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39|回复: 1

[社科] 近代西洋哲学史大纲【刘伯明 中华书局 1932十一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5 0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近代西洋哲学史大纲
【作者】刘伯明
【版本】中华书局 1932年十一版
【格式】DJVU
【清晰度】清晰
【主题词】哲学史(地点: 西方国家 年代: 近代)
【完整性】完整

[ 本帖最后由 今天我 于 2008-5-25 01:5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5 14: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衡》的"保姆"--刘伯明  


  
       今天人们谈论《学衡》,往往只说到吴宓、梅光迪,而不知刘伯明。其实说刘伯明扮演了《学衡》之保姆的角色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学衡》的创办者大都为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也大都为留美学生,他们能够聚集在东南大学并且创办《学衡》,与刘伯明有直接关系。  

       刘伯明(1887-1923),名经庶,字伯明,江苏南京人。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后去美国,在西北大学攻读哲学,因研究老子哲学思想受到美国学术界重视并因此获博士学位,29岁时回国,先是任金陵大学国文部主任,1919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训育主任和文史地部主任。1921年该校改名为东南大学,刘伯明即担任副校长兼文理科主任、哲学教授,在东南大学威望很高。也就是在这期间,他邀请当年的留美同学梅光迪来东南大学任教,梅光迪又介绍了吴宓来,而吴宓又先后介绍了汤用彤、黄华、朱君毅等,遂在东南大学形成了一个以留美学生为主的文人圈子,再加上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和景昌极、缪凤林等东大的优秀毕业生,一时人才济济。他们的思想主张大体一致,也基本上都为《学衡》社的成员,学术界后来即称他们为东南学派。  

       作为副校长,刘伯明曾以自己的行政地位和学术影响给《学衡》以很大的支持,使《学衡》得以顺利问世。《学衡》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学者之精神》,就是刘伯明所写,实际上此文的作用即相当于发刊词。然而,大概应了其字"伯明"即"薄命"的预言,他不幸于1923年11月24日患脑膜炎去世,时仅37岁。当天夜里,东南大学一座名为"口字房"的教学楼突然起火,因无救火设备,全楼焚烧一空,致使学校多日不能上课。而起火原因不明,吴宓以为是继刘伯明死后的又一不祥之兆,预示东南大学的开始衰落。因东南大学中有已部分人早就对刘伯明重用梅光迪、吴宓等不满,欲对其发难,认为应将英语系和西洋文学系合并,并且不准梅光迪任合并后的系主任,实际上是要以此赶走梅光迪、吴宓等人,因当初吴宓来东南大学为的就是该校设立西洋文学系。因此刘伯明去世,正是他们夺权的好时机。于是梅光迪、吴宓等纷纷另谋生路,梅光迪再次去哈佛教书,而吴宓则去东北大学任教,只有柳诒徵暂时留下,1925年也辞职离开东大。《学衡》的中坚力量在短期内即因刘伯明的去世而烟消云散,又怎能不让吴宓等伤心呢?为了表示对刘伯明的哀悼和纪念,吴宓在《学衡》第二十六期,特意将刘伯明的画像置于卷首,并请郭秉文撰写了《刘伯明先生事略》附录于后。在参加其追悼会时吴宓又特意撰写了长达224字的挽联,亲自书于白布之上,张贴于追悼会会场,在东南大学一时引起轰动:  
       以道德入政治,先目的后定方法,不违吾素,允称端人。几载绾学校中枢,苦矣当遗大投艰之任。开诚心、布公道、纳忠谏、务远图,处内外怨毒谤毁所积聚,致抱郁沉沉入骨之疾。世路多崎岖,何至厄才若是。固知成仁者必无憾,君获安乐,搔首叩天道茫茫,痛当前,只留得老母孤孀凄凉对泣。
  合学问与事功,有理想并期实行,强为所难,斯真若志。平居念天下安危,毅然慕东林复社之规。辟瞽说,放淫辞、正民彝、固邦本,撷中西礼教学术之精华,以立氓蚩蚩成德之基。大业初发轫,遽尔撒手西归。虽云后死者皆有责,我愧疏庸,忍泪对钟山兀兀,问今后,更何人高标硕望领袖群贤。
  上联回忆了刘伯明献身教育事业、一生任劳任怨以至积劳成疾,终于以身殉职的精神,下联指出了刘伯明在《学衡》派中的领袖作用,表露出深深的失落感和对《学衡》以后命运的担忧心情。此联情文并茂,意味深长,的确是一副妙联。当刘伯明追悼会召开时胡适正好路过南京,遂也送挽联一副,措辞就差得多了,吴宓讥为"语意皆平常",此处就不必再引。大致与死者关系不同、心情不同,其表达自然也就不同了。  
       至于梅光迪,对于刘伯明之死,也是极为悲哀的。他曾专门写了记述当年与刘伯明在美国留学时交往的长篇回忆,这对于一向不愿多写文章的梅光迪来说,真正是难能可贵了。说到他们二人的交往,则要从当年在美国留学时谈起。1913年夏天,梅光迪从威斯康新大学转入西北大学,因他人介绍,得以认识刘伯明。当时刘伯明正在撰写博士论文,故即使是在暑假也在刻苦学习。当时在西北大学文理学院的中国学生仅他们四人,该校距其他学院较远,他们也不愿多与外界交往,因此四人很快成为好友。因此,梅光迪很快即了解到刘伯明的许多情况。例如刘伯明因成绩优异,连年获得奖学金,但日常生活中,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外,倘若仍有余钱,则全部用来买书。又如西北大学哲学系教授劳维尔,对刘伯明极为赏识,刘伯明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是在其指导下完成的。二人交往密切,犹如家人父子,这在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教师之间极为罕见。据说因为刘伯明在校方及教师眼中印象极佳,某次一中国留学生毕业答辩,本应使用英语。但该生英语很差,遂不得不用汉语,再请刘伯明为之翻译,而校方竟然破例同意,就是基于对刘伯明的良好评价。后来刘伯明有意去哈佛学习,终因经济原因未能如愿,最后只有回国。  

       刘伯明到南京东南大学后,一方面从事教学工作,一方面担任行政事务,虽任劳任怨,却因书生气十足,不善对付内部纠纷。又因支持梅光迪、吴宓等办《学衡》,遂渐渐招致他人不满,但其高尚的人格也使反对派不敢公开发难。当时东南大学内部为教学指导思想和具体办事方法开始争论,刘伯明主张加强人文学科的教学,即使学习理工者也应开设有关这方面之课程,认为既为大学,应不同于专门的理工学院,应为培养全面发展之人才服务。但其主张却为一些有个人私心者反对,例如该校的西洋文学系,是从原英语系分出,目的即为培养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高级人才,吴宓等也正是为此才来东大的。但一部分人对梅光迪等不满,对其办《学衡》事更是腹诽不断,而刘伯明身为《学衡》的创办者和支持者,则必然受到他人非议。因此他尚未去世,即有人提出要将西洋文学系再次撤消,并入英语系,明为合并,实际为拆刘伯明的台。后来刘伯明突然患病去世,梅光迪、吴宓自然不可能再在东大呆下去了。则刘伯明对于《学衡》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刘伯明的人格力量,梅光迪最为佩服,他曾经有这样的评价:"夫享年三十有七,不可为寿,供职教育界,仅及八年,不可为久。又无伟大著述,以留贻后人,而吾人脑海中,于其学术人格,终觉有一深刻之印象者,此何故欤?吾再三寻绎之,盖得两大解释焉:一曰,以其学术与事功合一也。……二曰,以其实行人格化教育也。伯明之于学生,亦无若何特殊之德育训练,而其静穆和易之貌,真挚悱恻之言,自使人潜移于无形之中。当时东大,俨然自成风气。为社会所公许,由今思之,真黄金时代矣。凡此皆伯明之伟大成功,而使吾人追怀不忘欲从末由者也。"的确,也许刘伯明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也不是杰出的学者,但他所倡导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强调加强对学生的人文主义理想教育,这一点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 本帖最后由 杨柳依依 于 2008-5-25 14: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8 11:41 , Processed in 0.08061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