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以爲”、“奚以爲哉”、“奚以爲哉也”
《論語·子路》唐石經:“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定州出土的漢簡本:“子曰誦詩三百受之正不328……奚以為329”,恢復漢熹平石經碑“子曰誦詩三百受之正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集解》:“專猶獨也。”《考文補遺》:“古本:亦奚以爲,‘爲’下有‘哉’字,一本同。” 吉田篁墩言:“奚以爲,《舊版》、《宣賢》本‘爲’下有‘哉’字。”《漢書·藝文志》:“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案:唐石經、唐卷子本、正和四年鈔教隆本、大永本、應永十七年鈔本、清原良枝跋鈔本、宣賢判鈔本、侍從三位入道清原朝臣跋本、清原枝賢跋鈔本、斯3011、正平本《集解》、京大藏清原良兼鈔本《義疏》、文明九年鈔本《義疏》、元盱郡覆宋本《集解》、宋《監本互注》、朱子《集注》、山井鼎簽識《註疏》本皆作“亦奚以爲”;宗重卿貞和三年前鈔本作“亦奚以爲哉也”;清原朝臣加佳跋本、天文二年刊本作“亦奚以爲哉”。
皇侃《義疏》:“‘子曰:誦詩三百,’不用文。背文而念曰誦。亦曰口讀曰誦。詩有三百五篇。云:三百舉全數也。言人能誦詩之過至也。‘授之以政,不達。’達猶曉也。《詩》有六義。《國風》二《雅》竝是爲政之法。今授政與此誦《詩》之人。不能曉解也。袁氏曰:詩有三百篇。是以爲政者也。‘使於四方,不能專對。’專猶獨也。孔子語鯉曰:不學《詩》無以言。又曰:可以羣。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者。今使此誦《詩》之人聘問鄰國。而不能專獨應對也。袁氏曰:古人使賦《詩》而答對。‘雖多,亦奚以為?’奚,何也。誦《詩》宜曉政。而今不達。又應專對而今不能。雖復誦詠之多。亦何所爲用哉。故云:‘亦奚以爲’也。”
說明:作“奚以爲”是《四部要集》影印大阪府立圖書館藏本正平版《論語集解》十卷。
其它五個版本皆衍“哉”字,應是鬼“正平本” 幾種“正平本”《論語》詳下附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