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64|回复: 4

[文学] 《流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1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萤》杂志 (1-4期) 刊名:《流萤》杂志
主编:中国大学英文学会
出版:中国大学出版部
期数:1-4期
刊行时间:1930年
格式:   PDF
清晰度:清晰

[ 本帖最后由 圆悟克勤 于 2012-2-8 11:3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萤》第一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萤》第二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期、第四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流萤》
贺宏亮(成都)
顷读姜德明先生《关于<流萤>》一文(刊于南京《开卷》第十二卷第6期,页25、28,2011年6月),他谈到三种名为《流萤》的刊物。按照出版时间,第一种是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在成都岷江大学发行,封面由周作人题签的《流萤》(收录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中),页11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二种是中国大学英文学会一九三〇年出版的文艺刊物,姜先生存有一九三〇年十月出版的该刊第三期,他提到:“在编者后记中透露,本期中有好几篇文章已被校方抽掉,显示着刊物的命运不佳,是否就出版了三期也难说。”第三种是张向天与几个同学一九三三年在中国大学读书时合办的文艺刊物《流萤》。
姜先生只存有第二种即一九三〇年版《流萤》第三期,没有见到过一九二八年版和一九三三年版的《流萤》。
姜先生未见到的两种《流萤》我也未曾寓目,但我手边存有第二种即一九三〇年版《流萤》第一期至第四期,可以回答姜先生的疑问并对他的文章做一些补充。
《流萤》第一期出版于一九三〇年三月一日,正文共计八十页,出版者是“中国大学出版部”,编辑者是“中国大学英文学会”,印刷所是“中国印刷局”。本刊预计全年出版八期,每期定价八分,全年定价五角。编辑者赵漫在该期最后写有一篇《作为后记》,说到“只要不是印刷费的困难,每班都应该有一种定期刊物,——自然是在学校里,作为大家说话的地方”,并对这一期的主要文章做了简单介绍。
《流萤》第二期正文共计八十六页,其出版日期,书后印的是“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一日”,但编辑者杨活在该期最后写有一篇《编后余谈》,文末所署时间为“一九三十,四月二十三”,所以可以肯定刊物自第二期开始就没有能够按期出版。杨活说到因为赵漫忙于毕业论文,所以本期由他编辑,他再次在文章中回应了“英文系该不该出中文刊物”的问题,并对本期主要文章做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杨活说到,“听说诸城还在被围着,因而前期不曾登载完的梅特灵的‘人心’的译者孟曼,到现在还没有回到北平。听说有他的全家死亡的消息,当然他也有性命之忧,因而我们的‘流萤’也间接的受了影响,而‘人心’也不能继续地登载。”
《流萤》第三期,即姜先生所存的那期,正文共计一百二十四页,其出版日期,书后印的是“中华民国十九年十月一日”,但编辑者杨活在该期最后《后记》文末所署时间为“1930,10,20,深夜”。我从《后记》看出的信息,倒不是姜先生所说:“本期中有好几篇文章已被校方抽掉,显示着刊物的命运不佳。” 《后记》里面说:“原因是:有几篇稿子‘应当斟酌’——也许是写得太不好;我于是把稿子拿回家中另编了一次 ‘应当斟酌’的几篇稿子,以我在手的编辑的威权,毫不迟疑地把它们都删去了。记删去的有刘稚的论文‘新兴文学的面面观’,赵漫的诗‘动了’,我的不成东西的诗‘啼吧,杜鹃’,此外还有几篇小说和随笔。”可见把文章抽掉的并非姜先生所说的“校方””,而是编辑杨活。杨活在《后记》最后还提到,“可喜的是我们的孟曼逃出了诸城之险而安然地一度来到北平,因此第一期不曾载完得‘人心’,隔着第二期而在这一期上面接上了。”
另外,姜德明先生在《关于<流萤>》中说到,“第三期《流萤》上刊有前两期的目录,似乎都是同学们的创作或译作,未见教师和校外作家的文章”,其实,在创刊号上,赵漫《作为后记》中论及张崧年的《生之反映》时说“我们希望张先生毫无顾忌地常常指导我们。”(页80);第二期中杨活在《编后余谈》中说,“这期的稿子,除过张崧年先生的‘书评’和励青君的‘午夜的归来’,其余都是我们自己的。”(页85);第三期上也有“励青”的《逃避》。可见姜先生的猜测不对,《流萤》前三期上均刊有教师或校外人员的文章。
《流萤》第四期,正文共计一百〇三页,书后印的出版日期是“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一月一日”,杨活在该期最后《尾声》所署时间为“十二月二十二日”。《尾声》中说到“我们‘英国文学系’的同学的投稿不大踊跃”,看来刊物维持比较困难。套用姜先生的话,是否就出版了四期也难说。
《流萤》作为大学校园文艺刊物,存世数量较少,但其上发表的文章,质量尚佳。《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等多种现代文学期刊研究资料都未曾著录,因此,我略作介绍如上。另外,《流萤》第一、三、四期的最末,还附印有中国大学另一种文艺刊物《绮虹》第四、五、六期的详细目录,这也是一份几乎未被人提及过的现代文学期刊的珍贵资料。
                                             2011年7月于成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6-18 21:06 , Processed in 0.09635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