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948|回复: 0

[探讨]如何看待民国前后的文学前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4 1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讨]如何看待民国前后的文学前辈
       最近,民国前后的老一代文学家颇受质疑,有人甚至以“文笔很差”、“难以卒读”之类较为尖刻的词来形容他们的作品,一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其实,自从白话文成为文坛的“官方语言”以来,对新文学的质疑声就从未中断过。这其中自然以古诗文的作者的反对最激烈,他们认为白话文学,尤其是白话诗的流行,是中国文学水平的大倒退。不过,还是以力挺白话文学者居多,包括最近受到指责的几位,他们认为古诗文已衰朽僵化,不利于新思想与新文学的传播,也不易被普罗大众所理解并接受,因此他们反对古文,倡导白话,并以白话为创作工具,写出了一部部的作品。
       时至今日,当时白话的支持与反对者,基本上均已作古,他们的论战也很少有人提及。历经八九十年的风雨沧桑,后人也只能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作品,来回思、臆想昔日文坛的概况。
       那么,巴金、老舍、冰心等人留下的作品究竟造诣如何?属于伟大?平常?抑或庸劣?想来都不是。巴金、老舍、冰心的作品属于探索、开辟的性质,而他们本人,算是新文学的先驱者吧。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学所习用的语言都是古文,文学家们驾轻就熟,有各种诗文的范本、榜样可以追随、摹仿,也有详尽周到的文学批评,供创作参考之用;而一旦摒弃(不是扬弃,而是决裂、抛弃)了古文,改用白话文,新文学的作者们,免不了要承担拓荒、实验的责任,他们没有前人的作品和文学批评以资借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苛求是不应该的。后人走着前人开辟出来的道路,又指责前人的开路水平欠佳,这起码是不厚道的。
       当然,如果抛开这些文学前辈的先驱者身份不谈,单论他们的作品,那么,至少从我本人看来,他们的作品还称不上伟大——如果朋友们系统读过他们的作品,想来会同意这一点。若非要用“伟大”二字,那么这些作品算是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伟大作品,而算不上世界性的吧。想来他们的造诣还无法与海明威、萧伯纳、泰戈尔、哈代等同时代作家相比。
       单就从其语言造诣而言,无论新文学时期的诗、文、小说,都无从与历代的伟大作品提媲美。不必去比较唐诗宋词,单与清朝文学比较,民国前后的作家们的差距就很明显。清朝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桃花扇》等,民初以来固然绝无,而能与四大谴责小说等次等著作相提并论的作品,亦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不过,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新文学运动的面貌,于文学价值之外,更有史学价值,似不可轻下判断。
        不过作品不能说明一切。如果假想一下,当时白话文学并未流行,这些民初前后的作家,就一定创作不出伟大的作品么?恐怕未必。据我所知,这些作家大都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而他们后来却用白话文来进行创作,这实在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吧。有人也许会责问,我这个说法是不是对新文学运动颇有微词?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因为在今日,白话文已经深入人心,古文已经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民国初期的作家们,他们的失误之处,也许是不该与古典文学分道扬鏣,至少应汲取其所长,而不是一意孤行,一味创作“纯白话”的作品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这种“纯白话”的作品,当代的作者就一定写得出么?就一定能达到这样的造诣么?恐怕还是未必。更何况,民初作家值得后人借鉴学习的,不只是他们的作品,还有他们的人品和文品吧。
                                                                       2008-6-2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6:41 , Processed in 0.07894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