順治五年(1648年),董樵參與策劃了“于七起義”。因不滿於七對清廷妥協而再次隱居。
注11:劉寵:見施閏章序

文登縣
文山 在縣東二里。《齊乘》作文登山。《寰宇記》云:“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公頌德,故名。”今秦碑無存,元至正碑謂有秦廟,亦久廢。 盧山 在縣東十五里。 鵂鶹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一名金陵山。 石門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齊乘》云:“兩石聳立如門。” 牛仙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本名平山,以牛仙(注1 )曾居此,故名。 五箇頂 在縣南十里。五頂相連,尖峯峭削。 柘陽山 在縣南四十里。 五壘山 在縣南五十里。《齊乘》云,南北成行入海,如壘。 鐵槎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靖海司(注2)東南十六里。山連九峯,南瞰大海,其巔有龍窠,石上龍跡宛然。又有龍池,大旱不涸。有千真洞,壁上鐫石佛千餘,皆嵌於坎內,一名千佛洞。東有雲光洞,為王玉陽修道處。南麓有水簾洞,半浸海中。洞內有石珠二,將大風雨,輒激蕩有聲如雷,土人聞之以卜陰晴。每歲元旦,水必退,可步至洞門外,窺之窅然無際(注3);過日,則水勢汪洋,舟人第遙望而已。洞門鐫“水簾洞”三字。《齊乘》云,文登正南鐵查山,東連斥山,甚奇秀,圖經不(弗)載,豈古與斥山為一歟? 萬石山 在縣西南十里。下有石屋,可容數人。巖畔鐫“萬石山”三大字。 馬鞍山 在縣西南十餘里。中多石洞。 昌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齊乘》云:“昌水出此山,因氏焉。南合黑水,北納昌陽湯,通名昌水。西南過萊陽,會五龍水,南入於海。”昌陽湯在文登西七里,《舊志》因之。按:漢昌陽城在昌山之陽,《寰宇記》云,在文登西南三十里。文登故城今不可考,據《通志》所紀,實為海陽之昌山,與此山無涉。《文登志》亦不載昌水,昌陽湯雖在縣西,亦不能越崑嵛諸山而西流也。《續山東考古錄》以為漢縣昌陽在今文登,亦屬附會。虎巢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舊有虎穴,故名。 耙山 在縣西南五十餘里。 撇篲山 在縣西二十里。 長學山 在縣西四十里。按:《三齊記略》,伏琛《齊記》(注4):“漢鄭康成居不夜城南山中教授,遭黃巾亂,與弟子崔炎、王經揮涕而散。”即此。 紫金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紫金洞,一名紫府洞。其南又有東華洞,皆馬丹陽修道處。東華洞西五里有兩石屹立,高數丈,狀如彩月,名月牙石。隨石窪棱皆書《道德經》,錯綜成行。山北有泉,名靈源泉。 綠山 在縣西六十里。鳥道崚嶒,人迹罕到。崑嵛以東諸峯羅列,而此山尤著。 丫角山 在縣西六十里。 鐵官山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漢嘗置鐵官,鑄冶於此。 管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奈古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威海司西。 古陌山 在威海司北。秀削如屏。西北一帶,峭壁臨海。下有洞,名水龍窩。狀如城門,乘舟入,蜃氣騰上,不敢久泊。歲旱,洞起雲霧,則雨。其西又有旱龍窩,口細如缶,匍匐入,內容數十人,燃炬照路,則百竅煙飛,亦奇觀也。又西北海中有巨石,圓而色黑。相傳明萬歷初,漁人夜見隕星於此,化為石,今名星石。 鵰窩山 在威海司東北。有鵰育雛其上,故名。明季,土人多避兵於此。 松頂山 在鵰窩山西。上平厰,可容數百人。明季,避兵獲全甚眾。 老鴉山 在威海司西南。天旱祈雨輒興。雲黑如羣鴉,故名。又名喜雨頂。 挂榜山 在老鴉山側。遙望如列榜,故名。 佛兒頂 在掛榜山東。歲旱,見雲生頂上,即雨。 裏口山 在挂榜山西南。上有亂石,堆塔數處,傳為仙靈(注5)所築。 文筆峯在威海司南。 金線頂 在威海司東南。 燒車嶺 在縣北三十里。 白鹿山 在縣北四十里。唐時,獲白鹿於此。 幞頭山 在縣北五十里。以形得名。 艾山 在縣北七十里。 丰山 在縣東北二里。 駕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為始皇駐蹕處。 著棋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頂有石枰,方丈許,相傳為仙人圍棋之所,故名。《一統志》作正棋山。
暘谷 在縣西六十里。俗傳為羲仲賓日處(注6)。
城東河 在縣城之東。一名郭家河。發源丰山,入送駕河。 高村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發源駕山,南流至望海口,入海。 城南河 在縣南半里。西南入海。 抱龍河 在縣南一里,發源駕山,西南流經駕山店、文登營,入木渚河。 木渚河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會六河之水,南流至姚山頭,入海。 白龍泉河 在縣西南四十里。 惠民河 在縣西南五十里。 小河 在縣西南五十里。發源鐵官山,南流,入木渚河。 送駕河 在縣西三里。發源著棋山,西南流經蔣家泊,至文星石,入抱龍河。石在沙際,遇水衝石,見其年必有登科者,故名。 古橋河 在縣西四十里。源出丫角山,南流,入木渚河。 劉家河 在縣西北十里。發源韓家山,南流,入木渚河。 板橋河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發源崑嵛山,南流,入木渚河。 石頭河 在縣西北九十里,威海司西南。東流,入海。即古石落村之石落河也。發源桃花嶺,伏雨滂沱,則大石浮出,取之不盡。 羊亭河 在縣北六十里。發源艾山,西北流,入海。 柘埠河 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導谷,中經溫泉,北入榮成界。
七里溫泉 在縣西七里。俗名七里湯,即昌陽湯。二泉并發,一熱一冷。《齊乘》云:“昌陽湯極清温,名如意湯。”《圖記》(注7):文登有溫泉七所,此為最。康熙間,知縣王一虁(注8)鑿巨石為浴盆,注泉其中,上覆瓦亭。 呼雷溫泉 在縣東南四十里。病寒溼、瘡瘍者洗之即愈,俗名呼雷湯 。 洪水瀾溫泉 在縣東北二十里。俗名新汪湯,又名車家湯。 溫泉 一在縣南三十里。俗名湯村,湯今淤;一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河中,水獨溫;一在威海司東門外,今潛移海中,熱如故。 甘泉 在縣西三十里。自石穴出。 馬蹏泉 在靖海司南里許。形如馬蹏,潮至,四圍皆鹹,中仍甘可飲。 蒙泉 在威海司西北。出石窟中,水潔而甘,大旱不涸。土人釀酒,號小惠泉。
龍灣 在縣西二里。水邊石土淤為田。 長灣 在縣東三十里。長一里,深不可測。 鐘灣 在縣南四十里。《舊志》云,金鐘灣內有鐘二,一取置東門上,一在水中,將雨,則自鳴如牛。 鷂子圈灣 在縣西南四十里。有水洞,深不可測。 五龍池 在縣西四十里。 九陽池 在縣西五十里,紫金峯後。其池有九:曰玉華、曰金蓮、曰龍吟、曰虎嘯、曰化生、曰嬰姹、曰王母、曰洞天、曰彩雲,皆馬丹陽是所名。旱澇水不增損。 荷花池 在威海司城內。
延真島 在縣東南一百里海中。上有營壘故址。 墨島 在縣東南九十里。其東又有耳島,皆無居民。 蘇門島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海中。一名蘇山島。《山海經》云:“蘇門日月所出。”島名本此。隆冬,耐冬、茶花極盛,有泉甘冽,內無居民,春夏之間頻見海市。 邢家島 在蘇門島西。 五里島 在縣東南海中。內無居民。 蘇心島 在縣東南海中。其側又有雙柘島。 張濛島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內無居民。 環石島 在縣南海中。內無居民。 裏島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靖海司東。內無居民。 姑嫂島 在靖海司西三十里海中。有二石相隔里許,相傳有姑嫂投海化石,春夏海市多出其上。 甕島 在五壘島東。內無居民。 桑島 在五壘島西,內無居民。 竹島 在縣北八十里。舊名竹島寨,寨址尚存。 劉公島 在縣北九十里海中。有田可耕,多林木。為威海司東南屏捍。舊有辛、汪二里。明初,魏國公徐輝祖徙居民於近郭。萬歷末年,知府陶朗先復招人開墾、納稅。(注9)其東又有雙島。 日島 在劉公島南。一名衣島。內無居民。春夏常有海市。 黃島 在劉公島前稍北。又有青島、墨島,皆無居民。 楮島 在縣西北百里海中。內無居民。
望海島海口 在縣東南五十里。島無居民。口亦久廢。 朱家島海口 在縣東南一百里。俗名朱家圈,小船可泊。 琵琶島海口 在縣東南一百里。島無居民,口亦淤,船不能泊。 馬頭觜海口 在縣東南一百里。今淤,僅通漁舠。其東接榮成界。 長會海口 在縣南六十里。僅通漁舠。又有三岔汪海口,今不知處。 五壘島海口 在縣西南八十里。島無居民,上有營壘故址。口外多礁石,船不能泊。 柳埠海口 在靖海司東北二十里。久廢。 靖海司海口 在司西,一名龍王廟口。小船可泊。 張家埠海口 在縣西南五十里。小船可泊。 姚山頭海口 在縣西南八十里,窰頭島下,一名窰頭口。久廢。《舊志》有遠島寨城,疑即此。 雙島海口 在縣北七十里。今淤,僅通漁舠。其西為雙島港。 長峯海口 在縣東北八十里。久廢。 九皋海口 在縣東北九十里。久廢。 威海司海口 在司東。商船可泊。 羊角港 在縣南四十五里。 白蓬頭港 在縣南百三十里。 邢家港 在縣西南六十里。 千八港 在縣東南六十里。北至順天,南至江寧,水道各一千八百里。故名。 鈄口港 在縣東南一百里。 大汛港 在縣東南一百里。 鹿鬬口港 在縣西北百里。 麻子港 在縣西北一百里。 石島港 在縣西北一百里。
注1:牛仙不知何許人。卜居縣東南平山之陽,結茅棲息其中,冬夏不易衣,常數日不舉火。丹成,山前崖葰,掘取煮汁,和丹服之,與一童子俱飛昇。素養一青牛,出則騎之,牛飲葰遺汁亦隨仙去。不留字,鄉稱為牛仙。因改為牛仙山云。(見道光《文登縣志》)
注2:司:只負責軍士守備而不管理地方軍事的單位。雍正十三年裁衛,改設巡檢司。靖海司、威海司皆此。
注3:窅然:窅yǎo,窅然,形容深远的样子。
注4:《三齊記略》、《齊記》:《三齊記略》又寫作《三齊略記》,與《齊記》、《三齊略》、《三齊記》實為一書,晉時伏琛所作。
注5:仙靈:神仙。晉左思《吳都賦》:“圖以雲氣,畫以仙靈。”南朝宋鮑照《代升天行》:“從師入遠岳,結友事仙靈。”仙灵,即神仙、神灵。
注6:羲仲賓日處:見卷一疆域(注16)
注7:《圖記》:當指《鴻雪因緣圖記》,清麟慶著。麟慶(1792—1846),姓完顏氏,字伯余,號見亭,清滿洲鑲黃旗人。麟慶曾宦游大江南北,所至之地皆不廢登臨,並將自己所曆所聞詳加記錄,另請當時著名畫家汪英福、陳鑒等人按題繪圖。另著有《黃運河口古今圖說》、《河工器具圖說》等。
注8:王一虁:大興生員,康熙五十五年任。
注9:徐輝祖(1368—1407年)濠州(治今安徽鳳陽)人。明代大將魏國公徐達之子,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數出練兵陝西、北平、山東、河南。達薨,嗣爵。(見《〈明史•列傳第十三》) 
陶朗先:浙江秀水人,吳江進士,按察使。萬曆四十三年任登州知府(見《府志•前秩》)

榮成縣
成山 在縣東三十里。為邑鎮山。《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過黃、腄,窮成山,三十七年自瑯邪北至榮成山,因會海神於此。又曰神山。《封禪書》八神,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注1)《漢志》作盛山。武帝太始三年,禮日於盛山。蓋古字通用。《齊乘》云:“山斗入海,旁多椒島。海艘經此,失風多覆,海道極險處也。” 召石山 在縣東四十里,成山之東。《齊乘》引《三齊略》云:“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下海,城陽一山石,岌岌相隨而行。石去不駛,神人鞭之見血。今召石山石色皆赤。”《齊記》云:“始皇造橋觀日,海神為之驅石豎柱。始皇求與相見,神曰,我醜,莫圖我形,當與帝會。始皇從橋入海四十里,與神相見。左右潛以足畫神形。神怒曰:帝負約,可速去。始皇轉,馬前腳纔立,後腳隨崩,僅得登岸。今驗:成山東入海道水中有豎石,往往相望,似橋柱之狀。又有柱石二,乍出乍沒。伏琛云:‘始皇渡海,立此石標之,以為記云。’”(注2)夫人山 在縣東海岸。又有蒼山、武梁山、氈襪山,連屬綿亙三十里。 馬山 在縣南八里。山形似馬,故名。 祈雨頂 在縣南八里。祈禱雨每驗。 峩石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黃寶山 在縣南四十里。 青山 在縣南六十里。 牢山 在縣南七十五里。上有石洞。 玉駕山 在牢山南二里。 龍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峭壁如削,中有龍窩山嶺,巨石對峙,俗名南天門。下有龍池,極旱不涸。又海邊石壁下有朝陽洞,相傳為雷震所開。舊名竹林洞。 夾子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一名筆架山。 南崮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石穴,其深不測。 西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國初,董樵隱處。有柳港、綠堆、梅花嶺、鳴琴澗諸勝。 羣仙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與西山相接。 雁門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一名雁門口。 潯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水出山腹,名聖水。王玉陽構庵其中,東抵蒼龍山,南際赤鳳嶺,西及虎頭崖,北接玉龜頂,林泉甚美。山東十里又一山,其巔有水,冬夏不涸,土人名琉璃甕。山陰有孔道,曰百丈口。琉璃甕東五里,峭壁中開,曰風門口。其東有古蹟頂,煙巒聳簇,極為勝觀。 香山 在古蹟頂南十里。 仙姑頂 在縣西南七十五里。 高洛山 在縣西南一百里。 南峩石山 在縣西南一百十里。 斥山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跨文、榮兩縣界。《爾雅》:“東北之美,有斥山之文皮焉。”《齊乘》云:“蓋以海濱廣斥得名。”(注3) 黃埠山 在縣西五里。相傳為榮山,殊無據。 鳳山 在縣西二十里。 豆山 在縣西四十里。其土宜豆。故名。東北有星皃山。 龍門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石洞,山後懸崖飛瀑下注。石窟,陰雨吼聲如雷,名龍甕。 崮山 在縣西七十里。山壁有石窗,方丈餘,名仙人窗。下有足迹、杖痕,在盤石上。
馬到河 在縣南二十里。相傳,唐時征東將軍失馬,至河而得,故名。 沽河 在縣南七十里。發源文登駕山。匯眾流至斜口,入海。 孤泊河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發源古蹟頂。經崖頭集至孤泊,入海。 灘裏河 在縣西南九十里。 不夜河 在縣西三十里。 龍口河 在縣西四十里。發源龍門山,即瀑布下流。 橋頭河 在縣西六十里。發源文登諸山,東流入縣境。經堆前,會七老婆河,至蒲灣,入海。 柘埠河 在縣西七十里。發源文登導谷中。北入縣界。至崮山後,入海。
溫泉 在河中,雖隆冬,常溫。 毒泉 在石島北五里。人畜飲之,輒病。旁有碑記。 龍眼井 在縣西南二十里,杏林村北盤石上。圓徑不盈尺,而深不可測,經旱不涸。
飲馬池 在成山東北。方廣十餘里。相傳秦始皇飲馬於此。
青磯島 在縣北海中。產文石。 雞鳴島 在縣西北二十里海中。島內有田可耕。西偏亦產文石。 海牛島 在縣東北海中。 海驢島 在縣東北海中,去城二十里。島內耐冬花極盛。又名東華島。內無居民。 禇島 在縣東南一百七十里。旁有竹島。 鏌鎁島 在縣東南一百七十里海中。相傳有漁者獲劍於此,故名(注4)。按:島旁居人多慕姓,疑是慕家島之轉音也。又島西有帆石,突波屹立。 黑石島 在鏌鎁島東十里許。有二洞,深不可測。旁有數島連絡映帶,春夏之交多見海市。正東又有孤石島。 王家島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西與文登接界。
朝陽海口 在縣西北十五里,即橋頭河入海處。漁舠可通,亦無居民。竃埠海口 在縣西北七十里。船不能泊,亦無居民。 海埠海口 在縣西北八十里。船不能泊,亦無居民。其西與文登接界。 蝦口海口 在縣東北二十里。船不能泊,亦無居民。 龍口崖海口 在縣東三十里。無居民,商船可以避風。 駱駝圈海口 在縣東三十里。久廢。 李叢觜海口 在縣東三十五里。久廢。 馬山海口 在縣東南八里。外有攔海沙一桁,內為小海,漁舠可通。 神堂海口 在縣東南十五里。久廢。 俚島海口 在縣東南三十里。往來商船多泊於此,市廛頗盛。 佳雞汪海口 在縣東南三十餘里。久廢。 青魚灘海口 在縣東南四十里。漁舠可通。 倭島海口 在縣東南四十里海中,與青魚灘口南北相向。小船可泊。 斜口海口 在縣東南八十里。一名啣口。小船可泊。養魚池海口 在縣南八里。無居民、市廛,舊為東汛屯戰艦處(注5)。 桑溝海口 在縣南四十里。俚島之西,久廢。 石島海口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南北商船出入成山頭必泊於此,口內可容五六百艘。市廛茂密,亦要區也。 文石灘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海濱碎石零星,文理多成山水、人物、鳥獸、草木之狀。故名。然佳者頗不易得。
花斑石 在縣南二十里。孤立海中,高數丈,天生花紋如錦。知縣曾選達改名起鳳石。
注1:黃:黃縣;腄:棲霞地,漢為腄縣地。
斗:北斗。“斗”作副词用,是说成山山脉如北斗,曲曲折折延伸到大海之中。 
资料:《魏志》:太和六年,孙权使周贺等使辽东,时魏遣田豫督青州军,自海道伐公孙渊,不能克。豫知贺等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陲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遂辄以兵屯据成山。贺等还至成山,遇风,豫击斩之。《唐史》:显庆五年,苏定方讨百济,自成山济海。(《讀史方輿紀要》)
注2:岌岌相隨:岌岌,高峻危險貌。岌岌相隨,猶言顫顫巍巍跟隨着。
石去不駛:猶言這塊石頭慢慢騰騰,走得不快。駛,疾速。
圖:作動詞用,即描畫、繪制。潛以足畫:猶言暗暗用腳來描畫。
崩:指橋梁崩塌。
注3:斥山之文皮:釋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屬。其皮毛有文采、細縟,故謂之文皮焉。”
廣斥:“廣”與“斥”同義連綿,寬廣也。
注4:出典於晉干寶《搜神記》: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幹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僕。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于湯鑊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墜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複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辨。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
注5:汛:軍隊守備區域。見前注。屯tún,駐守。這里指停泊。

海陽縣
望石山 在縣北二里。形如飛鳳,亦名鳳山。拱衛縣城,東為垛山,西為神童山。 嵩山 在縣北十五里。峯巒奇秀若嵩嶽,故名。為邑鎮山。 帽山 在嵩山北。 鏡山 在縣北二十里。 招虎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上有飛瀑,稱巨觀。俗傳,山險多虎,故名。其北一山,名仙人盆。 北松山 在縣北四十里。 臥山 在縣北,其南有山,名黃石崖;東北有山,名十八盤。 林寺山 在縣北一百里。元曾置金場於此。 三海山 在縣北。南為吉字頂,北為下嵐頂,迆西為黃嵐頂。 環岱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 玉皇頂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頂出雲即雨。遇旱,里人祈雨,立應。其中峯極高峻,人迹罕至。有鐵錨橫置其上,望之形甚鉅。 菩薩頂 在縣東北四十里。 筆架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七姑頂 在縣東北四十里。 叢麻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叢麻院後山有二洞:上一洞內有石竈、石床牀,壁間有僧迦趺坐像,似鐫於石者,相傳,昔有異僧焚修(注1)於此,遂留此迹;下一洞可容數百人,咸豐十一年,土人多避兵於此。 無極山 在縣東北。 竹島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 垛山 在縣東二十里。 唐兒山 在縣東三十里。 黃庵觜山 在縣東四十里。 乳山 在縣東五十里。 岠嵎山 在縣東五十里。宋慶歷六年,岠嵎山摧。金楊安兒叛(注2),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即此山也。中有火龍洞,幽邃莫測。洞內石壁有一龍,非鐫非畫,意態如生。又有連真洞。山西北有泉,懸流千尺,聲震山谷。其旁有石山、馬鞍山、英石山、牛角崮、東斗崮、卦山、孔山,皆其支庶。 嶽姑頂 在縣東九十里。相傳麻姑修道處。其北為寧海界。 崮山 在縣東一百里。 藏龍山 在縣東。 劉公嶺 在縣東南。 墮姑山 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 梧桐山 在縣西南。 玉龍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下有穴,深不可測。中有物如蛇,色白而鱗,狎之不螫,俗呼為小龍。一名小龍山。 黃山 在縣西南。 九陵夼 在縣西南。山有瀑布。 七子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齊乘》云:“山有八峯,大峯居中,餘若子然。” 文字山 在行村東北。 青山 在縣西五十里。 大山 在縣西七十里。 昌山 在縣西七十里。其南為漢昌陽城。此古昌山,至萊陽昌山,則以隋昌陽城得名;文登昌山則因《寰宇記》而附會也。又《續志》云,萊陽昌水發源於此,殊誤。三駕山 在縣西八十里。三峯巍起,宛如筆架。 榆山 在縣西八十里。 天門山 在縣西北。 老彭山 在天門山西北,其旁有于山。福臺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西接萊陽界,即福阜山。 觀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一名確山。南有觀陽城故址,其東北有晶山。 槐山 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
田次塚河 在縣東十里。 劉家莊河 在縣東二十里。發源仙人盆,經盤石店至辛家港,入海。 乳山河 在縣東五十里。 垛河 在縣東北五十里。發源寧海鐵山村,經神童廟入縣界。至黃山觜會(氵厥)港,至乳山口,入海。 夏村河 在縣東北八十里。 黃家河 在縣西二里。 沽頭河 在縣西四十里。發源天門山,西南流入海。 紀疃河 在縣西四十里。發源老彭山。至潞疃,入海。 昌水河 在縣西七十里。有二源:一發招虎山,一發林寺山。至峴子口合流。經昌山西南,入萊陽界。 嵩潛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 白沙河 在縣西北六十里。發源福臺山,經寨頭,至石馬灘,入海。 廢城河 在縣西北一百里。即古觀水,今名發城河。 行村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自行村口,入海。
甘泉 在縣南二里海濱,出石罅中,極清冽,潮汐汨沒,味不少變。 朱家井 在聖廟後。明末胡指揮殉節處(注3)。
洪海池 在縣西南四十里。中多蓮芰。
黃島 在海陽所西海中。 腰島 在黃島西。 棉花島 在乳山口東南海中。上有朝陽洞。 母豬島 在海陽所南海邊。內無居民。 大竹島 在縣東南海中。其東又有小竹島,內無居民。 小青島 在乳山口外海中。有沙路一線可通。 牙島 在縣南海中。一名鴨島。又有麥島、灰島、草島,俱無居民。 古盧島 在縣西南海中。一名魯島,內無居民。 千里島 在縣西南海中,內無居民。 土埠島 在古盧島西南。一名士鼓。內無居民。其東南有水島。 宮家島 在縣南海中。內無居民。 泥島 在縣南海中。內無居民。 馬官島 在縣西南海邊。島傍有孤石,西接萊陽界。
黃島海口 在島下。久廢。 南泓海口 在乳山北。久廢。 西泓海口 在縣東南。久廢。 琵琶海口 在西泓口西。久廢。 龍山海口 在縣東南。久廢。 乳山海口 在縣東六十里。舊在安家西港,名泊船湖,乘大潮始得入。後移於旗杆石,後又移於乳山之西英石山下,名曰西口,商船往來可以停泊。旁多礁石,巨艦不能出入。 草島觜海口 在徐家口東。久廢。 徐家海口 在縣南。久廢。 羊角盤海口 在縣西南。久廢。 朝裏海口 在縣西南。久廢。 魯家海口 在行村南。久廢。 遲家海口 在魯家口西。久廢。 丁字觜海口 在行村東。久廢。 何家海口 在縣西南,馬公島東。久廢。 行村海口 在縣西南八十里。今淤塞,船不能泊。
徽村洞 在縣東北,徽村七祖院後。入之,黑暗,行半里許,洞盡。登山,大石環列,中有一石,酷肖虎踞。而無路可下,仍由洞出。
鳳棲石 在縣南門外,有石突起。相傳,明末有鳳棲於上。一名鳳臺。又,縣西二里海灘上有石如虎,以建墩於此,名虎墩石。相傳,明萬歷間,村人常夜見虎,又多失牛、羊,捕之不得,遂疑此石,鑿其後股,患頓息。又黃崖村西大灘有石如馬,相傳,宋元嘉三年有河馬見於水,留形於此,名河馬石。又縣北七十里,沙積成堆,俗名三把沙,大小三峯矗立,上橫一石,殊乎正。每山澗水發,多漫石而下,水退,仍如故,名沙擎石。又縣西北五十里有石,其大如屋,南面鑿成大像,土人呼為石佛。
注1:焚修:焚香修行,泛指凈修。清心寡欲地打坐、沉思、冥想、觉悟,不与外界接触。
注2:岠嵎山摧:“宋慶歷六年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則海底有聲如雷。”(見《宋史》卷六十七)  
金楊安兒叛:楊安兒(?—1214年)益都人。金大安年間,因不滿金人統治,聚眾起義,因穿紅襖作標誌,故稱“紅襖軍”。成為義軍山東領袖。後降金,為刺使、防禦使。金大安三年亡歸山東,再次起兵反金。佔領山東東部數州。貞祐二年(1214年)攻克萊州、登州,並在萊州建立政權,改元“天順”。後遭金朝鎮壓。年底,取道岠嵎山乘舟入海,為舟人曲成陷害,墮水而死。(見《金史•列傳第四十》)
注3:明末胡指揮殉節處:指大嵩衛指揮僉事胡來順事。崇禎末,李自成陷燕京,來順聞變,投朱家井,家急求之,得不死,恚甚。遂棄家逃遁,不知去向。

附風景

蓬萊縣
仙閣凌空 即蓬萊閣。詳古蹟。 神山現市 每春夏交,海市輒見。  獅洞煙雲 天將陰雨,洞每出雲。 萬斛珠璣 即彈子窩。 漁梁歌釣 珠璣巖下,奇石亙空若梁,多把釣其上。 日出扶桑 舊作碧浪金烏。晚潮新月  澄波萬里  漏天銀雨  銅井含靈 俗呼銅井金波。  海嶠煙霞  勝地溫泉 即溫石湯。  以上二條縣志不載,照《舊志》錄入。又有萬歲喬松,今不知所在。

黃縣
萊陰古畤 即月主祠。  盧山勝景  文峯翔鳳 即鳳皇山。 九峯仙蹟 即掇芝山。  桑島蜃樓   (山母)屺收帆 島北為龍口,海艘聚止處。  寒泉滌暑  南樓環翠 即南城上,魁星樓東南諸山環列如屏。  

福山縣
之罘朝日  仙峯夜月 在崱岦山。  磁山瀑布  煙臺海市  長堤新柳 即城東兩堤。  古寺奇泉 詳寺觀。  峇盧煙雲  石門春波 在之罘山。

棲霞縣
翠屏出雲  艾麓溫泉  城頭朝霞 舊謂,縣城每天曉輒有丹霞流宕,因以名縣。  方山晚市  長春仙井 即仙源泉。  筆峯觀日 鉅齒山三峯如筆,有鉅齒合名,築筆山之句。  方堤新柳 堤為知縣方傳植所築。  外泮瑞蓮 東門外有塘,名王家灣,在學宮東南。光緒二年用作外泮,次年蓮開並蒂。 以上三條為縣志所新增者,以《舊縣志》所載“岠嵎金牛”,事涉荒渺;“龍石印迹”、“虎洞斑文”皆年深剝落,故易之。

招遠縣
普照晨鐘 舊傳,此鐘隨海潮至,土人置普照寺,今亡。  溫泉晚浴 在滾泉山。  黃岡返照 架旗山之東岡。  張畫先春 山之中峯一片地,冬無極寒,百卉未甦,句萌先坼。  架旗陰雨 每雲起山麓,不三日必雨。嶺有潭,深不可測。相傳與海通云。  祥光煙月 雲屯最高峯為祥光觀。  公署喬松 察院階側,雙松夾峙,蓋數百年物。今亡。  仙洞石門 即斑仙洞。

萊陽縣
游仙避暑 即游仙宮。詳寺觀。  馬山夕照  望石游春  旌旗曉霽  招虎晴嵐 今屬海陽。  七子聯峯今屬海陽。  五龍匯漲  挺城牧笛 即故萊陽城。詳古蹟。

寧海州
范園春曉 詳古蹟。  龍門歸帆  即龍門港。  龍池歕雪  海市雲收 城北一帶多見之。  荆巖古寺   白墖殘陽 在城南里許,快活嶺南,有白雙石墖。 崑嵛疊翠  牟臺秋望 詳古蹟。  石洞煙霞  盧峯霽雪

文登縣
古城不夜 今屬榮成。 靈水長春 即七里湯。  峩石瀛波 今屬榮成。  蘇島海市   鐵槎聳秀   崑嵛層嵐   呂枰仙踨 在著棊山,俗傳為呂純陽遺迹。  秦橋古蹟 今屬榮成。

榮成縣
不夜古城 詳古蹟。  秦橋遺蹟 詳古蹟。  峩山瀛波  牢山雲洞  龍眼神井  琉璃寶甕 在潯山。  花斑彩石  百丈盤崖 即潯山百丈口。

海陽縣
龍山遠照 即小龍山。  虎墩魚浦  東門海市 城去海僅二里,每見海市。  鳳臺出日  玉山卜雨 即玉皇山上有玉皇廟,頗狹小,歷久不壞。  沙峯擎石  岠嵎瀑布  鳳城煙雨  招虎晴嵐  七子聯峯  舊有高頂仙踨、嵩院藏經、奇峯虎踞。光緒六年新修《縣志》皆易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20:17 , Processed in 0.11343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