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修《永清县志》是新派地方志的代表作,章学诚是新派修志的倡导者。他在批评旧志,纂修新志的实践中,提出保证质量的四个要素:简、严、核、雅,并创立地方志“四体”:皇恩庆典宜作纪,官师科甲宜作谱(表),典笈法制宜作考(志、略、书),名宦人物宜作传。又把纪、谱(表)、考、传“四体”发展成“三书”,即“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这样,“纯著述体之通志,可以肃括闳深,文极简而不虞遗阙。”(章学诚《修志十议》) 新旧修志理论的区别在于:新派无一语不出于己,旧派无一语不出于人;新派依史体修志,旧派依统一志体修志,但仍注意史法的应用;新派重视当代文献和地方档案,旧派注重地理沿革的考证;新派以构思精深见长,旧派以考据精确见长。 由于旧派人众势大,又仰承政府“功令”支持,章氏主修的和州、亳州诸志及《湖北通志》或受排斥,或被篡改,唯有《永清县志》保存完好。
——以上摘自《文史知识》总第22期,朱士嘉《清代地方志的史料价值》
[ 本帖最后由 畸人 于 2011-7-17 20: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