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014|回复: 0

如是我闻:净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5: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土一宗,早期分为弥勒净土与阿弥陀净土。释道安与七弟子“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即中国弥勒净土信仰之始。兜率天宫,乃弥勒佛期许之未来世界。其后弟子慧远息影庐山,创莲社,与莲社同志僧俗“百有二十三人”,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此也中国阿弥陀净土信仰之始。西方者,阿弥陀佛所在之极乐世界也。“愿生兜率”,与“共期西方”,虽然都是期许来生生之净土(共期往生佛国),但所礼之佛不同。若广而言之,净土一宗又包含后来盛行于南方的观音净土。与先前二净土期之来世所不同者,观音菩萨更强调现世的“救苦救难”,故而为更多普通信众所崇拜。
又,净土一宗,因为南北隔限,所礼之佛又不相同,故并无严格意义上一脉相承之授受谱系。据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魏昙鸾,洛下“遇菩提流支,授以《观无量寿经》,遂有所悟”。晚年专唱净土,撰《礼净土十二偈》、《安乐集》二卷,广流于世。“故后人推为净土宗初祖云”。二祖道绰,卒于唐贞观之后。他的一大贡献,就是改禅定念佛而为口唱念佛(即“平日坐常西面,穿诸木栾子以为数法,遗诸四众,教其称念,口诵佛名,日以七万为限”)。此二师均阿弥陀净土也。之后又有善导、慧日、怀玉、法照、少康,造就有唐一代之净土事业。然各事所是,师承非自一脉。庐山莲社之渊源,乃法照之后才得以赓续。汤用彤先生认为,“盖世所推崇之净土大师昙鸾、善导、道绰均生于淮水之北,行化亦限于北方,故于南方最早崇事净土之匡山慧远罕有述及。”
又据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净土教可分为二,一净土崇拜,一净土念佛。”净土崇拜者,以礼佛建功德为主,比如造像建塔等。“此世俗一般人之所行”。“净土念佛者,以念佛禅定为主。(礼拜附之)因禅定力,得见诸佛,得生安乐土。”禅定念佛,始自释道安,而影响慧远。至唐代道绰,方转为口唱念佛,因而惠及普通信众。净土一宗,实系小乘佛教,无论慧远时期的观像念佛,还是唐以后的口唱念佛,都在于行之方便,利于一般民众信仰,故得以大流行。汤用彤先生还认为,“溯自两晋佛教隆盛以后,士大夫与佛教之关系约有三事:一为玄理之契合,一为文字之因缘,一为死生之恐惧。”至唐,“虽释子文字之因缘犹盛,而谈玄之风尚早已衰灭。自初唐之唐临至晚唐之白居易,几专言冥报净土,……盖当时士大夫根本之所以信佛者,即在作来生之计,净土之发达以至于几独占中华之释氏信仰者盖在于此。”观吾取自护国寺之《龙舒净土文》,以为此言可信。所撰者王日休,龙舒人,宋高宗时进士。其人端静简洁,博极经史。然“一旦捐之。曰:是皆习业,非究竟法,吾其西方之归”。自是惟佛为念,著《龙舒净土文》。
净土一宗,若其他宗教,单以观像、口唱念佛乃至崇拜之表相论之,不免堕入小道。但观释道安、慧远之宗旨《般若》,修持禅定,又与三玄之学相扇,惠及者岂只在人间之生死富贵?宗教之盛衰,推之以福兮祸兮,吾不得而知。宗旨已失,期无可期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2:47 , Processed in 0.10652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