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72|回复: 1

现代史学与古典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5 2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重新看了一遍南老《历史的经验》的前言,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原来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对于历史,认为有三种,但是还是没有南先生这么简洁明了。我还是引用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是站在后世——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形态,另一种生活方式,从自我主观习惯出发,而又自称是客观的观点去看历史,然后再整理那一个历史时代的人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文学艺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论他,歌颂他,或讥刺他。这种研究,尽管说是客观的批判,其实始终是有主观的成见,但不能不说是历史。
      二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参考,甚之,借以效法他,模仿他。中国自宋代开始,极有名的一部历史巨著,便是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司马先生重辑编著这一部史书的方向,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作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的。所谓:资治“的含义,是比较谦虚客气的用词。资,是资助——帮助的意思。治,便是政治。合起来讲,就是拿古代历史兴衰成败的资料,帮助你走上贤良政治、清明政治的一部历史经验。
       南先生这个判分,也许并没有认真仔细讲清楚,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史学和古典史学的具体不同,现代史学是现代性的学问,而古典史学则是政治学——君王的教科书。在这层意义上讲,现代史学是知识分子的学问,而古典史学则是对于君王大臣而言的政治参考。两相对比,就知道我们现代对于政治——史学理解的偏差在什么地方了。
发表于 2011-12-10 19: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现代历史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学院化的、很大程度上仅仅属于知识者群体(甚至仅仅是人文知识群体乃至历史学知识群体)的一种选择材料、寻章摘句的一项去处理“历史”的学术技艺、语言游戏。其中的真正“人民性”的东西未必胜过“资治通鉴”这四个字中体现的对历史理解的高度。
古人的智慧没有精严的思辨与论证但其实很高,今人的学术看似发达,仅体现在物质上,精神上有益世道人心的方面极其贫乏、荒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0:16 , Processed in 0.07640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