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504|回复: 1

曾枣庄先生《苏洵年谱》辩误一则,请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 0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粗粗读了一点,于天圣四年丙寅(1026)条有疑,在“旧时学‘成’与否,指是否进士及第”后作了这条辨误。鄙人学识浅薄,思维亦疏,也许是越辩越误了。请大家砸砖。
按文云:“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则此以“进士落第”解其“废学”,似不甚当。盖昌言时亦尚未及第【至“后十余年”,于宝元元年(1038)方及第】,又岂能因洵之未第而“意甚恨”?且其自道所学为“句读、属对声律”,固是古人读书入门一阶耳,去其具举进士之自信尚远可知。故此所谓“废学”,实指废弃不学,《年谱》下文“指进士未及第而废学”实误。至于欧文“举进士再不中”之“再”,固指“二次”,然十八岁至二十八九岁之间(二十九岁为其“再试”),举进士之机会亦岂止一次?故洵之首次举进士时间宜再考;而可以断定者,则绝不在本年也。于此又知洵“稍长”后曾略事读书,然旋废之,以至于二十五六也。其自谓“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者,正谓二十五岁重拾此等入门之学耳。盖其“不知有死生之悲”,故“终日嬉游”(《极乐院造六菩萨记》)、“游荡不学”(《祭亡妻文》),多“素所往来少年”(欧公作《苏明允墓志铭》);及女夭母殁,始感人生之促迫而知向学,所谓“发愤”,实始于此也。且《年谱》明道元年所引文字,自东坡以下,咸称老苏“少年不学”,岂可尽以谦辞视之也?又谓其二十七八始发愤读书,则是究心古学矣。合而观之,则洵首次举进士当在二十五岁左右后(至此重学科举文章)可知。


原帖: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求饮者 于 2009-4-16 17:4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zqc4124先生鼓勵。惟是讀書不細,辯他人書,終不能自喜也。


另有一條,可以合觀:

《蘇軾評傳》(王水照、朱剛著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以為老蘇早年亦力學,止不留意場屋時文耳。今自東坡而下,口無異辭,咸稱其已壯而未知書,老蘇亦自稱“生二十五始知讀書”,故知《評傳》之辯非是(另見前十八歲條批注所辯)。世言老蘇二十八(其實二十七)始讀書者,蓋謂其始究心古學,所謂“遂刻意厲行,以古人自期”(《上歐陽內翰第一書》)者也;二十五歲知讀書,乃指洵重拾舉子學,大概此學不苦,故尚能兼營家事,故當其二十七將發憤學古、須全力以赴之時,則向其妻程氏言“家待我而生,學且廢生,奈何”也(按溫公明言其撰此墓志之材料得自東坡兄弟,則自可以信詞視之而不疑)。又此書前謂“二十五歲始知讀書,從士君子遊”,易使人誤以為洵二十五便用力於古學。合觀諸條,此處“年既已晚”不當指二十五時,而當指二十七時。此所以歐公《哀詞》又謂其“年二十七猶不學”也。洵之為學歷程如蘇秦,其家事一切委諸程氏,心力不紛,故得成其學;迨其學成,遂敢傲世。洵之於程氏,所以特為感激者,此不得不為一大因由。

[ 本帖最后由 求饮者 于 2009-4-17 10:4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3:32 , Processed in 0.0817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