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证误一则:拽剌非走卒考 原创:英金山水 首发爱如生论坛 二发地址,本人myspace博客:
前记:因为要下到讨论曳落河的一份资料,但苦于无金币,先将整篇论文的第一部分拽剌非走卒考发布爱如生赚些金币,本文供五代宋辽西夏史研究同好斧正:)
辽代的拽剌指代何种官职,虽然辽史在国语解中仅以“拽剌,官名。”一笔带过,但笔者个人认为,在《辽史》中已经有足够的史料对拽剌的职能,官职进行基本的判断,且对一些也已成为定论的史学观点,提出新的意见,现谬以浅薄,考释如下。
《辽史》百官志下面北面行军官条,“辽行军官,枢密、都统、部署之司,上下相维,先锋、两翼严重,中军於远探侦候为尤谨,临阵委重於监战。”这样一个组织严密的高速机动的骑兵军团,“远探军。有小校,有拽剌。候骑。有侦候,有候人,有拽剌。”
从北面行军官条结合军事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辽军在行军中及其重视本阵(中军)正面的侦察作业,侦察作业应分为两级,第一级是远探军,负责外围远距离的侦察,第二级是候骑,负责次外围的侦察与外围情报转递。由此可见,远探侦侯,与今日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利用海基与空基侦察设备进行多层防护预警类似, 远复杂于仅有斥候一级侦察单位的古代游牧军队。
拽剌军主要构成成分是什么?历代学者皆以《辽史》百官志北面部族官下“拽剌军详稳司。走卒谓之拽剌”为准,将其视为步军,或主要成分为步军。
那么这里的拽剌,是不是步卒呢? “远探拦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後二十馀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中虚实,动必知之。” “晋亡,契丹入汴,在礼自宋驰至洛阳,遇契丹拽剌等,拜于马首……”可见,无论以辽人还是外人的角度看,契丹军的拽剌,显然都是有马的披甲侦察骑兵。
又如:
(应历十八年)九月戊子,(穆宗)杀详稳八剌、拽剌痕笃等四人。
(保宁五年)五月癸亥,于越屋质薨,辍朝三日。辛未,女直侵边,杀都监达里迭、拽剌斡里鲁,驱掠边民牛马。
秋七月丙子…….惕隐瑶升、拽剌烈、朔州节度使慎思、应州节度使骨只、云州节度使化哥、军校李元迪、蔚州节度使佛留、都监崔其、刘继琛,皆以闻敌逃遁夺官;
…….
在诸多辽史资料里,拽剌一职与详稳,都监,惕隐相提并论,排在节度使之前,说明其等级颇高,地位应等同于今日的独立侦察部队长官,而小校,侯人,侦侯,是收集信息与的基层低级侦察军官/侦察兵。如果拽剌仅仅是走卒,谈何与详稳(将军),都监相提并论?
另外,从契丹世选制也能看出,拽剌的级别并不低,否则以一般契丹人的身份,其后代不可能预世选.如:
萧兀纳,一名挞不也,字特免,六院部人。其先尝为西南面拽剌。……. 兀纳魁伟简重,善骑射。清宁初,兄图独以事入见,帝问族人可用者,图独以兀纳对,补祗候郎君。迁近侍敞史,护卫太保。
综上所述,走卒谓之拽剌,显然是辽史编纂者根据元末社会情况进行的主观臆测(本人另有文章详解,在此不另详述),抄书多笔,反为败笔,不足以作为史料引用。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考证,是经不起进一步推敲的.
[ 本帖最后由 英金山水 于 2009-7-28 17: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